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與青少年溝通之筆記

回顧過往我和小蓋的親子關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想說什麼可以直接說,母子之間的感情也很緊密。但隨著他進入青春期,我發現不再適合這樣的方式,策略要跟著調整。有時想要說什麼事,或只是表達對一件事的觀點時,都要先想一下要如何說。青春期是自尊心極強的一個時期,有時只是一個問題,或是不同的用字遣詞,都有可能讓這時期的孩子解讀成挑釁的訊號。

整理自己的筆記,提醒自己~


  1. 先想好談話的內容,簡單㧪要

孩子們選擇性的沒時間或沒聽到,媽媽們或多或少都有經驗,在叫小孩收拾東西或催促寫功課時,小孩時常會充耳不聞沒反應。一但聽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時,又恢復過來聽得到了。但想想,其實大人也一樣,我們對於不想做、沒興趣的事,不也會用沒時間來推託嗎?青少年的小蓋,耐不住媽媽講同樣的事超過三次,再講就會被嫌囉嗦了!先想好想跟孩子講的重點,簡單明確。忍不住想再次提醒時,肢體動作表示一下就好。學習給彼此一點時間消化和尊重,也包括生氣的時候。當你對孩子生氣的時候,設定好父母說話的停損點,簡單清楚告訴他事件讓你生氣的理由為何。先給彼此一點時間梳理情緒。我也曾經很氣他,當下情緒忍不住炸裂,一連串的言語教化。但我現在也一次又一次在學習提醒自己,簡單清楚表達事件原因為何引起不悅的地方,適度表達一些情緒感受就好,說太多的話,對青少年反而造成反效果,會覺得父母在情緒勒索,著重在事件本質就好。等孩子想談或有什麼其他你不知道的原因時,整理好情緒時,彼此再進一步溝通。孩子也才能學習自省能力去思索。


  1. 打鐵趁熱

青春時期的孩子,不再這麼願意透露所有他身邊的人事物。但如果當他願意分享他周遭發生的事,一定要記得暫停手邊的事聽他分享,才有機會進而投其所好延伸或切入其他話題。利用孩子有興趣的話題,再加入你想傳達的教養觀念。原本家常便飯的聊天,突然變成能免則免時,除了青春期孩子的身心變化,也有可能代表開始不耐煩或害怕被罵,所以不再愛跟爸媽說話。這個階段的孩子,即便談話,也已經開始懂得選擇性跟爸媽分享事情。

有時在飯桌上心情好的哥哥,會分享哪幾位同學隱瞞父母半夜爬起來或是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做的行為,孩子雖知道同學的行為是不恰當,但同時也代表著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吸收其他可模仿的模式。利用孩子願意分享的時機,再強化你想傳遞的訊息,孩子會比較願意接受,聽進心裡。花點心思經營聊天的習慣。留心感受觀察孩子的變化,不然真有可能變成熟悉的陌生人。


  1. 培養共同的興趣

兒時的小蓋,的確跟媽媽關係最親密,雖然長期的緊密親子關係累積起來的愛的存款,對青春期的孩子仍有發揮它的作用。但隨著進入青春期,媽媽也要跟著學習調整相處模式。現在的小蓋,轉而變成和爸爸的關係密切多一些。他生活中有什麼壓力或心裡話,較願意主動尋求爸爸的意見。一方面是他們父子有共同的興趣,放假時一起打籃球、一起看球賽,時而打鬧時,會冒出男生常用的語言產生共鳴,媽媽適度忽略一下無妨。這些都大大提升親子關係,讓孩子懂你了解他的世界。我也特別刻意開始注意年輕孩子喜歡聽什麼音樂~免得被說我不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