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忠教孝,本是傳統美德,但積澱有年之後,醞釀為醇厚的美酒是一種可能,而且是理想的可能;在現實中更大的可能卻是逐漸發酸走味。忠孝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也無可避免地在流傳幾千年後走向後一種可能。
說忠,許多人立即想到愚忠;說孝,現代人想的通常是愚孝,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名句當推「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是普遍認可的前提,父母既然是凡人,不會因為生養兒女就幡然一變,瞬間升格為絕不犯錯的聖人。認定「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兒女唯一的選項就只能是百依百順,即使逆來,也得順受。
傳統的孝道果然如此認定嗎?試看《謚法》如何評價以「順」為孝的申生。
申生是晉獻公的世子,亦即晉國的儲君,與大名鼎鼎的晉文公重耳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晉獻公老來娶了驪姬,生下奚齊。處心積慮想讓親兒繼承王位的驪姬,故意在祭祀的牲肉下毒,而後嫁禍給申生,企圖以弒父的罪名逼迫申生自殺。
洞知驪姬陰謀的重耳力勸申生把真相告知晉獻公。申生卻說君父深愛驪姬,一旦真相爆發,論理當斬驪姬,可驪姬死了,君父大概也了無生趣。重耳無奈,苦勸申生逃亡他國。申生不改堅持,既然背負了弒父的惡名,諸侯怎麼可能接納弒父的逆子?決定一死成全老父的申生在死前派人懇求已退休的老臣狐突,看在國君年邁,新君年幼的份上,放棄山林之樂,重回朝廷為國效力。
《謚法》因為申生順服父親獻公的命令自殺,給的謚號不是「孝」而是「恭」──「敬順事上曰恭」。申生的順孝演變成晉國動亂數十年。他一心成全的老父也因為他的愚孝,在《春秋》被記了一筆:「晉侯殺其世子申生」。始作俑者雖是驪姬,推到根源,還是不明是非的晉獻公所致。這個罪名不算冤枉,但如果沒有申生的積極「配合」,晉獻公也不至蒙此惡名。
再說曾參。
孔門高弟曾參以純孝著稱。曾家有次意外來了訪客,曾母不知如何召喚在外的兒子回家,情急之下索性咬緊自己的指頭,血肉之痛居然秒傳給曾參。原本在山上砍柴的曾參瞬間感應到一陣強烈的痛楚,立刻飛奔回家。
二十四孝「嚙指痛心」的主角即是曾參。
曾參純孝,事母如此,事父亦然。《孟子》載有曾參侍奉父親的故事,寫他曲意承歡,無微不至的奉養,令人動容。可抱緊順孝教條的曾參,卻因不知變通,惹火孔老夫子。
曾參與父親曾點一起下田,心實眼拙的曾參錯把瓜苗看作雜草,一鋤下去,瓜苗斷作兩半。眼見兒子耙斷瓜苗,曾點怒從心起,原該往地裡去的鋤頭轉往兒子身上猛打。人一旦發「怒」還真成了瞋「心」的「奴」隸,發了狂的曾點下手完全不知輕重,曾參被打到不省人事,在床上一躺好幾天。
大孝子曾參好容易捱到可以重回孔子的課堂,孔子是不是該頒發獎狀一張,表彰他的孝行?沒有。孔老夫子臭著一張臉,吩咐門下弟子:不准曾參來見!
委屈至極的曾參憋了幾天,總算夫子心回意轉,叫到眼前結結實實訓了一頓:從前大舜怎麼侍奉父親瞽瞍的?是「大杖則走,小杖則受」啊!瞽瞍是出了名的不可理喻,遇上這種父親,作兒子的絕不是傻不愣登地等著挨揍,棍子劈頭飛來的時候,眼睛張大一點,那力道如果大到讓你沒命,趕緊逃命去;若只是皮肉吃點苦,那便罷了,就讓作爹的消消氣吧。
可你哪,參哪,就沒看過像你這麼沒輕沒重的。你杵在那兒直挺挺地挨打,真給打死了,害得老爹背上殺人的罪名,等於是陷老父於不義,你這盡的什麼孝?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57。釋「服敬侍親,是為順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