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面對心理壓力與身體疼痛:大學生的心路歷程

10/6星期日是應用心理學年會的日子,舉辦在成大社會科學院,在心理學領域如此盛大的活動,卻發生了憾事──有位女學生從社科院六樓墜樓

看了看系主任和心測教授在教學平台發的公告:

「明天的心測課,鄭老師會提前三十分鐘在十點半結束,無論是否立刻有人找鄭老師,鄭老師都會在教室待到十一點半。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感受,或是需要與我討論的事情,都非常歡迎來和我聊聊。」

我慢慢開始意識到近期我自己的狀態似乎太過違常,從暑假開始已經焦慮很久了,一方面是看到社群上的比較,讓我覺得很無力,所以我才逃離社群媒體。另一方面,是對於社團有一種厭倦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我自己的狀態不是很好,沒有很多的餘力去幫忙社團的事情,但我還是強迫自己去處理這些事情,結果對社團事務好無力,只是不斷拖延或是應付,導致我時常被追殺,讓我更惡性循環,越來越不想要碰社團。對於這種沒做事卻佔著這個位置的行為不予置評,但我對於自己能力與實際不符這方面更感焦躁,我印象中的自己不是這樣的,但是為什麼我還是這樣?為什麼沒有餘力去改變?就這樣在這樣的迴圈裡面,不斷循環,我一次又一次的懷疑、攻擊與審判自己,既沒得出一個結果,還把自己搞得很崩潰。


而我的身體也在這艱難困苦的時光攻擊著我,我和我的免疫系統疾病原本和平共處,但不知道怎麼了,一開學我們就決裂了,他開始報復我,給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每天睜開眼睛要從床上爬起,就足夠讓我疼痛,我嘗試了很多方式,像是用手拉著膝蓋,靠著核心發力起床,痛爆了!我撐不到三秒就放棄這個方法,後來試著側躺再從側邊起床,這是自己起床最棒的方式,疼痛的程度和時間都比較小。


但最好的方法還是我男朋友拉著我的手起床,他是最了解我的人,在這段很不好的時光裡,是他支撐起我的生命,我一直對自己的失能(因病不太能做的事)感到很抱歉,覺得我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卻沒有辦法做好我自己該做的事,但也是他讓我知道他會在身邊陪著我,不會嫌我麻煩,也不會拒絕我的請求,我想在這裡謝謝洋。


當時我以為我只是需要休息,但休了六天的颱風假,帶給我的只有更多的焦躁和身體上的疼痛,我才發事情沒有我想的這麼簡單。


六天連假結束了,我在男友房間裡,哭得唏哩嘩啦,說了無數次的「我不想要回台南」,但我深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下一個場景就是在回台南的區間車上,耳機裡一邊聽著系學會面試學弟妹的會議,一邊看向窗外發呆,是無盡的黑暗,車窗映著明亮的車廂,我就這樣想東想西,直到我的手錶震動了一下,我打開手機看見母親傳來的訊息,關心我是否已經到達台南,我的眼淚才悄然落下,並在電腦的備忘錄打下

離開台南的風是甜甜的滋味,離開嘉義的風是濃醇的苦味。

也因為意識到自己的心悸和恐慌,預約了學校的心理諮商(雖然要等到十月底了)。

上週一宣布放颱風假的台南火車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