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解析沉默團隊的背後原因】

在職場中,團隊的表現優劣,除了可以幫助公司帶來成功或衰敗,同時也反映了背後的文化。有些氛圍會不自覺地讓團隊成員變得越來越沉默,大家不再主動發言、討論,久而久之也影響了工作效率與團隊合作。


這種情況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讓組織陷入「悶、毀敗」的狀態。這是我們可以去觀察並且進而改善的。


「主管說了算」

如果在團隊中,所有決策都是由主管直接主導,沒有人敢挑戰或提出不同意見,又或者是意見提出後屢屢打槍,久而久之大家就會覺得「反正說了也沒用」,又或者是「等主管講或決定就好了」。


這種「上對下」的溝通方式,會讓團隊失去主動發言的動力。


相反地,如果主管除了開放的溝通和尊重不同的聲音,也願意承受風險去執行部屬的建議,並給予正向鼓勵,可以讓成員感到自己的意見有被重視,進而提高後續提出看法的意見。


「少做少錯」

職場上有時候會強調「寧可少做,不要犯錯」,這樣的心態會讓團隊成員在面對不確定的問題時,多數選擇沉默,因為他們害怕提出錯誤的想法會被公開批評或是認定很蠢。


但有時候需要集合多人的想法才能得到一個好的方向。因此鼓勵「試錯」並且容許適度的失敗,是讓團隊敢於發聲的重要心法。


「誰答腔誰負責」

這是團隊中很多人所害怕的,成員會認為保持沉默就能避免麻煩,怕一旦說話或提出好的想法,最後就會被要求負責或承擔後果。


因此大家選擇「好點子放心中,能不說就不說」,讓團隊變得無聲無息。


其實主管應該創造一種「大家是要一起解決問題」的氛圍,讓同仁知道,提出問題或改善作法並不意味著要去獨自承擔,而是同仁分擔項目,進而共同面對挑戰。


「訊息不透明」

如果團隊中的信息不夠透明,或者只有少數人掌握一些關鍵資訊,這時其他成員就會自然慢慢失去參與感,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知道狀況,而且說了也也容易出錯。


因此保持資訊流動順暢,讓每個人都知道目前的進展和變化,讓大家都有機會預先思考並提出意見,是防止團隊沉默的好做法。


「功勞集中在某些人身上」

雖然常說成果是屬於大家的,但如果主管每次都把功勞歸給某幾位,其他人自然不願意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沒有理由幫人做功勞。因此建立論功行賞,彼此相互支持的文化是關鍵。


雖然很難做到完全公平,但當團隊成員感受到彼此之間的信任,大家也才會更願意分享想法,甚至是一起挑戰現狀。


避免團隊變得沉默的關鍵,在於創造一個「能說、敢說」的環境。雖然很多主管常鼓勵「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但唯有大家感受到溝通的價值與安全感,整個團隊的氛圍才會活絡起來,讓合作更具效率與創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