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看了武志紅心理師的《自我的誕生》這本書之後,便深深地被作者的獨到的眼光與文字所吸引,於是上網查了他的另一本書《深度關係》,副標題下的非常有韻味,內容則是不意外的溫柔又犀利。作者不避諱直戳人的內心,剖析不同情感與狀態背後的意義。
記得小時候,總聽到大人稱讚某某孩子乖巧又懂事。乖巧的孩子默默接受稱讚,不乖巧的則會被責罵,被要求像那些乖巧不惹事的孩子一樣。
為了什麼?僅僅是為了讓大人省心,少點麻煩事。
但說真的,懂事、乖巧,對孩子來說真的好嗎?
記得之前阿滴訪談蔡康永的那期YT,掀起了很多人對於「乖」這個字的深入討論,在英文中其實並沒有一個對應的詞彙能夠描述「乖」,而最貼近此意的竟然是Obedient,也就是順從的意思。
華人社會,或者更精確的說「華人父母」,世代傳遞著一種價值觀─「父母、長輩、權威說的,永遠是對的,永遠不能質疑」
以至於當孩子長大成為父母,成了說了算的那一方,便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孩子,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扼殺了孩子的生命力與好奇心。
在年幼的時期,若是期待孩子過早的成熟與社會化,是剝奪了孩子玩耍與快樂的權力,如果孩子來到世上,體會不到探索世界的喜悅、感受不到對周遭環境自發性的好奇心,而是充滿了責任與壓力,又怎麼會有足夠的心理燃料面對往後的人生呢?如果父母過早的把成年人的擔子壓在孩子身上,孩子會像受到外力影響而迅速抽高的幼苗,內心是中空的,長大成人以後,若是碰到挫折,容易攔腰折斷,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修復,因為心靈的底子沒有被足夠的滋養,沒有接受足夠的營養滋潤、沒有給予時間成長,孩子沒辦法健康的茁壯。
如果你的孩子比其他同齡人都要懂事、安靜的多,請父母回顧一下自身,是否處在一個相對不穩定的狀態、或壓力比較大的時期?
孩子為了生存,其實是非常敏感的,他們必須敏銳於大人的情緒和感受,才能夠趨吉避凶的活下來,所以當孩子有些變化,比如說:情緒起伏較大、比較愛生氣,其實反而是一件好事,代表他在呼救,在表達一些他已經無法承受的事情,而父母能做的,便是觀察與陪伴,引導他們找出壓力源或是他們想表達的感受。
而一個過度安靜與乖巧的孩子,雖然乍看很省心,其實非常讓人心疼。
會產生這樣的孩子有幾種可能,一種是心理能力非常好,才會選擇不吵鬧,而是吸收旁邊的壓力試圖消化,另一種則是曾經無數次表達自我,卻被大人忽略和打壓,最後選擇了阻力最小的生存方式─放棄自我、順從他人。不論是哪一種,長期下來,對這個孩子都會有不利的影響,因為心理的壓力與感受,如果沒有成熟的大人幫忙承接與疏通,孩子會默默的情緒超載,接著進入絕望與麻木。外顯出來,就是乖巧與懂事的樣子。
所以父母的敏銳度真的非常重要。
乖巧與安靜,不代表孩子沒有話想說,即使孩子話比較少,也請父母多多鼓勵他們表達自己,花時間有耐心的與他們對話,陪伴他們做喜歡的事情。
請好好的花時間了解、認識自己的孩子。
回到標題提到的:懂事,可能來自於深度無助。
希望這篇文章能提醒父母們,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來認識,而非自我意志的延伸。
父母們作為多活了二三十年的成年人,理當比孩子更懂得去觀察他們需要什麼。
如果不太知道從哪裡起手,這裡提供兩個值得參考的問題:
你的孩子有活力嗎?他的活力在哪裡展現最多呢?
你的孩子可以很自在的提出要求嗎?
其實,這兩個問題也可以問問成年人的自己,它們代表了自我意識與生命力,某部分也和之前提過的「攻擊性」有關,生命力必然夾帶著一些攻擊性,這是為了生存而自然產生的,當我們削弱自己的攻擊性及生命力時,也會習慣於削弱孩子的生命力。
你的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與你不同的個性氣質、不同的天賦、不同的成長背景,即使尚未成熟、心靈稚嫩、不懂社會的遊戲規則,但仍然值得被看見,希望父母們在教導他們各種規則的過程中,不要扼殺他們發出的動力與感受,那是他們生命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