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與碩士生在學術工作流管理上常見的重大錯誤: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 過度依賴結構化筆記,忽略靈感的探索

- 很多學生習慣像工程師設計系統一樣,把筆記整理得條理分明、架構清楚,過於追求秩序。然而,這種方式常常壓抑了靈感的自然湧現,讓原本可以激發新思維的好奇心無法充分發揮。許多創新點子往往來自於不經意的靈感,如果筆記系統無法容納這些隨機的念頭,容易錯失研究上的突破。


2. 不善處理隨手記錄的靈感,導致資訊孤立

- 學生常將隨筆寫下的想法視為不重要,或認為它們無法和其他筆記連結,因此這些靈感筆記變成無頭緒的片段,被拋在一旁。久而久之,這些散落的想法被遺忘,原本可能啟發新研究方向的點子也無法延續,造成筆記內容無法真正累積。


3. 未將洞察視為連結的核心,筆記缺乏自然成長的機制

- 筆記系統應該具備自我生長的能力,而不只是資料的堆積。許多學生在做筆記時,忽略了透過洞察來串聯不同的內容,讓筆記停留在單一紀錄的層次,無法啟動新的思維脈絡。其實,只要學會把洞察作為連結點,好奇心就能形成有機的脈絡,筆記也能自然發展,像盧曼的卡片盒系統一樣在累積中產生新的靈感。


你在碩博士生的筆記管理過程中,還有見過哪些常見的錯誤呢?

raw-image


avatar-img
53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學術研究的路上,選擇博士生的標準往往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一次與一位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的討論,讓我仔細思考了這個話題。當時我向他解釋了許多細節,但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答案就是: **「有自己意見,且有技術底氣的學生。」** 這樣的人並不多見,而我的觀察也顯示,只有同時具備這兩
在碩博士研究生涯中,我們經常仰賴書籍和論文來獲取知識,並透過反覆實踐來累積經驗。然而,伊藤羊一與尾原和啟在《努力革命 ラクをするから成果が出る! アフターGPTの成長術》一書中提出了有趣的論點:**智慧、經驗、甚至品味,其實都可以透過 GPT 這類 AI 工具來拷貝與累積。** 這樣的
對於數學或理論背景的碩博士生來說,學習編程往往是一項挑戰。特別是在閱讀原始碼時,我們習慣以數學的邏輯思考——從函數定義開始,再逐漸推演具體的應用。但日本作者西尾泰和在《エンジニアの知的生産術》中提出的閱讀原始碼順序,讓我重新思考了程式閱讀的策略。 他的框架讓我體會到,工程師思考的重點是
對於碩博士在學學生來說,如何取得高效的資訊來源是關鍵課題。大部分學生可能習慣以論文和書籍為主要學習工具,但忽略了新聞與網路的價值。其實,不同來源的資訊各自有其功能,如果能善加運用,可以全面提升研究效率和視野。 日本作家出口治明在《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中,點出新聞、網路、和
「人們代代相傳的預言與神話,就彷彿是透過無名創作者留下的時空膠囊,其中隱藏著句普遍性的「比喻」,測試著後人的概念解讀力。」 「“典範 Role Model” 指得是“某種任務角色的模範”,會想讓人從其行動與思維中學習,希望“變得像那個人一樣”。」 「“學習”源自於“模仿”,崇拜某個人,進
在Threads上分享的晨型人作息很受歡迎, 也有讀者詢問如何鍛鍊自己早睡早起, 我想第一步就是了解「睡眠週期」的概念。 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平均是1.5小時, 也就是說從你入睡開始算, 如果你是在1.5小時,3小時,4.5小時,6小時,7.5小時醒過來, 基本上
在學術研究的路上,選擇博士生的標準往往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一次與一位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的討論,讓我仔細思考了這個話題。當時我向他解釋了許多細節,但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答案就是: **「有自己意見,且有技術底氣的學生。」** 這樣的人並不多見,而我的觀察也顯示,只有同時具備這兩
在碩博士研究生涯中,我們經常仰賴書籍和論文來獲取知識,並透過反覆實踐來累積經驗。然而,伊藤羊一與尾原和啟在《努力革命 ラクをするから成果が出る! アフターGPTの成長術》一書中提出了有趣的論點:**智慧、經驗、甚至品味,其實都可以透過 GPT 這類 AI 工具來拷貝與累積。** 這樣的
對於數學或理論背景的碩博士生來說,學習編程往往是一項挑戰。特別是在閱讀原始碼時,我們習慣以數學的邏輯思考——從函數定義開始,再逐漸推演具體的應用。但日本作者西尾泰和在《エンジニアの知的生産術》中提出的閱讀原始碼順序,讓我重新思考了程式閱讀的策略。 他的框架讓我體會到,工程師思考的重點是
對於碩博士在學學生來說,如何取得高效的資訊來源是關鍵課題。大部分學生可能習慣以論文和書籍為主要學習工具,但忽略了新聞與網路的價值。其實,不同來源的資訊各自有其功能,如果能善加運用,可以全面提升研究效率和視野。 日本作家出口治明在《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中,點出新聞、網路、和
「人們代代相傳的預言與神話,就彷彿是透過無名創作者留下的時空膠囊,其中隱藏著句普遍性的「比喻」,測試著後人的概念解讀力。」 「“典範 Role Model” 指得是“某種任務角色的模範”,會想讓人從其行動與思維中學習,希望“變得像那個人一樣”。」 「“學習”源自於“模仿”,崇拜某個人,進
在Threads上分享的晨型人作息很受歡迎, 也有讀者詢問如何鍛鍊自己早睡早起, 我想第一步就是了解「睡眠週期」的概念。 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平均是1.5小時, 也就是說從你入睡開始算, 如果你是在1.5小時,3小時,4.5小時,6小時,7.5小時醒過來, 基本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1. 不持續重複練習: - 許多研究生往往在學習新技能或開始新項目時,因為初期的困難和挫折而放棄。然而,真正的成長來自於持續的重複練習。比如,寫讀書筆記這項技能,需要不斷地記錄和反思,才能逐漸提高。正如投籃一樣,開始時可能很多球都投不進,但隨著練習次數增加,逐漸掌握了投籃的技巧,成功率自然也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缺乏社會與研究社群影響力的描述: - 許多年輕的學生由於知識面窄,缺乏社會經驗,無法清楚描述研究主題在社會與研究社群中的影響力。他們常常只會聚焦於技術細節,忽略了研究的廣泛背景和重要性,導致導入環節不夠吸引人,也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興趣。 2. 忽視具體應用挑戰的闡述: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1. 設立過於模糊的目標: - 許多大學生在設定目標時,並沒有清晰具體的認識,這會導致後續行動缺乏方向。例如,一些學生可能只知道自己想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但並不明確自己想要達到的具體成果,結果在研究過程中迷失方向。 2. 制定過於僵化的計畫: - 制定計畫是重要的,但計畫過於詳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1. 以為自己能「選擇」業界或學界: - 其實,每天每個半小時怎麼使用,就已經做出選擇了。PhD的1825天,你完成的事情和掌握的技能,畢業時就已經決定了你「適合」去業界或學界。 2. 忽略「選擇」與「適合」的差異: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要去業界還是學界,但事實上,是業界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1. 不持續重複練習: - 許多研究生往往在學習新技能或開始新項目時,因為初期的困難和挫折而放棄。然而,真正的成長來自於持續的重複練習。比如,寫讀書筆記這項技能,需要不斷地記錄和反思,才能逐漸提高。正如投籃一樣,開始時可能很多球都投不進,但隨著練習次數增加,逐漸掌握了投籃的技巧,成功率自然也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缺乏社會與研究社群影響力的描述: - 許多年輕的學生由於知識面窄,缺乏社會經驗,無法清楚描述研究主題在社會與研究社群中的影響力。他們常常只會聚焦於技術細節,忽略了研究的廣泛背景和重要性,導致導入環節不夠吸引人,也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興趣。 2. 忽視具體應用挑戰的闡述: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1. 設立過於模糊的目標: - 許多大學生在設定目標時,並沒有清晰具體的認識,這會導致後續行動缺乏方向。例如,一些學生可能只知道自己想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但並不明確自己想要達到的具體成果,結果在研究過程中迷失方向。 2. 制定過於僵化的計畫: - 制定計畫是重要的,但計畫過於詳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1. 以為自己能「選擇」業界或學界: - 其實,每天每個半小時怎麼使用,就已經做出選擇了。PhD的1825天,你完成的事情和掌握的技能,畢業時就已經決定了你「適合」去業界或學界。 2. 忽略「選擇」與「適合」的差異: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要去業界還是學界,但事實上,是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