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想的還「刺激」的「1995」──揭祕電影《刺激1995》的片名把戲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今年(2024)是電影《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上映滿30週年,許多影迷紛紛懷念起這部經典老片。
 對台灣觀眾來說,「刺激1995」這個與電影內容一點關係也沒有的奇葩片名、始終是各影視討論區上「在地限定」的開酸話題,其熱烈程度絲毫不亞於對精彩劇情的關注。然而,晃眼30年過去,有關此一中文片名的由來卻陷入一場跳脫現實的「案頭考古」,又經大量引用複製,如今已儼然形成一套權威可信的說法──看在1995年走進電影院欣賞本片的觀眾眼裡,不免有著恍若隔世的迷惑。
 是的,光是推敲片商為什麼取了這個腦洞大開的片名,本身就是件奇怪的事。任何一個生活在台灣、關心時事,經歷過1995年的社會氛圍,並在那年留意到電影《刺激1995》的人,大概想都不用想、直接便能明白片商在玩什麼把戲?或許是本片票房平平,影迷大多是日後透過DVD、有線電視或串流影音才認識到這部名作,少了對時空背景的親身體驗,自然無法像1995年的觀眾那樣一見到片名就「會心一笑」。
 適逢《刺激1995》30週年慶,不妨藉此機會聊一聊本片中文命名的歷史奧祕,無論最終能不能校正案頭權威,至少也算小小影迷為這部多年愛片所獻上的一份誠摯賀禮。

 

raw-image


 電影《刺激1995》改編自美國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的小說〈麗塔‧海華絲與鯊堡監獄的救贖〉(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收錄在1982年出版的小說集《四季奇譚》(Different Seasons)。台灣最早的中譯本由皇冠出版社發行,書名題為《四季》。


raw-image


 依據小說中譯本,這部電影理應翻譯為《鯊堡監獄的救贖》,而基於現今網路「資源」的取得途徑,不少人可能更加熟悉《肖申克的救贖》、這個對岸直接將「Shawshank」監獄採取音譯得來的命名。至於同樣一部電影,香港稱為《月黑高飛》,而新加坡更索性叫《逃獄天才》,姑且不論片名有沒有劇透爆雷的問題,但台灣的《刺激1995》實在是全亞洲華語地區最讓觀眾開福袋、拆盲盒的一次「黑色」幽默。

 

 若在Google鍵入「刺激1995片名由來」,推薦的搜尋結果會是以下這一篇:

 

《刺激 1995》這個中文片名很奇怪,跟它的英文片名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完全沒有關係。之所以這樣取名,據稱是 1995 年它在台灣上映時,片商覺得故事跟前一年上映的另一部片《刺激》(The Sting)風格類似,但片名被取走了只好加個 1995 作區別。
「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拯救」──細看經典電影《刺激1995》

 

 這篇發表於2020年的文章看來提出了解釋,實則說法大有蹊蹺。《刺激》(The Sting)是1973年的老片,由主演《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1969)的保羅‧紐曼(Paul Newman)和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再度攜手合作,台灣早在50年前便已同步推出,何來1994年「上映」之說呢?


raw-image

 

 作者都說「據稱」,於是爬了爬網路舊文,查到2009年PTT的「movie」板上有以下這則po文:

 

讓我們回到主題~~「刺激1995」的片名到底是怎麼"凹"出來的?
"1995" → 代表本片引進台灣上映的年代
"刺激" → 因為在前一年有引進一部電影叫「刺激」(The Sting) (保羅紐曼主演)
代理商認為其劇情與本片有相似之處 (高智商的復仇) .....
Re: [請益] 關於刺激1995

 

 這裡只說「引進」,並沒明講「上映」,所以也難斷定此事純屬虛構,或許「引進」指的是販售VCD或賣給有線頻道吧?無論如何,那保證是一段無人知曉的清宮祕史。

 

 上述po文不知是不是最早的說法,但2010年以後凡提及「刺激1995」片名由來的文章,說詞大抵如出一轍。奇怪的是,《刺激》分明是「詐騙」類型片,光靠「高智商的復仇」這點、如何才能跟「逃獄」電影的《刺激1995》聯想在一塊兒呢?原來,更早以前、便有人提出過「與名片掛勾」的解釋:

 

至於為什麼會取這樣一個和電影內容毫不相干的片名?其實還是不脫台灣片商想藉著與名片掛勾來刺激票房的邏輯,就像《春風化雨1996》、《麻雀變鳳凰1996》之類的命名模式,《刺激1995》的典故出自 1973 年勞勃瑞福 (Robert Redford) 與保羅紐曼 (Paul Newman) 合演的《刺激》( The Sting ),講的是三○年代兩個芝加哥騙徒聯手設局整倒黑幫老大的故事。片商大概覺得安迪整倒典獄長是這部黑獄電影最精彩之處,於是套上了這個讓後來觀眾摸不著頭緒的譯名。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刺激1995》)

 

 看來很有道理,對吧?這篇2006年發表在「E族飛翔的天空」板的影評確實寫得用心,只可惜論證上犯了學術圈「案頭考古」的常見毛病,把「典故」看得理所當然,完全忽視了時代情境。

 文中所舉的兩部1996年「與名片掛勾」的電影,原作分別出自1989及1990,相隔不過6、7年,而《刺激1995》若想沾22年前的舊影餘光,即使《刺激》的確是奧斯卡名作,在昔日影迷大多從「泡電影院」的日子中年退隱的現實下,片商確定沾到的不是年輕主力觀眾的滿頭霧水嗎?何況1996在後、1995在前,單就邏輯來看,1996年那兩部擺明沾光的電影不排除是想模仿《刺激1995》的命名套路、只怕還更合理一點吧?

 

 不過,這篇影評有個切入點是完全正確的,那就是「刺激票房」──

 片商買片上映,為了取什麼大賣的片名絞盡腦汁,賭的可是大把鈔票,誰跟你向影史致敬?在商言商,這才是真實的「情境」,既與「典故」無關、也沒時間耍文藝。一如有人嘲諷片商無知,稱電影明明是1994年出品,再怎麼樣也該叫《刺激1994》,但凡熱愛電影之外、同時也能關心電影產業的人都知道,除非像《阿甘正傳》(Forrest Gump,1994)那樣充滿話題性的強片,否則一般「非娛樂性」的藝術電影,都得想方設法排上三月的檔期。為什麼?當然是因為奧斯卡在三月頒獎。唯有搭上奧斯卡獎的熱潮,才有辦法讓《刺激1995》這部既不搞笑、又沒有俊男美女的曠世名作在競爭激烈的電影市場裡不致埋沒。

 不管一部片名如何天兵,片商永遠是玩真的。觀眾若覺得可笑,不妨自己開個平行世界,為電影圈投注千萬換取一次鄭重命名的機會,屆時只期盼1995年的台灣影壇不會從此多出一部入圍7項奧斯卡的《終極神鬼總動員之絕命監獄》。

 

 回到「刺激票房」的前提,片商硬是魔改片名去掛勾一部年輕觀眾全無印象的老電影,這個「刺激」戳到點了嗎?答案很清楚,沒人跟錢過不去,片商也不會。既然《刺激》還不夠「刺激」,那「刺激1995」究竟葫蘆裡賣什麼藥呢?

 相信眼尖的讀者已經瞧出端倪了。沒錯!就是原先被大家看作電影上映年分的「1995」。講白了,這部電影不會來自1994年出品就稱為《刺激1994》,也不會移至今天上映就叫做《刺激2024》,它必定得是「刺激『1995』」才行!

 

 這是因為1994下半年,一本轟動武林、驚動萬教,引起政治、文化、財經、乃至娛樂圈熱烈討論的暢銷書在台灣社會橫空出世,這本短短半年就狂賣30萬冊的葵花寶典就命名為《1995閏八月》──

 

 《1995閏八月》完整書名為《一九九五閏八月:中共武力犯台世紀大預言》,從副標題可以清楚知道、這是一本販售「亡國感」的著作。書中煞有其事地描述中共將採取何種戰略、戰術,調度多少軍種、兵力,透過怎麼樣的包圍、登陸,最終達到武力「解放」台灣的目的。至於這個行動代號「T DAY」的突襲日期,預計會落在1995年農曆閏八月。


 

 那當然不是什麼機密情報的曝光,而是長期關注兩岸互動、並留心國際局勢,於是藉「陰謀論」勾勒出想像中台海戰爭的進程,充其量只是一名政治觀察家的「大膽假設」而已。

 不過,這樣的論調恰好喚起了當年台灣社會揮之不去的潛在焦慮。例如隔年1995總統李登輝訪美,中共立刻宣布在台海周邊實施軍演;再隔一年1996總統大選,中共為表達威嚇、乃於選前朝基隆及高雄外海「試射」導彈,史稱「台灣海峽飛彈危機」。那些年兩岸一觸即發的緊張關係,大抵就處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

 

 基於《1995閏八月》是由形象專業的商周集團出版,加上作者「鄭浪平」被有意塑造成不透露真實身分的藏鏡人(日後證實為報社記者),如此一本正經搞神祕的宣傳操作,不僅讓本書創下文化界的銷售奇蹟,連帶引發的人心惶惶也在當年掀起了一波移民浪潮,由於中美洲的貝里斯(Belize)意外成為熱門首選,財經界甚至謠傳《1995閏八月》是地產業者設局炒作的一次「危機行銷」。

 

 除了「陰謀論」以外,本書最厲害之處、是特地扯上神奇詭異的天命氣運之術。《1995閏八月》於書末附有中國古代的《推背圖》、《燒餅歌》等數種預言圖讖,尤其是圖文並茂、相傳為初唐道士李淳風所作的《推背圖》,當年不分政論節目或綜藝節目,眾人無不熱切關心哪一象對應了哪一件史事,而哪一圖又暗寓著《1995閏八月》所預告的台海戰爭?例如,《推背圖》第四十二象「讖曰」:

 

美人自西來 朝中日漸安
長弓在地 危而不危

 

 當時最多人把這個圖讖與《1995閏八月》串連起來,認為自「西」來的「美人」理應是「美國」,美國介入台海危機,「朝中」自然化險為夷。在地的「長弓」指的是飛彈,無論是中共的「東風」、或是台灣的「天弓」,總之即便發生了台海戰爭,最終也會「危而不危」的平安下莊。

 

raw-image


 信?不信?都無所謂,這類無法驗證的事總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在此只能小聲透露,《推背圖》雖然由來千年,但這種流傳於市井的雜書、內容不僅屢遭篡改,而且活在什麼時代就改到什麼時代,以致讀者對照過去的史實,很難不被那些「未來人」驚到掉下巴。而書中所應用的符號策略,又擅長以「開放」式的數字一二三四、或方位東西南北,請君自行對號入座;更不用說拆字、斷句這些簡單的文字遊戲,如「長弓」一詞、運氣好還可以連上一個姓「張」的,而「危而不危」若真要說成「危而不?危!」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正文是真真假假的「陰謀論」,附錄是玄之又玄的「神預言」,這兩者不管哪個放在今天都是流量密碼,更何況雙管齊下?自1994下半年一路延燒至1995年,《1995閏八月》一如眾所矚目的諾斯特拉達姆斯(Nostradamus)1999末日預言那般,大家都好奇觀望毁滅世界的「恐怖大王」會不會提前降臨台灣?

 

 這個「1995」的話題有多紅呢?經歷過的朋友可以回想當年被鋪天蓋地的媒體報導荼毒了多久,沒機會親身體驗的讀者不妨想像一下,就在當年、台灣上映了一部片名就叫《一九九五閏八月》(1995)的電影,還找來了昔日有「台灣第一小生」封號的林瑞陽主演。這顯然是想搶搭一波「1995」的熱潮,那麼一部電影從企劃、集資、拍攝到上檔,如此財力物力難以估算的大事業都可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搞定,區區一部進口洋片管你什麼蝦堡的什麼救贖、就是要巴著「1995」的話題魔改成《刺激1995》,片商那一片赤誠的司馬昭之心看在不是被嚇大的台灣觀眾眼裡,又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呢?

 

raw-image


 可惜《1995閏八月》終究是一部葵花寶典,「欲練神功,引刀自宮」,當作者把預言時間限定在出版隔年之際,便注定一旦預言失準,這部寶典立刻就會變成一則笑話、一團廢紙,最終遺忘在社會大眾的腦後,再也無人提起。這本書現今已更名為《一九九五‧閏八月:中共武力犯台白皮書》,當「世紀大預言」不再是「預言」,《1995閏八月》若不「白皮」一下、只怕也賣不動了吧?

 

 總之,電影《刺激1995》的「刺激」究竟是不是和經典名片掛勾、一點都不重要,因為片商吸引觀眾的焦點是放在後頭的「1995」。就像構築一個人一生的是無數次穿著短褲、光著身體,或者發呆、或者泡澡的自我凝視,但凡人總認為一襲西裝華服上臺領獎才是足以總結人生意義的高光時刻──歷史是由一幕幕活生生的日常「情境」串連而成,絕不是那些冰冷冷的案頭「典故」。電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被片商「惡搞」成《刺激1995》這個故事反映出的時空情境、並不是有部奧斯卡老片《刺激》多值得影迷買票致敬,而是期望喚起廣大觀眾的共鳴──

 

 那一年我們一起在台灣度過的「1995」,是多麼「刺激」呀!


raw-image


【原圖出處】

(一)

《激刺1995》(1994)中文版海報(經典重映版)──GQ|25週年紀念!IMDb 票選史上最佳電影《刺激1995》將重返大銀幕!/Amber Chan

 

(二)

《四季奇譚》平裝書皮──維基百科|四季奇譚

 

(三)

《刺激》(1973)影音商品──yahoo!購物中心

 

(四)

《1995閏八月》封面封底──露天市集|love_judy_second_hand

 

(五)

《推背圖》第四十二象──Blogger|《推背圖》第46象:(原金聖本第42象)中國,美國,台灣的三方關係/APHAEL THE MESSENGER OF FIRE

 

(六)

《一九九五閏八月》電影海報──蝦皮購物|tina_0624

 

(七)

《刺激1995》(1994)原版電影海報──蝦皮購物|老番顛 Old Naughty

 

(封面)

《激刺1995》(1994)劇照──GQ|25週年紀念!IMDb 票選史上最佳電影《刺激1995》將重返大銀幕!/Amber Chan

幻想是真實的倒影/夢話是深情的流露 來吧── 讓6号羊的異類小說, 呼喚那飄泊在三流世界的孤寂靈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比好人還好,比惡人還惡,而人前不流露好惡,才是理想的人格──
清談是一種競逐言談之美的藝術,除了美上加美的形容之外,觀眾無論如何是大笑不起來的~
寫於2020年元月,關於新課綱和文言文的議題,酸到自己都嚇一跳,怪哉......
您知道「粉可愛」的「粉」是什麼意思嗎? 您想了解白話文的優缺點是什麼嗎?
人們為什麼要認識文言文?又是誰該學習文言文? 普天下真善美的知識何其多,為什麼文言文得在教育裡占去相當大比例的一個位置?
如果有一把鑰匙,可以輕易開啟華夏文明的大門,沒有理由不去爭取。 並不是文言文偉大到讓我們非學不可,而是我們可以偉大到利用文言文去收割一個千年文明為人類留下來的智慧財產。
比好人還好,比惡人還惡,而人前不流露好惡,才是理想的人格──
清談是一種競逐言談之美的藝術,除了美上加美的形容之外,觀眾無論如何是大笑不起來的~
寫於2020年元月,關於新課綱和文言文的議題,酸到自己都嚇一跳,怪哉......
您知道「粉可愛」的「粉」是什麼意思嗎? 您想了解白話文的優缺點是什麼嗎?
人們為什麼要認識文言文?又是誰該學習文言文? 普天下真善美的知識何其多,為什麼文言文得在教育裡占去相當大比例的一個位置?
如果有一把鑰匙,可以輕易開啟華夏文明的大門,沒有理由不去爭取。 並不是文言文偉大到讓我們非學不可,而是我們可以偉大到利用文言文去收割一個千年文明為人類留下來的智慧財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重慶森林》是1994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講述人們在稠密的現代大都市香港中的孤獨內心世界。文章內容介紹了對電影的感想和評價,以及電影中的情節和演員陣容等。
Thumbnail
今天想來簡單輕鬆聊聊兩部前陣子看過的電影,不正經的短短稍微閒聊那樣。這兩部電影如果流水帳似的逐一解說會很乏味,我就聊聊我覺得很扯的地方。 這兩部電影都是日本電影旬報當年的十佳片選入電影,兩片都是片長3小時的劇情片,兩部電影在當年都是重量級的製作,兩片都與真實事件有關,兩部片子我都覺得很好看也很喜歡
Thumbnail
還記得用電影陪你度過日常的《日日有影2023》電影日曆嗎?
Thumbnail
節奏算明快的電影, 雖然劇情有點老梗與牽強, 但當個放鬆小品看看也不錯。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極度主觀!極度主觀!極度主觀! 選出的十部為電影台重播就會看的片,屬於耐看型。
這是一部好電影🎬,不可以錯過,如果想要打開自己思考的維度,可以看看。
帶有紀念性質的電影從來不是容易製作,我不是影評人或電影工作者,沒有很多例子可以參考,只記得為紀念1997年香港回歸十週年而拍攝的《每當變幻時》,亦有三年前為紀念日本松竹電影製作公司創辦一百周年的《電影之神》,其實也並非特別令人深刻的製作。作為帶有紀念性質的電影,也許我們應該從別的角度去評價⋯⋯
Thumbnail
去年是大疫退散解封之年,生活回歸正軌,年初時的確有點報復性消費的觀影心態,但下半年後真的是有不少想看的作品。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重慶森林》是1994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講述人們在稠密的現代大都市香港中的孤獨內心世界。文章內容介紹了對電影的感想和評價,以及電影中的情節和演員陣容等。
Thumbnail
今天想來簡單輕鬆聊聊兩部前陣子看過的電影,不正經的短短稍微閒聊那樣。這兩部電影如果流水帳似的逐一解說會很乏味,我就聊聊我覺得很扯的地方。 這兩部電影都是日本電影旬報當年的十佳片選入電影,兩片都是片長3小時的劇情片,兩部電影在當年都是重量級的製作,兩片都與真實事件有關,兩部片子我都覺得很好看也很喜歡
Thumbnail
還記得用電影陪你度過日常的《日日有影2023》電影日曆嗎?
Thumbnail
節奏算明快的電影, 雖然劇情有點老梗與牽強, 但當個放鬆小品看看也不錯。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極度主觀!極度主觀!極度主觀! 選出的十部為電影台重播就會看的片,屬於耐看型。
這是一部好電影🎬,不可以錯過,如果想要打開自己思考的維度,可以看看。
帶有紀念性質的電影從來不是容易製作,我不是影評人或電影工作者,沒有很多例子可以參考,只記得為紀念1997年香港回歸十週年而拍攝的《每當變幻時》,亦有三年前為紀念日本松竹電影製作公司創辦一百周年的《電影之神》,其實也並非特別令人深刻的製作。作為帶有紀念性質的電影,也許我們應該從別的角度去評價⋯⋯
Thumbnail
去年是大疫退散解封之年,生活回歸正軌,年初時的確有點報復性消費的觀影心態,但下半年後真的是有不少想看的作品。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