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分享《Rewire-神經可塑性》x 閱讀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今年8月在台灣度過炙熱潮濕的暑假,因為注意力都放在帶小孩與家人、朋友作伴,滑手機的時間大幅減少。回馬德里後,又陷入人生思考階段、加上處理個人健康問題,讓我完全不想更新頁面。手邊拿起先前購入的《Rewire-神經可塑性》一書,讀完後腦子像是接受了一場洗禮,內心興起一股調整生活步調的動力,不過根據作者妮可.維諾拉 (Nicole Vignola)指出,動力只能讓你走一段路,之後就需要依靠紀律與慣例

「一種行為要成為自動行為(習慣)平均需時66天。」

先前讀《父母語言》(作者:丹娜.蘇斯金/ Dana Suskind)一書,認識到人類從出生到三歲前,大腦是處於神經可塑性的顛峰,具有無限學習潛力,到三歲結束前,大腦已經完成85%的生理成長。在這段發展關鍵時刻,智力成長的社交營養主要來自「父母的語言」,自從讀完這本書後,我就開始每天努力跟女兒說話,深怕自己過於沈默會影響她的大腦發育。

另一方面,也感嘆原來三歲前的生活已經奠定我們大腦發展基礎,甚至影響日後可能的人生發展。之後我開始注意腦神經科學的相關書籍,當找到《Rewire-神經可塑性》一書,又覺得人生還有希望(哈~)

大腦潛力無限

原來腦是可塑的(plastic),透過把大腦中的神經元重新連接,人類是可以重新塑造我們的思想、習慣、行為,以及對自己的潛意識信念。

神經可塑性最基本的元素,便是: 重複+注意力+刻意=持久的改變

不過,改變的困難在於,我們會難於信任這個過程、不曉得是否會成功。

「加上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在自動模式下過生活,而沒有真正思考」。

作家指出,大腦喜歡走捷徑,我們的習慣與無意識在無形中很容易成為人生方向的掌舵人。身為成年人,若想要改變天性懶惰的大腦,需要兩樣事情:注意力刻意

想要為大腦創造新的行為與思考模式路徑,「重複」是關鍵。

在這分享一下,個人覺得本書蠻重要的建議:

  1. 睡眠:睡8小時。睡眠是我們最大的優化工具(optimization tool),所有的新記憶和學習都會在睡眠期間得到鞏固。
  2. 放下手機:早上起床後先不滑手機。減少花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把更多時間花在現實世界,為自己騰出時間,這才符合我們的最大利益。
  3. 運動:可改善情緒,減少負面思想的循環,為大腦和身體細胞產生能量。
  4. 散步:當你感到壓力和焦慮時,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出去散步,這樣你就可以處理你的思緒和情緒,而無須處理恐懼。

讀後自我檢視

年過4字頭,深刻地感受到時間漸漸地從我手上溜走,與2字頭的自己相比,現在的我快樂很多,儘管依舊不完美,還流失了許多膠原蛋白,諷刺地是我卻比當時自信、沈穩、也比較瞭解自己,不變的是內心仍渴望做些什麼。

歷經COVID-19疫情與試管求子之路,我終於成為母親,看到孩子天真無厘頭的行徑也讓育兒之苦轉成為無限的喜悅。返回職場上班後,每天都在追著時間跑,下班後接小孩、煮飯、做家事、跟另一半一起打電動、追劇、又想抽時間寫文章、從事翻譯工作…但每天自己實際上能運用的時間被壓縮到很少,有時就只是日復一日。明明知道時間不多,但還是會慣性拿出手機滑一下社群網站,這個習慣也偷走我不少時間。

回頭看自己加入FACEBOOK的時間是2008年12月,自問過去這15年間,FB究竟偷走了我的人生多少個小時呢?

產後曾經我有一度,每天平均使用手機7-8小時,像個癮君子般地滑呀滑。現在我只想當自己人生的主人(至少我要把時間真正的留給自己),我偶爾還是會滑滑FB、IG,看看朋友與我追蹤的帳號,但我不再沈迷了。

這點,是我讀完《Rewire-神經可塑性》後最深刻的改變。

這也是促成我決心把寫文重心放在電子報與網誌的主因之一。

雖然這個決定根本是反社會潮流而行,但對我個人而言,我相信我會因此獲得比較健康的生活品質。

總之,歡迎大家訂閱我的《無墨週報》或是追蹤我的方格子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班牙譯鄉人 - 無墨報
33會員
73內容數
【關於無墨報】西班牙文是Letras sin tinta。在這個不用墨水也能發報的年代,我有些話想說、有些字想寫。
2024/11/24
最近開始追蹤Podcast《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結果導致想買、待讀書單又爆增許多。會拿起《母性》這本書,純粹是因為好奇「湊佳苗」這位日本媽媽作家。節目中主持人提到(密集聽了好幾集,忘了是那集聊到…lol),湊佳苗是名全職主婦,但她每天只睡5小時,而且固定花5小時寫作。她每天的行程是這樣的...
Thumbnail
2024/11/24
最近開始追蹤Podcast《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結果導致想買、待讀書單又爆增許多。會拿起《母性》這本書,純粹是因為好奇「湊佳苗」這位日本媽媽作家。節目中主持人提到(密集聽了好幾集,忘了是那集聊到…lol),湊佳苗是名全職主婦,但她每天只睡5小時,而且固定花5小時寫作。她每天的行程是這樣的...
Thumbnail
2024/06/22
我的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是2017年讀墨推出的木紋電子器,從那時我開始體會到電子書的種種優點。這台木紋機被我摔過數不清的次數(個人手特別滑),好幾次機子飛出去後還裂開,但它都安然無事,所以即便機子操作反應速度頗~~慢,我也還是沒想過要淘汰它,因為它是台灣在地設計的品牌呀(支持)!!直到去年生日時...
Thumbnail
2024/06/22
我的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是2017年讀墨推出的木紋電子器,從那時我開始體會到電子書的種種優點。這台木紋機被我摔過數不清的次數(個人手特別滑),好幾次機子飛出去後還裂開,但它都安然無事,所以即便機子操作反應速度頗~~慢,我也還是沒想過要淘汰它,因為它是台灣在地設計的品牌呀(支持)!!直到去年生日時...
Thumbnail
2024/03/20
因為最近的虐童事件,讓我想起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的作品《當我再次是個孩子》,之前就一直很想分享這本書,不過一頭團團轉在育兒、工作、家事與生活間,所以才一拖再拖。必須先說,不管是否為人父母,人人都可以讀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所有人,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還住著一個小小孩...
Thumbnail
2024/03/20
因為最近的虐童事件,讓我想起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的作品《當我再次是個孩子》,之前就一直很想分享這本書,不過一頭團團轉在育兒、工作、家事與生活間,所以才一拖再拖。必須先說,不管是否為人父母,人人都可以讀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所有人,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還住著一個小小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今年8月在台灣度過炙熱潮濕的暑假,因為注意力都放在帶小孩與家人、朋友作伴,滑手機的時間大幅減少。回馬德里後,又陷入人生思考階段、加上處理個人健康問題,讓我完全不想更新頁面。手邊拿起先前購入的《Rewire-神經可塑性》一書,讀完後腦子像是接受了一場洗禮,內心興起一股調整生活步調的動力...
Thumbnail
今年8月在台灣度過炙熱潮濕的暑假,因為注意力都放在帶小孩與家人、朋友作伴,滑手機的時間大幅減少。回馬德里後,又陷入人生思考階段、加上處理個人健康問題,讓我完全不想更新頁面。手邊拿起先前購入的《Rewire-神經可塑性》一書,讀完後腦子像是接受了一場洗禮,內心興起一股調整生活步調的動力...
Thumbnail
又是科學又是熵,這個概念太促咪我不能不看! 本書金句:人生的品質就是體驗的品質
Thumbnail
又是科學又是熵,這個概念太促咪我不能不看! 本書金句:人生的品質就是體驗的品質
Thumbnail
10月初回台灣後直接接著連假反而是件放鬆的事,這次秋季的旅行很好的充電和享受了一個人的走跳生活,也因此需要一小段時間來跟現實接軌。9月底出國前一天都還在處理學業和工作,因此是趟隨走隨排行程的旅行,也正是如此高機動性下的感官和精神力展開著的情況下,一回來就順間放鬆然後花了許多時間建立起生活作息(笑)。
Thumbnail
10月初回台灣後直接接著連假反而是件放鬆的事,這次秋季的旅行很好的充電和享受了一個人的走跳生活,也因此需要一小段時間來跟現實接軌。9月底出國前一天都還在處理學業和工作,因此是趟隨走隨排行程的旅行,也正是如此高機動性下的感官和精神力展開著的情況下,一回來就順間放鬆然後花了許多時間建立起生活作息(笑)。
Thumbnail
  最近受「自由」的精神狀態獲益頗多,讓我生活有種恬適之感。   誠如上篇所述,對「看書」這檔事已不是那麼認真,或者說「於合理的應用層面來看,不必那麼認真」,這幾日將之推廣到其他生活中的面向,例如看完《追風箏的孩子》後,我為了找回中文的語感,會特地再看一遍妙津的《日記》,以往都是不問心情進度扒食嚥
Thumbnail
  最近受「自由」的精神狀態獲益頗多,讓我生活有種恬適之感。   誠如上篇所述,對「看書」這檔事已不是那麼認真,或者說「於合理的應用層面來看,不必那麼認真」,這幾日將之推廣到其他生活中的面向,例如看完《追風箏的孩子》後,我為了找回中文的語感,會特地再看一遍妙津的《日記》,以往都是不問心情進度扒食嚥
Thumbnail
今天較早下班,出了公司後走在路上微風徐徐吹來,近期工作有點繁雜又瑣碎,決定到河濱騎車整理思緒,漆黑微亮的路上有人在跑步、溜狗、情侶散步,熱閙無比。 喜歡夜晚騎車原由是在前幾年遇到事業上低潮時的解壓方式,遇到低潮時我不太習慣跟別人訴說,一來是難以三言二語說清楚,我也不喜把負能量灌入朋友的思緒裡,朋友
Thumbnail
今天較早下班,出了公司後走在路上微風徐徐吹來,近期工作有點繁雜又瑣碎,決定到河濱騎車整理思緒,漆黑微亮的路上有人在跑步、溜狗、情侶散步,熱閙無比。 喜歡夜晚騎車原由是在前幾年遇到事業上低潮時的解壓方式,遇到低潮時我不太習慣跟別人訴說,一來是難以三言二語說清楚,我也不喜把負能量灌入朋友的思緒裡,朋友
Thumbnail
又過了大半年 來到了2023 12月的假期從澳洲回了台灣一趟 終於有時間和機會 好好沉澱下來讀書 對,讀書......
Thumbnail
又過了大半年 來到了2023 12月的假期從澳洲回了台灣一趟 終於有時間和機會 好好沉澱下來讀書 對,讀書......
Thumbnail
昨天下午我獨自坐在晶華酒店 16 樓的窗邊俯視公園與遠方蒸騰白雲,讀了一本書。 說書人去附近的按摩店,而我只想在窗邊讀一本書。
Thumbnail
昨天下午我獨自坐在晶華酒店 16 樓的窗邊俯視公園與遠方蒸騰白雲,讀了一本書。 說書人去附近的按摩店,而我只想在窗邊讀一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