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不斷收集回憶的過程,最終能陪伴我們的也只有回憶了。
這本書的書名之所以叫做《最優解人生》,是因為它探討了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透過合理的財務規劃和生活方式,達到幸福感的最大化和浪費的最小化。書名中的“最優解”來自於工程學中的“最優化問題”,即在給定的約束條件下,找到最佳解決方案。作者比爾‧帕金斯將這一概念應用到人生規劃中,提出了如何讓一生的幸福感最大化,同時將浪費降到最低的具體方法。
這本書是一部財商教育書籍,但與市面上大多數教人如何賺錢的財商書不同,它更關注的是如何花錢才能讓人生無憾。書中提出了兩大核心原則:注重“體驗投資”和追求“死前歸零”。“體驗投資”強調在不同人生階段,通過投資各種體驗來提升幸福感;而“死前歸零”則是指在生命結束時,盡量花光所有錢,避免浪費生命能量。
作者比爾‧帕金斯是一位美國人,他的經歷非常豐富多彩。大學時期,他學的是工程學專業,畢業後進入華爾街從事金融業務,後來與朋友聯合創立了一個對沖風險基金。此外,他還做過電影製片人,參與製作了多部商業電影。雖然他的職業生涯看似與工程學無關,但他在大學期間養成的工程思維,讓他習慣於用系統化的方法來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
在《最優解人生》這本書中,帕金斯分享不是他如何賺錢,而是他多年來對於如何花錢才能讓人生無憾的思考和實踐經驗。他提出了九個準則,並將其歸納為兩大原則:一是注重“體驗投資”,即通過投資各種體驗來提升幸福感;二是追求“死前歸零”,即在生命結束時,盡量花光所有錢,避免浪費生命能量。
由於篇幅限制,在這篇書摘,我們只說明作者的第一個論點:體驗投資。
書中提到的父親平板電腦的例子,生動地說明了「體驗」對人生的重要性。
比爾‧帕金斯的父親在去世前的幾年,體力大大下降,生活樂趣也減少了很多。為了讓父親重拾一些快樂,帕金斯送給他一個特別的禮物——一個平板電腦,裡面存著幾個視頻,是父親年輕時參加橄欖球賽的一些精彩片段。父親非常驚喜,他拿著平板電腦,反覆看這些視頻,看他年輕時的身影,看他曾經的隊友們,重溫當時的回憶。一會兒笑,一會兒哭,這些視頻讓他重溫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這個例子讓帕金斯深刻感受到一句話:人生就是不斷收集回憶的過程,最終能陪伴我們的也只有回憶了。而這些回憶正是來自於我們之前的人生體驗。無論是跟戀人的第一次約會,一次說走就走的背包旅行,還是跟朋友奮力打贏的一場比賽,這些體驗都構成了我們人生的豐富回憶。
這個故事強調了「體驗」對人生的重要性。當我們年紀大了,回顧人生的時候,真正能讓我們感受到充實和幸福的,往往是那些豐富的體驗和美好的回憶。這些體驗不僅在當時給我們帶來快樂,還會在之後的日子裡,不斷地被重溫和回味,帶來持續的幸福感。
書中提到的父親平板電腦的例子,生動地說明了體驗也有像財富投資類似的增值效應。當帕金斯的父親年輕時參加橄欖球賽,這些體驗給他帶來了當時的快樂。而多年後,當他重溫這些回憶時,這些體驗再次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情感價值和幸福感。這就像財富投資一樣,當初的投入在未來不斷產生回報。
體驗的增值效應還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方面。例如,你可能在某一天突然聽到一首多年前特別喜歡的歌,或者在一家不起眼的飯店裡吃到了兒時記憶中的味道,這些曾經的體驗會再次湧現,帶來持續的快樂和感動。
因此,書中強調了要注重「體驗投資」,即通過投資各種體驗來提升幸福感。這些體驗不僅在當時給我們帶來快樂,還會在之後的日子裡,不斷地被重溫和回味,帶來持續的幸福感。這種增值效應使得體驗成為一種比金錢更珍貴的投資。
書中提到的傑森室友的例子,生動地說明了「體驗」具有時機性。
在比爾‧帕金斯20歲出頭時,他的室友傑森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休假三個月,去歐洲背包旅行。旅行回來後,傑森分享了他在歐洲的種種經歷和照片。例如,在巴黎,他和新朋友一起在公園裡吃著長棍麵包,配上起司和紅酒,度過了愜意的一整個下午;在希臘群島,他愛上一個女孩,兩人一起徜徉在傍晚的海灘上;他還在各地認識了許多當地人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旅行者,了解了多種文化,感覺自己的世界被完全打開了。
這些經歷讓傑森的人生變得豐富多彩,而比爾‧帕金斯則非常羨慕傑森,並後悔沒有跟他一起去。雖然帕金斯後來在30歲時也去了歐洲旅行,但他發現,傑森當年的許多體驗已經無法復刻。他住不了青年旅舍,跟年輕人也玩不到一起了,而且由於工作上的擔子變重,他旅行的時間也被迫縮短。這讓他感慨:要是早一點去該有多好!
這個例子說明了體驗的時機性。年輕時,我們有更多的體力和冒險精神,可以去探索世界,獲得豐富的體驗。而隨著年齡增長,體力和冒險能力逐漸下降,許多年輕時能夠享受的體驗,到了年長時可能就無法再享受了。
因此,書中強調了要注重「體驗投資」,趁早開始,並做好規劃,讓每個年齡段的時間和金錢發揮最大效用。這樣,我們才能在回顧人生時,感受到充實和幸福。這個例子提醒我們,體驗的價值不僅在於當下的快樂,更在於它們在未來能夠被重溫和回味,帶來持續的幸福感。
比爾‧帕金斯建議我們使用“時間分段”這個工具來規劃人生。具體做法是,先拿出一張紙,畫一條線,代表你從現在往後的人生。然後,把這條線分成一個個的間隔,每個間隔代表5年或10年,例如30—35歲,35—40歲。
接下來,思考一下你在未來的人生裡,想要達成哪些關鍵體驗。例如,去一次戶外音樂節,跑一次馬拉松,申請一項專利,帶孩子去迪士尼樂園,去十家不同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乘坐郵輪去阿拉斯加,閱讀20本經典小說,等等。想到什麼就先寫下來,也不用怕這份清單不完整,之後可以隨時更新。
列出清單之後,就要思考這裡面的每項體驗適合在什麼時間達成,然後把它們分配到對應的年齡層裡去。這樣,讓每個年齡層的時間、金錢,盡可能發揮最大效用。而且,過程中,你還可能意識到,有的體驗之間相互衝突,或者有的體驗需要從現在就開始規劃,否則可能就來不及實現了。這能幫助我們在一生的維度上做好統籌安排。
《最優解人生》這本書透過各種實例和具體方法,幫助我們更好地規劃人生,實現幸福感的最大化和浪費的最小化。無論是注重“體驗投資”,還是追求“死前歸零”,這些理念都提醒我們要珍惜每一刻,合理利用時間和金錢,讓人生更加充實和有意義。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啟發你,讓你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能獲得豐富的體驗和持續的幸福感。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