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週六來點心理學] 你還在對孩子貼標籤嗎?太常對著他們說「聰明」、「頑皮」可能都不是好事

身為成人的我們都不願意在工作場合、社會場域中被貼上標籤。甚至現在許多團體、有影響力之人都極力撕下一些過去對於性別、種族、國族的標籤。平心而論,我們是都知道,任何群體無論大小,都有其好與壞、善與惡。在人身上也是,體現不完美才是自然的。
你很特別,不用標籤。

你很特別,不用標籤。



當我們提到「貼標籤」時,往往會聯想到社會對個體所施加的一種刻板印象或評價,這些標籤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方式,還會滲透到他們的自我認同中。對於孩子來說,標籤對他們是無意的、偶然的,卻也潛移默化影響著他們的自我認同和自信心,是長遠且深刻的。


早期標籤對自我認同的影響


孩子的自我認同,是從他們與周遭環境的互動中逐步形成的,尤其是來自家庭、學校和同儕的反饋。這時期的標籤往往會在他們心中植下深遠的影響。


A. 正面標籤與期望


當孩子被貼上「聰明」、「優秀」或「乖巧」的標籤時,這些標籤會變成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期望。父母和老師常常會期待他們能持續保持這種特質,並因此要求他們在各種場景中都展現出這種「標籤化」的行為。例如,當一個孩子被標榜為「聰明」時,他可能會更加努力地保持成績優異,避免失敗,因為他擔心失去這個標籤。


然而,這也可能帶來壓力。當孩子無法達到外界對「聰明」的期望時,他們會感到挫敗,甚至對自己產生懷疑。這時,自我認同就會開始與標籤產生衝突,孩子可能會陷入一種無法滿足外界標準的焦慮感中,導致自信心受挫。


升學主義盛行國家的我們,是不是對於這些看似正面的標籤有著很大的共鳴?從小到大,我們知道成績好的同學不容易被質疑,也知道他們享有師長們的「寵愛」。一直到進入了社會,其實開始懷疑這些過去如此優秀的同學是否能好好適應這個社會?


B. 負面標籤的沉重負擔


與正面標籤相反,負面標籤如「懶惰」、「頑皮」、「學習差」則會對孩子的自我認同造成更直接的負面影響。這些負面標籤不僅會扼殺孩子的潛力,還可能讓他們陷入一種被定義、被限制的心理狀態。


例如,一個被貼上「頑皮」標籤的孩子,可能會開始內化這種評價,認為自己天生就是這樣,並因此停止嘗試改變行為。他們可能會覺得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擺脫這個標籤,而這種感覺會讓他們對自我認同和未來的發展失去信心。


標籤如何影響自信養成


孩子的自信心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建立,這個過程與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評估自己的能力密不可分。而標籤在其中扮演著雙刃劍的角色,既可能助力自信心的培養,也可能成為其發展的阻礙。


B. 固定心態的形成


當一個孩子持續被貼上某些標籤時,無論這些標籤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可能促成他們對自己形成「固定心態」(Fixed Mindset)。

這是一種認為個人的能力和性格特質是無法改變的觀念。若一個孩子不斷被稱為「聰明」,他可能會認為聰明是一種天生的特質,而不是通過努力可以改變的。因此,當他們面對挑戰或失敗時,往往會因害怕無法達到標籤所帶來的高期望而產生焦慮,甚至選擇逃避。


相反地,若一個孩子被標籤為「笨」、「懶惰」,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無法改變這一特質,於是更加缺乏動力去努力,並因此失去對自己能力的信任。這樣的心理機制不僅阻礙了他們的自信心成長,還可能讓他們放棄挑戰,陷入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


B. 成長心態的潛力


與固定心態相對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近年一直被大力讚賞。這種心態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和學習而改變的。父母和老師如果能夠避免貼上過於固定的標籤,並鼓勵孩子相信努力能帶來進步,那麼這些孩子就會更加勇於挑戰自我,並從失敗中學習。


一個擁有成長心態的孩子,即便面對挫折和挑戰,也不會輕易否定自己的能力,反而會相信經過努力,他們可以克服困難,達成目標。這樣的心態不僅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還有助於他們建立真正的自信。


解除標籤的束縛,促進健康成長


那麼,身為師長、家長的你,如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避免標籤帶來的負面影響,並有效促進他們的自信心發展呢?


1. 注重行為而非個性


父母和老師在評價孩子時,應該專注於具體的行為,而非給孩子貼上固定的標籤。例如,當孩子犯錯時,與其說「你總是這麼頑皮」,不如指出具體行為:「你剛才打擾了別人,這是不好的行為」。這樣,孩子會明白他們的行為是可以改變的,而不是被定型為一種「壞孩子」。


2. 鼓勵努力過程


在孩子成功或表現良好時,不要僅僅稱讚他們的結果,而應更多地肯定他們在過程中的努力。例如,當孩子考試得高分時,與其說「你真聰明」,不如說「你努力學習,考出了好成績」。這樣的讚揚方式能夠讓孩子意識到努力的重要性,並激勵他們在未來繼續付出。


3. 提供多樣化的機會


給予孩子多樣化的機會,讓他們在不同的領域中發現自己的潛力。當孩子被某個標籤限制時,往往會忽視其他可能的發展方向。通過鼓勵他們嘗試不同的活動和興趣愛好,可以幫助他們發現自己更多的能力,從而促進全面的自信心發展。



標籤作為一種社會評價工具,對孩子的自我認同和自信心養成有著深刻的影響。


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標籤,若處理不當,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固定心態的限制,阻礙他們的成長。因此,父母、老師以及整個社會都應該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避免將標籤固化為孩子的自我認同,轉而培養孩子的成長心態,讓他們能夠擁有更強的自信去面對未來的挑戰與發展。


你對被貼標籤、貼人標籤有什麼陰影或任何啟示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