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信,救得了你嗎?(馬可福音10:46-52)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馬可福音10:46-52:

46他們來到耶利哥。當耶穌與他的門徒和一大群人離開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盲人—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討飯。47他一聽說是拿撒勒的耶穌,就喊說:「大衛之子耶穌啊,可憐我吧!」48許多人責備他,叫他不要作聲。可是他更大聲喊叫:「大衛之子啊,可憐我吧!」49耶穌就站住,說:「叫他過來。」 他們就對盲人說:「你放心,起來,他叫你呢!」50盲人馬上扔掉外衣,跳起來,走到耶穌跟前。51耶穌問他:「你要我為你做什麼?」 盲人回答:「老師,我要能看見!」52耶穌說:「去吧,你的信心治好你了。」 盲人立刻能看見,就跟隨著耶穌走了。(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我們是如何讀聖經的呢?


多數人只是讀過,卻很少深入思考經文的意義,或思考上帝透過經文在對我們說什麼。我明白,思考並不容易,因為我們通常沒有時間思考,或者思考本身就是一件艱難的事。

我們的教育背景,特別是在早期,往往是「填鴨式」的,只是給學生標準答案,很少要求他們深入思考問題。教會的教育也曾如此:過去多強調背誦金句、學習教義,而忽略了對經文意義的思考。

隨著現代教育愈來愈強調思考能力,教會也應該幫助信徒學習如何反思和應用經文。

今天的經文段落比較短,非常適合我們一起來思考。當你讀到這段經文時,你覺得它在傳達什麼信息?如果要你分享這段經文,你會怎麼解釋?

多數人可能會分享信心,認為只要對耶穌有信心,就能得救。因此,我們應該像那位盲人一樣,對耶穌有無懼的信心,不要怕他人的拒絕,勇敢呼求耶穌。這是大多數人對經文的表面理解。

然而,我會鼓勵參加線上讀經的會友,仔細閱讀經文,並找出其中的問題。例如,讀完這段經文,我可能會問:

  • 為什麼許多人責備盲人,不准他出聲?
  • 為什麼叫他不要出聲,他反而更大聲?其他人是怎麼看這位盲人的?
  • 當耶穌叫盲人過來時,盲人立刻扔掉外衣並跳了起來,這有什麼象徵意義嗎?
  • 盲人想要看見,是否僅僅是指恢復視力?還是有更深的含義?
  • 當耶穌說「你的信心治好了你」,這位盲人的信心具體是什麼樣的信心?

因此,一段經文可以引發很多深層的思考問題。

如果我們只想知道經文的標準答案,而不去用心思考其中的問題,我們的靈命將會變得膚淺,僅停留在信仰的外在形式上(如參加禮拜),而忽視靈魂的真實需要。

舉例來說,我們可能只看到盲人因信心而得醫治,然後誤以為只要我們有信心,也能得到耶穌的醫治。這樣的觀點其實是一種「輕率因果的信心」。

教會有時會用「信心」這個課題壓迫別人:

「你出車禍,是因為你對耶穌沒有信心;你投資虧損,是因為你的信心不夠;你生病,也是因為你信心不足。」

相對地,可能有人會說:「你看我,投資賺錢、不常生病,或者即便發生車禍,身體也能迅速復原,因為我對耶穌有信心。」

然而,這樣輕率的因果推論並沒有幫助,只會強化我們偏執的觀念。

讀聖經的最終目的,是讓上帝透過經文的光照,引導我們反省自己的問題。因此,今天的題目「你的信,救得了你嗎?」正是要幫助我們反思:什麼是真正的信心。


聲音


從聲音的角度來看,盲人是那個大聲呼喊的人,而其他人則是阻止他出聲的人。盲人是一個在路旁乞討的弱勢群體,而相較之下,其他人至少擁有視力,因此具有某種程度的能力。

這揭示了一個現象:弱勢群體往往無法掌握話語權,只有擁有權力的人能決定他們是否有表達的空間。

例如,在日本統治台灣時期,政府要求人們說日文;國民政府來台後,又強制推行國語,說台語甚至會被罰款。同樣的,禁書、禁歌的現象也反映了這種控制話語權的做法。這些例子說明,掌握權力的人往往限制弱勢者的聲音。

然而,耶穌的作法不同。他並沒有利用權力來壓制盲人的聲音,反而主動邀請他過來,而不是禁止他發聲。

在我們的社會中,弱勢群體的聲音往往不被重視,他們的呼喊也很少能引起注意,除非他們有辦法找到議員或官員為他們代言。因此,整體社會對他們的聲音並不感興趣,也不願意深入了解他們的處境。

耶穌願意聆聽這位盲人的聲音,這使得盲人充滿喜悅,甚至願意扔掉他唯一的重要財產——外衣。這件外衣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白天可以用來禦寒,晚上則當作被子。這個行動象徵盲人內心的喜悅,因為他的聲音終於有人願意傾聽。


看見


當盲人來到耶穌面前,耶穌問他:「你要我為你做什麼?」盲人回答:「老師,我要能看見!」

這裡的「看見」不僅僅是指眼睛能夠看見光明,更象徵著看見耶穌真實的身份和使命。

回顧《馬可福音》的經文,我們看到耶穌顯現了許多神蹟,例如讓五千人和四千人吃飽。然而,儘管門徒見證了這些神蹟,他們仍舊不完全明白耶穌的真正身份和使命。

在四千人吃飽的神蹟之後,有一位伯賽大的盲人來到耶穌面前,耶穌使這位盲人能夠清楚地看見。這裡形成了第一個對比:門徒跟隨耶穌卻看不見真相,反而盲人因耶穌的作為而看得見。

接著,當耶穌預言祂將要受難、死亡和復活時,門徒依然不明白祂的話語。而緊接著,我們又看到盲人巴底買的故事,這位盲人強烈渴望能看見,這再次強調「看見」的象徵意義。

第二個對比:盲人看見了,而門徒依然不明白。

這讓我聯想到《約翰福音》中多馬的故事。多馬因為懷疑耶穌的復活,要求親眼看見耶穌的釘痕才能相信。耶穌對多馬說:「你因為看見了我才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信的是多麽有福啊!」(約翰福音20:29,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即使門徒長期跟隨在耶穌的身邊,親眼目睹並親耳聽聞祂的話語,他們也未必能真正相信和明白祂的使命。而那些看不見得盲人,反而得到更深的啟示。


信心


最後,讓我們從信心的角度來探討這段經文。

當盲人向耶穌求醫治,耶穌對他說:「去吧,你的信心治好了你。」(馬可福音 10:52,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這位盲人的信心是什麼樣的信心?為什麼他的信心能夠治好他?

經文並沒有詳細說明,因此我們需要透過思考與詮釋來理解其中的含義。

我們可以梳理一下經文中的一些對比:

  • 盲人的聲音不被眾人聽見,而門徒的聲音卻能被聽見。
  • 盲人的眼睛看不見,但門徒的眼睛看得見。
  • 盲人的信心治好了他的眼睛,而門徒的信心卻尚未明朗。

透過這三個層次的對比:「聽」、「看」、「信」,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思考盲人信心的力量以及信心在治癒中的作用。


看那看不見得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


當我們試圖理解這段經文時,可以引用禪宗創始人達摩的話來幫助思考。

達摩說:「看那看不見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這句話提醒我們,真正的真理往往超越了我們的感官與知識限制。

我們經常被自己的主觀所局限,只選擇看我們想看的、聽我們想聽的、知道我們已知的事物。這樣的認識其實是狹隘的,並不是真正的全貌。

例如,細菌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直到十七世紀才被荷蘭科學家雷文霍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透過顯微鏡發現。如果我們只相信自己肉眼所見,就無法發現細菌,也無法理解像病毒這樣的微生物。面對COVID-19,如果我們僅依賴有限的視野,人類早就被滅絕了。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將COVID-19視為一位使者,提醒我們去看見那些平時我們忽略的事情。這或許顛覆了我們的直覺,因為我們往往只看到疫情帶來的困難,並試圖消滅病毒。但教宗看到更深層的問題,我們應該更關注民眾的健康,還是優先拼經濟?是要以健康為重,還是為了拯救股市而犧牲健康?

COVID-19讓我們明白,人類在自然面前是何其渺小,並提醒我們,地球上的每個人、每個國家,彼此相互影響,氣候變遷也不是單一國家的問題。

不僅如此,我們的視野還常被他人限制。

例如,新聞媒體不斷報導車禍或政治事件,我們便被這些議題左右,甚至被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所支配。臉書上,雖然我們有很多朋友,但出現在我們動態消息中的常常只是少數幾個人。如果我們不改變設定,演算法只會持續提供我們常看的內容,這樣我們的視野便逐漸狹隘。

舉個例子,我發現我的臉書朋友大多屬於長老教會,政治觀點偏向民進黨或青鳥運動,因此臉書推薦的內容也都是相似的立場。但當我在YouTube上開始搜尋與民眾黨、國民黨相關的資料時,推薦的內容則變成了與這些政治派別相關的新聞和討論。

這顯示了我們在社群媒體上很容易被封閉在同溫層中,誤以為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全貌,甚至以為我們的想法是普遍的真理。

事實上,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壟斷的世界裡,不論是被自己還是被外界影響,我們常只看到自己想看的,聽自己想聽的,知道自己想知道的。因此,我們需要突破這些限制,學會用心觀察,才能看見更廣闊的世界和更深刻的真理。


基督徒到底在信什麼?


耶穌聽見盲人的聲音,看見盲人的需求,也了解盲人的內心。於是,祂對盲人說:「去吧,你的信心治好你了。」這讓我們思考:盲人的信心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心?而我們基督徒的信心又是建立在什麼上?

有時候,我們可能只相信自己所見、所聞、所知,但這樣的信心並不能真正救我們。盲人的信心,卻能幫助我們理解何謂真正的信心。

盲人無法看見,他只能依賴聽覺來感知世界,這使得他的理解方式與我們不同。由於看不見,他必須學會信任他人的話語。如果有人試圖欺騙他,其實很容易得逞。因此,盲人在判斷他人是否真誠時,必須對聲音的情感波動格外敏感。

除了聽覺,盲人還依靠觸覺來感受世界。例如,透過握手的力度、手上的繭等細節,盲人可以大致了解一個人的情況。當盲人在火車站接受站務人員的協助時,他的手放在對方的手臂上,透過對方的步伐快慢和行走節奏,盲人也能感受到對方的心情或狀態。因此,盲人必須用「心眼」來理解這個世界。

這讓我想起成語「瞎子摸象」,它提醒我們對事物不應太過主觀,避免以偏概全。如果我們只選擇看自己想看的、聽自己想聽的、知道自己想知道的,而沒有用心去觀察世界,我們就如同瞎子摸象,只能接觸到真理的一部分。

例如,法庭上的目擊者證詞,研究顯示許多證詞其實並不準確。即使證人對自己所述的過程充滿信心,這也未必能作為可靠的依據。

紐澤西州在2012年增加了一項陪審團指示:

「儘管有研究發現,信心較高的證人可能更準確,但目擊證人的信心通常並不能成為其準確性的可靠指標。」(參見《高階覺察:幫助思考與學習的後設認知》, 史蒂芬·弗萊明,遠流,2022年,p224)

因此,盲人的信心提醒我們基督徒,應該反思:我們是否只相信自己看見的、聽見的、或知道的事情?這樣的信心,實際上可能只是一種偏見的信心,而非真正的信心。


你的信,救得了你嗎?


這段經文雖然短,但其核心在於「信心」的本質。然而,經文所提到的信心,不僅僅是單純、絕對地相信耶穌。那樣的信心可能會成為偏執的盲信或迷信,甚至可能只是隨波逐流的從眾心理。

真正的信心應該包含一種相信未見、未聞、未知之事的開放態度。這種信心是有深度、寬度和包容度的,因為我們相信的耶穌,還有許多事物是我們尚未看到、尚未聽到、尚未了解的。因此,這種信心幫助我們避免自滿或驕傲,避免以為我們已經掌握了所有的真理。

如果我們的信心是在學習那些尚未看見、聽見、不知的事物,那麼我們的信心是大的,不會侷限於我們所看到、聽到和已知的範圍。我們不會被「有限的耶穌」所局限,而是能開放心靈去接納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有人可能面臨癌症,並對上帝抱持信心,這是好的。但有些人的信心表現為相信上帝必定會醫治他們的疾病。這樣的信心,我稱之為「執著的信心」,它限制了上帝的作為,執著於某一特定結果。

相對的,另一種信心則是相信無論上帝是否醫治,依然對上帝有信心,並因此得到內心的平靜、安穩和喜樂。我稱之為「放下的信心」。這種信心不是執著於上帝必須為我們做什麼,而是一種完全倚靠上帝的信心,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能夠看見那未曾看見的事物,聽見那未曾聽到的聲音,並了解那未知的真理。

我們的長老教會,也就是改革宗教會,強調的是一種不斷改革、反省和更新的信仰。我們不能僅停留在已知的信仰,而是應該不斷地反思,才能看見、聽見和了解那些尚未發現的真理。

最後,我引用漸凍人、經濟學家兼佛教僧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1961~2022年)的一句話:

「知識對自己所知的一切感到驕傲;智慧在自己不知道的一切面前謙虛。」(《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1961~2022年)、卡洛琳.班克勒(Caroline Bankler)、納維德.莫迪里(Navid Modiri),郭騰堅譯,出版社:先覺,2023,博客來電子書)

當我們只關注於看得見、聽得見、已知的事物,知識往往使我們自滿。但當我們謙虛地去探索那看不見、聽不見、未知的領域,我們便進入了智慧的領域。

知識豐富的人不一定擁有智慧,但擁有智慧的人,必定對知識有深刻的追求。因此,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保持謙卑與智慧,這樣我們才能看見那隱藏的光明,體悟盲者般的信心。

願上帝保守我們,使我們在追求信仰的道路上,能夠體會信心的奧秘。

avatar-img
7會員
43內容數
每週講道篇,提供參考、複習用。 如有問題或引用錯誤,請不吝指教,協助我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馬的講章 的其他內容
神學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 「同時信仰,即使隨處散播著盼望,但她所帶來的不是安息,而是不安;信仰帶來的不是忍耐,而是焦躁。她無法撫平內心的焦躁,相反的,人內心的焦躁,正是來自信仰本身。對基督懷有盼望的人,再也無法適應所面對的現實,開始因這現實而受苦,開始反駁這現實。」
宋泉盛牧師:「永恆是製造意義的力量。永恆讓我們超越時間的觀點去檢視事情、聆聽事情、經驗事情、了解事情。」(《生死大事》,宋泉盛,林明貞譯,台南:教會公報,2007,p155)
英國十九世紀社會思想家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一代又一代最好的人都犯下一個大錯,就是想藉由救濟佈施幫助窮人,想藉由宣導耐心和希望幫助窮人,用了一切其他方法,或柔軟的或安慰的,偏偏不用上帝命令他們用的方法:公義。」(《給後來者言:商人與企業家的社會責任》,2017,博客來電子書)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在結婚後曾抱怨說:「如今我花在處理婚姻問題的時間,比處理所有其他問題的時間都多。因此,我們很少有時間閱讀、講道或研究。」(《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陳永財譯,香港:基道,2018(初版),p175)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信心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鍛鍊出來。」(《禱告》,楊腓力,p134)
神學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 「同時信仰,即使隨處散播著盼望,但她所帶來的不是安息,而是不安;信仰帶來的不是忍耐,而是焦躁。她無法撫平內心的焦躁,相反的,人內心的焦躁,正是來自信仰本身。對基督懷有盼望的人,再也無法適應所面對的現實,開始因這現實而受苦,開始反駁這現實。」
宋泉盛牧師:「永恆是製造意義的力量。永恆讓我們超越時間的觀點去檢視事情、聆聽事情、經驗事情、了解事情。」(《生死大事》,宋泉盛,林明貞譯,台南:教會公報,2007,p155)
英國十九世紀社會思想家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一代又一代最好的人都犯下一個大錯,就是想藉由救濟佈施幫助窮人,想藉由宣導耐心和希望幫助窮人,用了一切其他方法,或柔軟的或安慰的,偏偏不用上帝命令他們用的方法:公義。」(《給後來者言:商人與企業家的社會責任》,2017,博客來電子書)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在結婚後曾抱怨說:「如今我花在處理婚姻問題的時間,比處理所有其他問題的時間都多。因此,我們很少有時間閱讀、講道或研究。」(《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陳永財譯,香港:基道,2018(初版),p175)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信心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鍛鍊出來。」(《禱告》,楊腓力,p134)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書中融合了納蒂科·林德布勞多年修行的智慧和他對現代生活的深刻反思。引導讀者探討生活的真諦,學會放下執著,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智慧。這本書之所以值得一讀,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佛教哲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指南。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簡單一句話,卻蘊藏了絕頂智慧。  榮獲多項獎項的書籍《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納提科在26歲事業有成之際,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對他來說,「成功和快樂,是兩回事」(p.15),能夠在年紀輕時得到跨國大企業財務長一職是成功的,但他並不快樂,也踏上了朝向心
Thumbnail
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摩太後書 2:13~
Thumbnail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書中融合了納蒂科·林德布勞多年修行的智慧和他對現代生活的深刻反思。引導讀者探討生活的真諦,學會放下執著,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智慧。這本書之所以值得一讀,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佛教哲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指南。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簡單一句話,卻蘊藏了絕頂智慧。  榮獲多項獎項的書籍《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納提科在26歲事業有成之際,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對他來說,「成功和快樂,是兩回事」(p.15),能夠在年紀輕時得到跨國大企業財務長一職是成功的,但他並不快樂,也踏上了朝向心
Thumbnail
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摩太後書 2:13~
Thumbnail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