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品牌依戀:消費者對品牌的狂熱支持

iPhone鐵粉與Apple品牌有強烈的情感連結,並願支付高價,要怎麼解釋這種狂熱的支持呢?品牌依戀的解釋

有很多鐵粉,對於品牌極度支持,把自己與品牌高度連結,願付出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也常幫品牌說好話,對於品牌產生高度的品牌承諾。怎麼樣形容這種鐵粉呢?心理學本來有一個理論:依附理論(依戀理論),可用於解釋親子之間的依附,行銷學者從心理學借用此理論,來形容這種鐵粉現象。鐵粉對於品牌的強烈情感連結,就好像小孩對於家長的依附一樣。

依附理論(依戀理論)

依附理論是個發展心理學理論,主要討論的幼兒會依附熟悉的人(父母親或照護者),如果父母親或照護者離開,可能會產生分離焦慮。而不同依附風格的幼兒,對於父母親或照護者的離開與歸來,或者前往陌生環境,產生的應對方式各有不同。典型的依附風格包括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與各種不安全依附(insecure attachment,焦慮依附)。

典型的安全依附,是指當父母親離開時,幼兒會哭,父母親回來時,會尋求安撫。這是最為典型的狀態。在幼兒園,新學期開學時,幼兒的分離哭鬧,就是依附行為的最典型寫照。

但是,除了典型的安全依附以外,還有各種不安全依附,在不同研究有不同的歸類,這些不安全依附在討論的是部分幼兒會展現出來的特別依附行為,包括在父母親或照護者離開時,不會哭。但回來時,也不會展現出歡迎。或者在父母親或照護者回來之後,反而會出現憤怒。

成年後的行為是否會受幼兒時期依附行為的影響

依附理論(依戀理論)討論的重點之一,是幼兒時期依附行為是否會影響成年後的行為?這點有很多討論,但並無共識。

成人依附(成人依戀):

戀愛關係中的依附行為(依戀行為),是否會受到幼兒時期的依附行為所影響?這也是討論的重點。

支持者認為,幼兒時期所經歷的依附關係,會直接影響到長大後的伴侶戀愛依附行為。

但反對者會認為,這有些牽強。幼兒時期的行為,對於成年後的行為到底有多大的影響,這點值得商榷。

無論幼兒的依附行為是否會影響到成年的依附行為,成年的依附行為確實存在,而且一樣可以區分為不同的依附類型。包括安全依附與不安全依附。依附的分類方式,可以直接使用幼兒依附,也可以另外發展。

成年依附主要討論戀人間的依附,但並不以此為限。也可以討論與其他人的依附。但伴侶間的依附,確實為依附的最重要重點。

品牌依戀

品牌依戀是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強烈正向情感連結,將品牌視為其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消費者會因為品牌依戀而產生品牌承諾、擴散正面口碑、願意支付較高價格。

品牌依戀會幫助廠商提高獲利,以及增加品牌權益。因此,行銷工作者會希望能夠與消費者建立良好的品牌連結。

依戀還是依附?這只是翻譯的差別

無論依戀還是依附,對應的英文都是attachment,寄送email時,附件的英文就是attachment。因此,中文翻譯成依附,是很合理也很傳神的。嬰幼兒對於母親的依附,中文文字裡面有附屬、依賴的感覺,文字很有感覺。

可是,翻譯為依戀,也沒有不可。親子依附,討論的是小孩對於主要照護者的情感連結。既然是情感連結,翻譯成親子依戀,也沒有太大問題。成人依附的主要內容是討論對於親密伴侶的依附,如果翻譯為依附,並無不可,但無法傳神的解釋成人依附討論到的親密關係。因此,如果討論到的是一般性的成人依附,可翻譯為成人依附,但如果專指親密伴侶的依附,有些時候又喜歡翻譯為成人依戀,以將戀愛的感覺翻譯到文字裡面。

所以,依附就是依戀,就只是翻譯問題,是沒有實質差別的。親子依附就是親子依戀。品牌依附就是品牌依戀。成人依附就是成人依戀。

品牌依戀與依附理論是相同的一件事嗎?

依附理論是發展心理學的重要理論,討論到嬰幼兒的發展。而成人依附理論,主要討論的是對於戀人與親密伴侶間的依附,是心理學及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理論。不容諱言的,討論親子依附的依附理論,與討論伴侶依戀的成人依附,是品牌依戀的重要概念來源,因為依附理論與成人依附理論的啟發,才有了品牌依戀這樣的觀念。

很多人只是借用依戀這個觀念,但並沒有借用理論內容

因為有了這樣的淵源,有些品牌依戀的研究,遵循依附理論的理論內容,來討論品牌依戀。但是,更多行銷工作者,只是借用依戀這個名詞,而非借用依附理論的全部內容,來討論品牌依戀,此時的品牌依戀,是更為普通的依戀觀念,與親子依附、伴侶依戀並不全然相同。

品牌依戀有四類的討論重點

  • 討論品牌連接到消費者的自我意識和對於物品的佔有感,將物品視為一種自我延伸感。
  • 討論消費者與品牌間的自動連結。
  • 討論品牌和消費者知覺自我的連結強度。
  • 主張對物體的依戀程度取決於人與物體的互動。

影響品牌依戀的因素

品牌依戀是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強烈正向情感連結,既然是強烈正向情感連結,就會受到品牌態度、品牌滿意度、品牌熱情、品牌信任的影響。

而品牌承諾和品牌忠誠度,應該也與品牌依戀密切相關,只是誰是因、誰是果,還需要釐清。如果說品牌依戀高,品牌忠誠度也高,似乎很合理。但反過來說,品牌忠誠愈高,將會導致高度品牌依戀,似乎也很合理。

品牌依戀對於消費行為的影響

很合理的推測,高品牌依戀的消費者,會有較高的購買意願、會幫助品牌進行宣傳、產生正面口碑、較高的品牌社群參與、願意支付較高價格、以及在品牌有失當行為時願意原諒品牌。

也就是說,如果能建立消費者的品牌依戀,對於業績將會有正面幫助,高品牌依戀的消費者,不但會購買商品、會幫忙公司宣傳、會參與品牌社群活動,而且當品牌漲價時,這些高品牌依戀的消費者,比較願意購買,當品牌犯錯時也比較願意原諒。

與品牌依戀接近的概念:品牌愛戀

品牌愛戀(brand love)指顧客愛上品牌,並與品牌建立並維持情感連結。品牌愛戀與品牌依戀雖有相近之處,但也有差異之處。

最簡單的譬喻,是戀人們會產生愛戀,但依戀則是更深的情感連結。因此,love與attachment並不相同。

與品牌依戀高度連結的概念:強迫性購買、成癮

強迫性購買是指人們無法控制的進行重複性購買行為,是一種有問題的消費行為。如果消費者對特定品牌,產生這種無法控制的重複性購買行為,這種重複購買會使得消費者對於品牌產生依戀。

品牌成癮比品牌強迫性購買還嚴重,是指對該品牌已產生超乎尋常的嗜好與習慣,並已產生不良後果,難以自我控制。

品牌成癮與品牌強迫性購買,均與品牌依戀有高度的連結,但並非相同的概念。

對於網紅的依戀

既然可以對於伴侶依戀,也可以對品牌依戀,那麼,這觀念可以延伸到網紅依戀嗎?當然也是可以。確實也有人討論到網紅依戀。

對網紅依戀,網紅犯錯時,就比較容易原諒嗎?

在品牌依戀研究發現,高品牌依戀的消費者,在品牌有失當行為時,願意原諒品牌。因此,很合理的推測,對於網紅高依戀的粉絲,對於網紅有失當行為時,更願意原諒網紅。

延伸閱讀

Shimul, A. S. (2022). Brand attachment: a 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29(4), 400-419.

Farivar, S., Wang, F., & Turel, O. (2022). Followers' problematic engagement with influencers on social media: An attachment theory perspectiv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33, 107288.

Sánchez-Fernández, R., & Jiménez-Castillo, D. (2021). How 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affect behavioural intentions towards recommended brands: the role of emotional attachment and information value.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37(11-12), 1123-1147.

作者

汪志堅,臺北大學特聘教授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rof-wang/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目前為台北大學教授(2020起獲得終身特聘教授榮譽)、台灣行銷研究學會理事長、台灣管理學會秘書長。汪志堅老師曾擔任大葉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曾任台北大學資管所所長、曾任台北大學商學院電子商務中心主任。曾發表百餘篇學術論文,研究方向為產業分析、AI產業應用、網路行為、網路行銷、網路消費行為、網路心理學等。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