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哪種性別,從社會上到家族中,多多少少都會有隱形的「應該」做得事和既定印象,並且把這種「應該」強加在他人身上,當達不到的時候會被責備或更要求,有些人會因此認為是自己的錯,無法達到家族甚至社會的期待,放大感受進而感到罪惡感和失去自我理解。
人生短暫,沒有人可以或能夠為另外一個人的人生負責,每個人都是獨一而無二的,不應該任意被槊型,以書中所提的舉例,女生就應該結婚、應該要生孩子、應該要凡事為家庭著想。而男生就應該一肩扛起整個家庭、應該要有一番事業、應該要傳宗接代,或許這些話沒有出現時,大家是這麼做的沒錯,可有時卻把這些話甚至變成一個生活中的枷鎖,如以下這些話:
「女孩子能省就省,不然妳未來怎麼打理家庭?」
「你是男人,所以一定要先成家後立業才可以。」
「妳這脾氣這樣子,以後嫁去婆家看妳怎麼辦!」
「你身為兒子,你如果不傳宗接代你就是不孝!」
如果順其自然,或許這些事情會很自然的去執行,當然也不排除每個人有不一樣的人生規劃,但是一旦跟「你應該」三字扯上關係,似乎這事就非執行不可,但帶著這樣的想法去執行真的會是心甘情願的嗎?真的會感到快樂嗎?不僅讓人反思。
有些「你應該」是大家或社會上的既定印象,但也不代表這樣的想法就必須根深蒂固,相對的聽從自己內心才是最重要的,有人的夢想是希望結婚生小孩組成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但有人覺得自己一人也過得很好,可以多跟家人相處或跟朋友一塊,不管是哪一種選擇,重點是生活過好,內心開心自在,或許有天你會改變想法,但改變的原因都絕不是因為「你應該」而是「我想這樣做」、「我希望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