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5|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隋唐天下-倭國與日本(附流求)】

raw-image
「倭國,在百濟、新羅東南,水陸三千里,於大海之中依山島而居。」

水陸三千里這個不要糾結,其實出國土之後都沒有重新計算隨便喊的。

三國志時就有記載,中國這邊的翻譯,可以跟日本島上三十國的語言相通。

倭國,首都在邪靡堆(古稱邪馬臺)。說是大和的音譯我覺得可以。邪馬臺地勢東高西下,往東西走五個月可以看到海。往南北走三個月也可以看到海,實際距離就是沒有測量,聽當時倭人說的。

想像起來真的不太像京都就是了。

舊記錄不提,且說隋文帝開皇二十年,倭王的使者來到了大興城。

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號阿輩雞彌。王妻號雞彌。名太子為利歌彌多弗利。還是寫漢字好了阿鬼。

阿每應該是「天」,多利思比孤譯作「來自天上的尊貴男子」,阿輩雞彌則是「天君」(君之名那個君,不是國君)。

了解一個語言是這樣,一個字詞通常有多種含意,牽涉到原始語言的文化。

總之大概感受一下,普遍相信阿每倭王就是「天皇」的意思。

不過根據日本自己的編年記錄,西元600年在位的應該是女性天皇「推古」,以聖德太子攝政。所以也有認為阿每倭王其實是聖德太子。

當然,以邪馬臺九州說來講就沒這個困擾。

邪馬臺京畿說跟九州說,從三國時分裂成平行宇宙到現在,後面又有什麼影響呢?

哇阿災。

不過以我個人的習慣,第一時間就是先懷疑,阿每倭王會不會是「推古天皇」的什麼爸爸哥哥叔叔伯伯。畢竟當時日本記載也是天皇大亂鬥的期間。

嗯,她還真有一個哥哥,也就是聖德太子的親爹,稱為用明天皇。

這有點劇透也沒辦法了,說到底,日本天皇世系算是在宋代所做《新唐書》確定下來的。

《新唐書》寫「用明,亦曰目多利思比孤,直隋開皇末,始與中國通」。

這邊則是寫女天皇的名字是「雄古」。

那大家有什麼好考呢?

因為《舊唐書》留下了一個意味深長的記錄。

「日本國者,倭國之別種也。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
「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
「或云:日本舊小國,並倭國之地。」

三個說法裡,只有一個顯示「倭」跟「日本」是同一個國家改名。而《舊唐書》最基本的記錄其實「就不是」。

這個說法就好像北魏拓跋鮮卑在那邊寫:我的祖先是軒轅黃帝。然後開始排世系譜。

坦白說,你一看就會覺得很假。

簡單說,日本天皇世系,在唐宋中國人的眼中,可能是日本人取代倭國之後,所造出來的名冊。

那到底是真是假,就有賴考古去提出更多足以分辨「倭」跟「日本」差異性了。文獻應該找不出來啦,再舉個例,這就像中華民國加入聯合國。然後某一天,這個國家來說:我們改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了喔。

除非倭國還繼續使用這個身分在活躍,不然隨著時間推移,消失也是必然的。

倭國的後宮非常多人,有六七百之譜。

這對於母系社會部落聯邦來說,還滿正常:後宮本身是來自其他部落的女性貴族所組成的議會。

倭國以德仁義禮智信為名,分十二等官。

這顯示出這個國家確實是長期與新羅往來,接受相當程度先秦文化的。

而倭國之所以跟三國時不同,開始有自己的文字,則是因為接受了佛教傳入的緣故。

倭國並不小,有十萬戶。

每八十戶是一個小單位,八百戶一個大單位,稱為軍尼。

這是什麼的音譯就難說了,我日文沒那麼好。

倭國的刑罰很嚴酷,但據說治安良好。

中國常見的遊戲娛樂,在那邊也很流行。

這邊也還有一個記錄是比較支持邪馬臺九州說的,就是倭國境內有阿蘇山。

有阿蘇山,其石無故火起接天者,俗以為異,因行禱祭。

很顯然,是火山也沒錯。

大業三年(西元607年),倭王派遣使者來隋朝取佛經,寫下了經典名句:「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

隋煬帝看了很不爽,但終究還是派了使者裴清回訪。

「度百濟,行至竹島,南望𨈭羅國,經都斯麻國,迥在大海中。又東至一支國,又至竹斯國,又東至秦王國,其人同於華夏,以為夷洲,疑不能明也。又經十餘國,達於海岸。」

從朝鮮半島,為什麼要經過這麼多海洋行程才到得了日本?

也許傳統的朝鮮日本渡海航行技術,倚靠的是洋流。所以才會先南下,搭上黑潮之後再前往日本。這個概念如果成立,那應該也是偏向倭國九州說。畢竟朝鮮直接往日本去,搭上洋流應該會到日本中部或北部。

裴清抵達倭國後,受到熱烈歡迎,更帶了一次倭國使節團再返大隋。但往後便不再有倭國使者抵達,十年後隋亡,直到貞觀五年(西元632年)才再有使者前來。

可這一次,就是日本國了。

且倭國只取佛經,日本國卻大舉學儒,更用力唐化。

也難怪唐人懷疑,此日本非彼倭國了。

順帶一提,大業三年倭國使者來時,正好隋煬帝楊廣派人探索東方海域。從建安出海五日後,發現了流求國。

這是一個非常原始的部落國家,人們多還是住在山洞中。用鳥的羽毛跟貝殼做成頭冠,穿著樹皮編織成的衣服。居民非常善於戰鬥,戰士則是以獸皮為甲。

雖然看似有國家與王者,但各個部落之間並不友好,動不動就打仗。打仗時雙方列陣,由三至五人出來對戰分出勝負。

勝負既分,雙方就會和解。

這裡是沒有法律的,完全的人治社會。

流求人輪廓深,鼻子長,跟「胡人」有點相像。一些習俗上,也與突厥有類似之處。

他們崇拜山神海神,戰死的人也會被拿來祭神。值得注意的是,祭司跟王在流求仍有相當高的同質性。

當時隋人抵達流求,言語不通,就抓了一個流求人之後撤退。隋煬帝聽完報告,就要派人去宣撫招募流求。

現在人可能想不通在幹嘛,這本身是真天子的行徑之一。不完全是追求新國家的利益,只是要增加自己的從屬國而已。但語言都不通了還宣撫個七八,隋書只寫流求不從,想必很是打了一仗,隋軍遭到原住民擊退,但也帶回了一些戰利品。

也是有人靈機一動,就拿流求服飾去給倭國使者看。

倭國使者表示:「這是邪久國蠻夷在用的啊。」

有人知路,那就好辦事。

隋煬帝再次整軍出擊,從倭人提供的海路前進。

帶頭的將軍認為流求人通胡,就找了西域人來當翻譯,先喊聲勸降。

雙方到底溝通成功沒?不知道。

唯一知道的是談判破裂,隋軍大破流求,四處放火,抓了幾千人搜刮一堆東西回家了。

此後,隋朝不再派人前往流求。

要嘛大勝是報假的,要嘛就是「入不敷出」。征伐流求的花費,超過了這次的收入,這要再打也沒意思了。

也還有一個可能是,倭國就接管了流求。

但不久倭國就消失了。

各種可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