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請問一下,公司賺錢要繳營所稅,這我ok,為什麼公司虧錢卻不能抵稅呢?我就問,公司賺錢給你課稅,公司虧錢你當沒事,這樣對嗎?
身為老闆的你,是不是也有一樣的疑問呢?別擔心,你不是特例,因為這個問題應該可以榮獲老闆最常詢問的十大熱門問題,不如就趁今天一次把他搞懂吧!
看完本文,你將會了解:
那我們就開始吧!
每年五月份公司都需要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所稅),而公司去年的虧損,真的不能拿來抵扣今年的獲利嗎?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違反我們一般的認知,怎麼說呢?
因為我們討論的是營所稅的盈虧互抵,公司在不同年度的虧損與獲利,是否可以抵銷掉?而所得稅的制度,是基於國家財政的需要而劃分為年度,所以政府機關會以年度為單位編列預算以及編制決算報告,當然,公司財務報表及各種表冊也都是以年度為單位,課稅基礎也一樣是以年度為單位。
通常看到這邊老闆們就要跳腳了,因為企業經營不見得會以年度做清楚的劃分,原因很簡單,商業週期哪有這麼剛好都是一年?但基於法令的規定,我們也只能將營業期間劃分為年度,以大部分歷年制的企業來說,會計年度就是每年的1/1-12/31。
當然,某些性質比較特殊的行業,也可以向國稅局申請變更會計年度的起訖月份,但這畢竟是少數,所以我們就不贅述。
由於劃分會計年度之後,就會造成明明是連續進行中的營運狀況,硬生生的被切成一年、一年的,偏離了企業真實的營運狀況。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例如A公司預計以兩年的時間,獲利500萬,結果第一年虧300萬,第二年賺800萬,兩年合計賺500萬,確實也符合當初預期的。
但是切割成會計年度之後,第一年的財務報表顯示的就是虧損300萬,大家猜猜看,如果將這份虧損300萬的報表,呈報給董事會及股東會,會有什麼下場?可能免不了又是一場唇槍舌戰,顯然這不是A公司所預期的,也不是A公司希望看到的結果,因為A公司的規劃是以兩年為基礎,而不是一年。因此,無論企業規劃的商業計畫是以幾年為基礎,都會被會計年度硬生生的切割為一年一年的。
有沒有覺得這個例子似曾相似,其實這個例子恰好就是很多新創公司的實際狀況,通常第一年會虧很多,第二年、甚至是第三年才開始賺錢,因為一開始投入大量的資金及各種資源,再加上業務的拓展本來就需要時間,所以第二、第三年慢慢漸入佳境,是很正常的。
話說回來,會計年度對於企業的稅務有什麼影響嗎?
會計年度對於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所稅)會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申報營所稅時,是以會計年度為申報的期間,例如113年度營所稅申報的所得期間是113/1/1-113/12/31。原則上,公司只要當年度虧損,就不用繳納營所稅,而只要當年度課稅所得額超過12萬,就需要繳納營所稅,賺越多繳越多。
虧損不用繳稅是應該的,非常合理,但問題來了,虧損的金額是否可以保留到未來抵稅呢?例如上面舉的例子,第一年虧300萬,第二年賺800萬,公司可以把第一年虧的300萬拿來抵第二年賺的800萬?如果可以抵稅的話,就只剩下賺500萬了,可以讓公司少繳很多稅。如果不能抵稅的話,虧損300萬不就等於白虧了嗎?
很不幸的,答案是:不行!
因為這是所得稅法明文規定的。因此就算你去年虧損1,000萬,也不能拿去年的虧損來抵今年度的獲利。其實這個規定讓很多老闆炸鍋,因為不太合理。公司賺錢的時候你課我的稅,公司虧錢的時候卻不能讓我抵稅,未免太不公平了吧!
猜猜看,虧損不能扣抵的規定,對什麼類型的公司影響最大呢?我們不妨想想看,什麼樣的公司虧錢年度與賺錢年度的金額會落差非常大的。
比方說剛剛提到的新創企業,往往第一年砸大錢做裝潢、買設備,光是提列這些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金額就很高了,更不用說還有開辦費及各種支出,因此第一年帳面上虧損金額很高,結果這些虧損竟然不能在未來年度抵稅,對於資源本來就比較匱乏的新創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另外,也對研發公司產生巨大的影響,研發公司往往在前幾年投入大量的經費研發,等到研發成果可以獲利時,都不知道是幾年後的事情了,而且一旦獲利,金額通常都很可觀,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如果研發公司前面年度的虧損無法在未來獲利的年度抵稅,那就真的太離譜了!
這種虧損不能抵稅的規定確實很不公平,但是先別急著炸鍋,因為還是有解套的方法!
原則上,營所稅申報不能將以往年度虧損與後續年度獲利互相抵銷的,這種申報方式叫做:普通申報。但是有原則就有例外,例外情況是可以盈虧互抵的喔!以下我們快速談一下適用盈虧互抵的條件。
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例如第一個條件,如果你是行號就不能盈虧互抵,必須公司組織才能盈虧互抵。順帶一提,「有限合夥」也可以適用盈虧互抵,但有限合夥跟一般的合夥行號是不一樣的。
第三個條件,講白話就是虧損年度與賺錢年度都要做稅務簽證,就是一般常聽到的稅簽。
另外,可以盈虧互抵的情況除了簽證申報之外,還有使用「藍色申報書」。藍色申報是營所稅申報方式當中的一種,但因為使用藍色申報的企業真的是太少了,以112年營所稅結算申報的比例來說,採用藍色申報的企業只佔了0.01%,所以我們就不贅述了。
回到正題,實務上來說,稅務簽證能不能做,最重要的考量點是:
公司的帳要經得起查
因為稅務簽證的概念,類似會計師代替國稅局查公司的帳,看公司做的帳有沒有符合稅法的規定,如果符合是最好,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再進一步釐清實際的狀況,看是要對帳務做調整,還是依稅法的規定做帳外調整。所以這整個流程來說,公司的帳要經得起查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條件。
具體來說,委託會計師做稅務簽證適用盈虧互抵,到底怎麼抵呢?可以將以往年度的虧損與後續年度的淨利互抵。以上面的例子來說,第一年虧的300萬可以拿來抵第二年賺的800萬,因此抵銷之後剩下500萬的淨利需要繳稅。
需要注意的是,盈虧互抵的期間是10年,例如112年的虧損必須在122年以前抵完,如果超過10年虧損還沒抵完的話就不能再抵了,就等於是浪費掉了。
現在我們釐清了普通申報與簽證申報最大的差別。營所稅普通申報比較吃虧的地方,在於就算你去年虧損1,000萬,也不能拿去年的虧損來抵今年度的獲利。而簽證申報的好處就在於可以十年內盈虧互抵,可以少繳很多營所稅。
那簽證申報的缺點呢?當然就是要付會計師公費囉。
以上我們談的稅務簽證,都是針對盈虧互抵的情況,為了減輕公司的稅負所做的討論。除此之外,其實有一些情況是法規要求必須做稅務簽證的,沒有在讓你選要不要的。
以營利事業來說,有五種情況是法規要求簽證申報的,當中對中小企業來說最常見的是第五種:
全年總收入1億以上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想問:如果企業的總收入1億以上,卻沒有委託會計師做稅務簽證的話,會怎麼樣嗎?
因為違反這條法規了,所以稅捐稽徵機關可能對這個案件加強查核,要小心一點!
稅務簽證除了剛剛談的十年內盈虧互抵,這個最大的優點之外,還有幾個對公司有利的地方,例如:
所得稅法對於交際費訂有限額,所以申報營所稅時要留意交際費的限額,如果超過限額要帳外調整(延伸閱讀:「發票要打統編嗎?」吃飯發票抵稅全解析:交際費限額與稅務風險【聖彥學堂】EP.46)。而稅務簽證的優點之一,就是提高交際費限額,可以有效降低公司課稅所得額。
一般來說,稅務簽證的案件,被國稅局選案查帳的機率比較低一點。而且假設很不幸的被國稅局選案查帳的話,大部分會先詢問簽證會計師的意見,可能請會計師提供相關資料或工作底稿,所以對公司而言,可以降低與國稅局溝通的時間及作業。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如果公司直接跟國稅局溝通的話,有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劇情發展,所以建議大家盡量不要將劇本超展開,因為恐怕會很難收拾。
如果會計師查帳過程中發現有錯帳,或是發現漏掉應繳納的稅負,還可以及時補救。
另外,因為稅務簽證的案件已經經由會計師查過帳了,因此可信度通常會比公司內部自編的報表還要高一些。
如果你是準備要創業的準老闆,恭喜你有看到這篇文章,未來你創業之後就知道虧損是有機會盈虧互抵的,當然,是否適合做稅簽來盈虧互抵還是要看個案判斷。
或是你113年才開業,而且帳上有虧損的話,也可以趕快問問看你委託的會計師或記帳士,評估看看你適合做稅務簽證嗎?
接下來進行重點回顧。
由於申報營所稅時,普通申報無法盈虧互抵,會計師稅務簽證才能在10年內盈虧互抵,因此建議公司在虧損年度,慎重的考慮是否要委託會計師做稅務簽證,以保留未來盈虧互抵的機會,一旦當年度沒有做稅務簽證,未來就無法盈虧互抵了。
當然,一般還會考量抵稅的效果,以盈虧互抵節省的稅金與會計師公費金額做比較,看看是否划算,可以作為是否做稅簽的參考要素之一。
尤其對於新創或是研發公司來說,開業前期往往都是在燒錢,如果鉅額虧損無法在未來抵稅的話,內心可是會淌血的,所以一定要非常慎重的考慮。
當然,每個人創業都希望賺錢,我也祝福你業務順利賺大錢,但如果真的偶爾有幾個年度虧損,也記得看看能不能透過稅簽來盈虧互抵,至少在營所稅的部分可以少繳一下,不無小補。
提醒一下,本集節目談到的稅務簽證,與財務簽證、融資簽證、資本額簽證,或是其他種類的簽證,都是不一樣的,每種簽證的目的、適用的法規、作業的程序都不同,所以是不能互通的喔。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你覺得「申報營所稅時,公司去年的虧損,可以拿來抵今年的獲利嗎?」邀請你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你的答案。
如果你是準備創業的準老闆,推薦你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 節稅策略大比拼:公司 vs 行號,節稅關鍵解析與實務比較【聖彥學堂】EP.50 ,這篇文章針對公司與行號的稅負,以簡單的案例做完整分析,相信看完這部片,你將會對公司與行號的節稅策略更有概念,也會有助於你創業時,選擇成立的是公司組織或是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