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澳洲唸書的那段期間,生活節奏忙碌,壓力大,加上異國美食的誘惑,體重也悄悄地一路上升,最後一次稱體重竟然超過了90公斤,至於胖到多少公斤,我其實不知道,也不敢再量了。那是一段既充實又矛盾的時間,一方面全力以赴準備論文,卻在身體上忽略了健康。終於,在把論文交出去的那一刻,我心中有種解脫的輕鬆,也深深感受到必須開始改變自己的人生。那一瞬間,我下定決心要減肥,不僅為了體態,更是為了找回健康與自信,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台灣唸書的時候,那會兒的我體重穩定在56到58公斤之間,從沒超過60公斤。當時還是田徑隊的一員,專攻200米和400米,體格練得結實,體脂率大約只有10%左右(感覺像在賣瓜,而且是年輕時候的瓜)。所以當減肥的念頭一湧現,「跑步」自然成了我的首選。可是,當我開始跑出第一步的時候,才深刻感受到這並不是當年所熟悉的那種輕盈跑步感。
那雙穿上跑鞋的腳顯得沉重,每一步都像在提醒著我體重的改變,速度比記憶中慢了很多,耐力也大不如前。原以為跑步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卻發現身體並沒有像過去那樣迅速回應。面對鏡子裡的自己,那些過去的成就彷彿成了遙遠的記憶,失落感一點一滴地湧上心頭。這種落差讓我感到無力,既失望又不甘心,但也在心底下定了決心:我一定要走出這段艱難的過程,即使要從頭再來。
如今,我的體重已經回到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的數字,大約是58~60公斤左右。至於我怎麼做到的呢?在這個過程中也曾復胖過(65 回到 75 公斤),如今58~60公斤的體重已經維持了一年多。不要問我怎麼做到的,如果說很簡單,大家也不會相信!說穿了就只是一個簡單的公式:「運動+低碳水+間歇性斷食+營養要夠+吃的乾淨一點」。但這只是我個人的減肥經驗而已。
減肥或減重的過程,本質上來說,就像是一場「n = 1」的個人實驗。這並不是適用於所有人的普遍方案,因為每個人在減重的目標、動機、體質、生活習慣、心理因素甚至基因組成都有所不同。隨著生活方式和個人步調的多樣化,減肥的策略也需要高度的個性化,並隨著生活環境、壓力、社交需求等因素進行調整。
減重的目標因人而異。有些人追求的是健康,例如有慢性病風險的人,可能因為醫生的建議開始控制體重,以降低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這類人來說,減重的重點在於健康的改善,他們重視的是科學且可持續的方式,如穩定的運動、均衡飲食和規律的作息,從而提升整體的生活品質。而另一方面,有些人則為了美觀的體態,可能希望減少脂肪、增強肌肉線條,讓自己在鏡頭或社交場合更有自信。這些人可能會選擇更專注於塑形的訓練計劃,以及搭配針對性的飲食控制。
其次,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步調不同,減肥的策略也會因此而變得多元。有些人日常工作繁忙,尤其是需要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運動的時間有限,這類人通常更傾向於選擇能融入工作日程的小步驟,例如每日步數挑戰、站立辦公或選擇樓梯代替電梯的方式。對他們來說,將減重融入日常活動中而非額外花費大量時間,會更可行。此外,也有一些生活較為靈活的人,可能有更多時間來專注於健身計劃,如定期的重訓課程、瑜伽課或戶外活動,他們的目標通常更高,例如想達到某種體態或具備更強的體能。
甚至在飲食上,每個人也會根據自己的生活步調來選擇不同的飲食策略。有些人習慣三餐定時、份量控制,有些人可能偏好間歇性斷食,以適應自己的工作安排和生活習慣。更甚者,有些人可能因為工作需要大量社交,難以避免聚餐、應酬,這時他們在減重的策略上需要更加靈活,例如在聚餐前後控制攝入量,或在餐食選擇上做出更健康的決定。
另外,心理需求和社交壓力也是減重旅程中的重要因素。有些人需要家庭支持,有些人則偏向和朋友一同減重增加動力。不少人可能在過程中受到來自家庭、朋友甚至職場的壓力,因此,找到適合自己步調的減重方式和心理調適策略,能幫助他們更持續地進行下去。
減肥減重並非一條單一的路徑,而更像是一段個性化的探索旅程。我們要學會理解自己生活中的限制與需求,找到一條既能符合個人生活步調又能長期維持的路徑。因此,減重過程中的關鍵不僅僅是追求快速成效,而是以開放的心態去探索自己,接受每個階段的進展或停滯,並持續調整,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方案。
減肥其實就是一場「n = 1」的個人實驗,我已經找到我的減肥公式,如果你也是在減肥的路上,最重要的是,你要能夠找到你能夠放入你生活的減肥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