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月底進入營中服兵役,現在數來也有一個月有餘,每每坐在開離金六結營區的專車上,同袍們總會笑稱這是通往自由的列車,也讓我不禁思考究竟何謂「自由」。
不可否認的,自由一定是相對的,大學比國中國小自由、營外比軍中自由、民主國家比專制國家來得自由,其中的差別,是在於社會所給予個體的規範,無論是法律帶給人們的限制,抑或是道德的行為準則皆是如此。進步言,我認為自由是外在規範與內心慾望的矛盾程度的主觀感受,有點像佛洛伊德的「超我」和「本我」的概念,而「自我」能夠調節「不自由」的主觀感受,如果自我調節得當,那個體也就越能適應當前環境給予的一切限制。
若自由是相對的主觀感受,在甫進入營中的我們,受到大大小小的限制時,勢必感到不解與難受,相反的,假設個體之日常生活本就備受限制,進入到自由世界之際,想必也感到荒唐與不適。如此一想,那些曾經走過戒嚴時期的年長者,會懷念舊時光並認為現在社會混亂之極,這種現象似乎也說得通了。
剛剛提到自由是社會規範與內心慾望的矛盾程度,人作為群居動物,個體難以改變社會規範,但改變心中所想。倘若能達到一生無欲無求,自然能感到自在,或許也就能達到佛教所說「常樂我靜」的境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