2024-08-2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寫作文用「掰」的,不只助長造假文化,還阻礙了「這兩種能力」的發展

「老師,可以用掰的嗎?」

時常有學生寫作文寫到卡住時,總會問我這個問題;不只是學生,許多家長自己教導子女寫作文時,也告訴他們可以用掰的;每當有學生在網路上問作文怎麼寫,也總是會有網友輕蔑的回覆:「用掰的不就好了?」可見,「作文就是瞎掰」這個觀念實在是深植人心,但我對這種觀念是深惡痛絕。

寫作,其實是真誠面對自我,進一步梳理情緒、見解並向讀者表達的一種工具--所以,要是用瞎掰的方式寫作文,那就是自欺欺人。我們若鼓勵孩子瞎掰,等於是告訴他:「為了眼前的功利目的(作業、考試),我們可以撒謊、造假。」再把眼光放遠一點思考:假如你受不了社會上造假、迎合、粉飾的風氣,那麼我們現在容許孩子瞎掰寫作,豈不是在助長這種風氣嗎?

因此,除非是虛構、想像類型的題材,我是一律不允許學生亂掰。這時,一定會有人質疑:「不是我想亂掰,是題目太刁鑽,我能怎麼辦?」對此,我曾針對老師命題的方向給予建議,主張盡量拓寬學生可以取材的範圍。(請參閱:〈今年國寫會出現很多假掰作文,因為題目是〈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

但畢竟刁鑽的題目不多,許多作文題目即使孩子的相關經驗貧乏,善加引導還是能夠寫出傑作。

這時,允許他亂掰恐怕會大大阻礙孩子的覺察力探索力的發展!

以兩個常見的題目〈我的爸爸〉和〈中秋記趣〉為例,父親不常在身邊的A同學,或是家中沒有舉辦中秋節活動的B同學,該怎麼寫呢?

此時此刻,鼓勵他瞎掰最要不得,因為現在正是他發展覺察力和探索力的絕佳時刻!

我們可以引導A同學從他和爸爸有限的接觸當中,回想他們之間互動的細節,發掘其中的情感交流,也可以描寫想念爸爸的心情或爸爸不常在身邊的遺憾;更進一步,不妨觀察其他人和父親相處的情形,經由對比,描摹出內心複雜的情緒--覺察力在過程中便不知不覺培養起來。

對爸爸的印象實在太模糊也沒關係,請A同學找出爸爸的照片,透過圖像勾勒出父親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或是經由爸爸留在家中的物品、珍藏,來推測他的喜好、個性;另外,也可以採訪親人,請他們談談父親,從客觀多元的管道認識爸爸、書寫爸爸--探索力在過程中會紮實的建立起來。

至於B同學,我會建議他打開感官,感知中秋節晚上街頭巷尾的景象、氣味、聲響;最後深入內心,抒發自己沒有參與烤肉聚會的心情,甚至苦中作樂,找到不一樣的過節樂趣--孩子運用覺察的功力偵測出來的這些細節,也是寫作的題材。

當然,最好是能夠親自走到街上,用心觀察正在歡慶中秋的人們,捕捉他們的反應、互動、言談,試著寫出當下的氣氛;或是上社群網站瀏覽朋友的打卡、貼文,從他們的照片中體會過節的氣氛,同時書寫自己的感受--這些發揮探索力搜尋到的材料,自然可以剪裁進文章中。

然而,當初如果貪圖方便,叫小孩瞎掰,填充不存在的經驗和空虛的辭藻,雖然短時間內成功掰出一篇文章,但也掰掉了他們的覺察力和探索力成長的契機;寫出來的東西由於不夠具體、深入、真誠,當然無法打動人心,甚至容易被人識破。

如此因小失大,相當可惜……


  •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