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拋棄」對人類而言,是巨大的危險和威脅。而能做到自我成長的轉化,我們的內心需要有足夠支撐的力量和資源,來幫助我們個體朝向健康、完整自我的方向,成為不完美卻獨特的自己。 這一份力量,來自習得的安全感,知道如何安撫、調節內在的衝擊、不定和各種情緒歷程,讓個人內在具有良好功能和運作方式,更有夠好的信心及希望感,成為自己最安穩的依靠。 《習得安全感》 From 蘇絢慧分享空間。
感謝優質分享,我也想回饋一下經歷。
如果從幼兒時期,就已經擁有目標或使命,那其實需要「習得安全感」的人,就會是對方,也只有這樣,對方才會學會正確的給予,用行動來保護,而非認為提供保護是一種被掠奪。 這怎麼說? 呵護幼小不是天性嗎? 為什麼自然產生的護幼,還會有著供需關係?
答案就在責任與義務裡,一旦應該怎麼做而沒有做到時,例如在應該餵食的時間忘記給小孩吃正餐,連續三餐,而小孩居然淡定的不吵不鬧時,此時所謂的「習得安全感」,就會化作正道的力量,激發出人內心的正義,讓對方身上喚醒與生俱來的護幼本能,繼而能從給予中獲得安全感,才是「習得安全感」的正確姿態。
話說回來,將父母或是長輩稱為對方,其實是很沒有禮貌的行為與思想,人類彼此之間應該讓恩情來流淌,但只要精神上足夠獨立,只為向目標前行,完成使命,就會自然先掌握客觀,再回來看到各種主觀時,能完美與外在融為一體的絕世獨立,就會成為能力。 但要注意! 這並非是說要經由耐餓或各種忍耐,來展現能耐,而是應該怎麼做有著最基本的下限,當人類因為窮而導致各種匱乏時,忽略本能的護幼來確保自己生存,就會成為常態,於是護幼才需要被喚醒。
至此就已經回答以上的所有問題,人類是不應該早熟得令人心疼,換句話說,並不成熟的成人,總是會導致現實產生疼痛。
如果把「需要習得安全感」的根源,全部歸咎給資源的欠缺,或物質的匱乏,從應該學會給予安全感的父母,變成幼兒的對象轉換間,經由此現象的邏輯便可以清楚得發現,人類是否以自身為榮,會關係到包含繁殖、養育、照顧等等的所有一切。 如果人類是光榮的存在,那麼許多美好的本能,就不會因為物質匱乏而陷入沉睡,還要嬰幼兒來喚醒。 雖然把人類個體的欠缺推托給整體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但人所建構出來的社會究竟是否能呼應每個人心中的榮耀,非常重要,否則,終將不符合「社會是想像力的共同體」的基本定義。
於是我們最終發現,安全感的給予不用刻意習得,甚至還要淪為強迫幼兒去習得的下限突破,而是我們的想像力是否能容下所有人的想像,並共存共榮。 如果答案是不能,又不允許擁有目標與使命的嬰幼兒存在,那麼我們真的是以人類為榮嗎? 如果我們不能以自己為榮,那麼我們又怎麼稱呼自己為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