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的族群研究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茶是全世界最多人飲用的飲料了。若從中國的唐朝算起,這個世界喝茶的歷史也有將近1500年。在這麼多年間,透過育種,茶樹也已經有非常多不同的品系。當然,也有特別受歡迎的品系。如台灣種得比較多的,大概就是青心烏龍、金萱、紅玉等品系,而在中國,則有「龍井43」。龍井43具有高抗寒、廣泛的種植適應性、早發芽、口感好、香氣十足等優點。


有鑑於此,研究團隊對「龍井43」進行了高品質定序。他們發現「龍井43」的基因體約為3.26Gb,有33,556個基因。基因體中約80.06%為重複序列,主要是LTR。


另外,分析也發現與疾病抗性、次級代謝與生長發育相關的基因都有擴張的現象。例如,UDP-葡萄糖苷基轉移酶(與兒茶素含量相關)和(-)-香葉烯D合酶(與萜烯代謝相關)等基因家族都有擴張。研究團隊也識別出74個可能經歷了正選擇的基因,涉及疾病抗性、耐寒性和高光照耐受性等。


接著,研究團隊使用「龍井43」做為參考基因組,對從全球收集來的139個茶樹樣本進行重測序分析。這139株茶樹有93個來自於中國,另外46個分別來自印度、斯里蘭卡、日本、台灣、非洲、南美洲、東南亞。另外,研究團隊還使用了山茶花(Camellia sasanqua Thunb.)作為外群。


他們發現,這139株茶樹可分為三群,分別是近緣種(CSR)、中國種(CSS)與阿薩姆種(CSA)這三群。其中近緣種與外群(山茶花)最近,另外這一群的雜合度顯著高於另外兩群,也意味著它們是更古老的群體。再者,近緣種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等地區,而這些地區也被認為是茶樹的原產地與多樣性中心。因此,研究團隊認為,近緣種應該是中國種與阿薩姆種的祖先。


進一步的分析發現,中國種裡面與萜烯代謝以及抗寒相關基因,都受到了較強的選擇。由於茶樹在中國多種植在東部與北部較寒冷地區,用來生產綠茶與烏龍茶,這些基因受到選擇壓力,也相當合理。


透過這些研究,研究團隊讓我們對茶樹的遺傳特性、演化歷史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茶樹的生物學特性。


所以,野生茶樹被歸類為近緣種,與中國種及阿薩姆種都不同!這是否也能解釋,為何古茶樹做的茶,喝起來這麼不一樣的原因呢?


參考文獻:


Wang, X., Feng, H., Chang, Y., Ma, C., Wang, L., Hao, X., Li, A., Cheng, H., Wang, L., Cui, P., Jin, J., Wang, X., Wei, K., Ai, C., Zhao, S., Wu, Z., Li, Y., Liu, B., Wang, G.-D., ... Yang, Y. (2020). Population sequencing enhances understanding of tea plant evolu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1), 4447.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8228-8


avatar-img
139會員
352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為了對抗外界的病菌,所有的植物都有防禦系統,茶樹(Camellia sinensis)當然也不例外。最近有研究團隊特別針對了茶樹的防禦系統做了詳細的討論。 這些防禦系統裡面,最有意思的大概要數茶樹的次級代謝物們了!
去年讀了很多本茶書,結果就是,我這個很少喝茶的人,竟然最後喝起茶來了! 接著,就是在今年跑了一趟茶、咖啡、酒的展覽,好好地逛了一趟茶展。 感想就是,古茶樹可說是各家茶行的「活招牌」!許多茶行都強調他們的茶來自中國的古茶樹,我試了一下,也真的不錯呢! 所以,古茶樹跟現代茶園裡的茶樹有什麼不同呢?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在裡面,有個關於當時茶葉生產的比喻: 當時,每年全球喝下將近8億6000萬公斤的茶。若以一杯茶160毫升(約453公克)計算,每年全球飲用超過3040億杯茶;這相當於一個直徑約2130公尺、深度約13公尺的巨大茶杯,則當時全世界最大的船「諾曼地號」漂浮在裡面就像這樣。
在維多利亞時代,有所謂的「鬍子杯」。 「鬍子杯」是做什麼的?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為了對抗外界的病菌,所有的植物都有防禦系統,茶樹(Camellia sinensis)當然也不例外。最近有研究團隊特別針對了茶樹的防禦系統做了詳細的討論。 這些防禦系統裡面,最有意思的大概要數茶樹的次級代謝物們了!
去年讀了很多本茶書,結果就是,我這個很少喝茶的人,竟然最後喝起茶來了! 接著,就是在今年跑了一趟茶、咖啡、酒的展覽,好好地逛了一趟茶展。 感想就是,古茶樹可說是各家茶行的「活招牌」!許多茶行都強調他們的茶來自中國的古茶樹,我試了一下,也真的不錯呢! 所以,古茶樹跟現代茶園裡的茶樹有什麼不同呢?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在裡面,有個關於當時茶葉生產的比喻: 當時,每年全球喝下將近8億6000萬公斤的茶。若以一杯茶160毫升(約453公克)計算,每年全球飲用超過3040億杯茶;這相當於一個直徑約2130公尺、深度約13公尺的巨大茶杯,則當時全世界最大的船「諾曼地號」漂浮在裡面就像這樣。
在維多利亞時代,有所謂的「鬍子杯」。 「鬍子杯」是做什麼的?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中國人以為全世界都喝綠茶,印度人認為地球只有紅茶,台灣人相信小綠葉蟬只有台灣有!雖是一方風土養一方人,但缺乏相關知識,會讓我們過於偏頗及忽視專業! 產業分析所建立起底層邏輯,從總體觀點了解世界茶葉供需狀況,是梳理茶產業最重要基本功!
Thumbnail
風靡世界精品茶館的莊園茶,很容易喝懂的!喝的是風土滋味,自有其系統!若對莊園紅酒&莊園咖啡有所理解與感受,那莊園茶會更容易入門!多喝多梳理,賞析一事,輕鬆愉快,成就感極高! 莊園茶風土滋味包括了品種,氣候,土地&工藝風格等,層層堆疊而出的綜合風味特徵,承載了茶產區的風土條件,呈現了氣候、土地與製茶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茶的健康益處,包括抗氧化、抗癌、提神醒腦、幫助消化和提升注意力等。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如兒茶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癌特性,與某些維他命相比更容易被身體吸收和利用。適量飲用茶和咖啡都有助於健康,但應注意避免飲用過熱和隔夜的茶。
Thumbnail
莊園咖啡,莊園紅酒,大家肯定常常聽到!那莊園茶呢?其實,耳熟能響的印度大吉嶺、阿薩姆、斯里蘭卡(錫蘭)、肯亞等全球知名紅茶產區,莊園茶制度早已行之上百年,而且貼近你我品飲生活!   莊園茶,源於十九世紀中期英屬殖民地,從亞洲印度、斯里蘭卡等,一路拓展至非洲肯亞等地。發展之初,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Thumbnail
茶葉採收下來,送到工廠,想要製作成茶葉,要經過一道道繁瑣的工序。雖然消費端喝的只是一口清茶,但說真的,要喝上這一口茶,得花上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那麼,茶葉的價值,就不是只是末端看到的。在正山堂,認識了以往不太熟悉的正山小種紅茶,一群人在八馬茶葉喝到傳說中的大紅袍武夷岩茶。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中國人以為全世界都喝綠茶,印度人認為地球只有紅茶,台灣人相信小綠葉蟬只有台灣有!雖是一方風土養一方人,但缺乏相關知識,會讓我們過於偏頗及忽視專業! 產業分析所建立起底層邏輯,從總體觀點了解世界茶葉供需狀況,是梳理茶產業最重要基本功!
Thumbnail
風靡世界精品茶館的莊園茶,很容易喝懂的!喝的是風土滋味,自有其系統!若對莊園紅酒&莊園咖啡有所理解與感受,那莊園茶會更容易入門!多喝多梳理,賞析一事,輕鬆愉快,成就感極高! 莊園茶風土滋味包括了品種,氣候,土地&工藝風格等,層層堆疊而出的綜合風味特徵,承載了茶產區的風土條件,呈現了氣候、土地與製茶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茶的健康益處,包括抗氧化、抗癌、提神醒腦、幫助消化和提升注意力等。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如兒茶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癌特性,與某些維他命相比更容易被身體吸收和利用。適量飲用茶和咖啡都有助於健康,但應注意避免飲用過熱和隔夜的茶。
Thumbnail
莊園咖啡,莊園紅酒,大家肯定常常聽到!那莊園茶呢?其實,耳熟能響的印度大吉嶺、阿薩姆、斯里蘭卡(錫蘭)、肯亞等全球知名紅茶產區,莊園茶制度早已行之上百年,而且貼近你我品飲生活!   莊園茶,源於十九世紀中期英屬殖民地,從亞洲印度、斯里蘭卡等,一路拓展至非洲肯亞等地。發展之初,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Thumbnail
茶葉採收下來,送到工廠,想要製作成茶葉,要經過一道道繁瑣的工序。雖然消費端喝的只是一口清茶,但說真的,要喝上這一口茶,得花上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那麼,茶葉的價值,就不是只是末端看到的。在正山堂,認識了以往不太熟悉的正山小種紅茶,一群人在八馬茶葉喝到傳說中的大紅袍武夷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