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Nature 期刊一篇新的論文題目很有意思,馬上吸引了我的注意。
‘Tipping points’ confuse and can distract from urgent climate action
在氣候變遷危機的政策討論與行動規劃中,持續在倡議的原點來自於巴黎協議的溫度控制,工業革命前為基準的升溫 2°C 與升溫 1.5°C 。這個標準說抽象其實不算很抽象,但要說很精確容易理解其實也沒那麼簡單。
更有甚者,用臨界點這個概念來推動氣候討論是適當且有效的嗎?一起來看看這篇論文。
文章摘要
這篇文章批判了氣候變遷論述中「臨界點」概念的運用。作者認為「臨界點」定義模糊不清,容易造成誤解,且無法有效促成氣候行動。 其既簡化了複雜的自然和社會系統動態,也未能準確捕捉不確定性。文章主張應改用更精確的語言描述相關現象(例如不可逆性、突發性、自我放大),並改採以溫度為基礎的政策目標,而非倚賴不確定的物理臨界值。 最後,作者提出改進氣候政策和風險管理的建議,例如聚焦於風險、解決方案和轉型。
臨界點定義與問題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的定義,氣候臨界點是指一個系統重組的臨界閾值,通常是突然和/或不可逆轉的。這個概念最初被應用於物理系統,描述由正回饋動力驅動的不可逆轉、非線性、自我增強且相對突然的變化。
然而,隨著這個詞被用來描述越來越多樣化的系統,它已經涵蓋了一系列更廣泛、更多不同的行為。例如,除了大規模的地球系統轉變,像是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的消失或大規模冰山損失之外,「臨界點」的概念現在也被應用於人類遷移、政治動盪和電動汽車的應用等社會現象。這種廣泛的應用暗示臨界點在自然和社會系統中無處不在,並且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方式來思考系統變化如何發生,社會如何快速地做出正面和負面的反應,以及如何管理這些變化。
然而,這個框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其未被適當的表達和應用:
- 定義不明確:儘管「臨界點」的概念根植於複雜的系統動力學,傳達出一種精確的數學結構的感覺,但在實踐中,這個概念在不同學科和社群中卻有著非常不同的理解。它像「可持續性」和「韌性」等更模糊的概念一樣,具有多種不同的含義。
- 過度簡化動態:臨界點的框架可能會產生對動力學的誤解或過度簡化,特別是在社會生態系統中。社會生態系統總是在不斷發展的,因此臨界點通常不能很好地描述系統的實際動態,甚至會模糊持續變化的重要性。
- 誤導的確定性:臨界點的概念,特別是社會臨界點,可能會傳達一種錯誤的必然性。實際上,社會系統中的變化往往是許多因素累積的結果,而這些因素只有通過歷史和批判的視角才能被識別。
- 未能促成行動:雖然臨界點的警告在吸引人們注意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災難性風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但社會科學文獻表明,臨界點的框架實際上與推動預期行動的條件不符。
- 不利於政策制定:由於臨界點的不確定性,它在目標設定和風險管理方面的用途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將精確的政策目標與突然和不可逆轉變化的精確物理閾值混淆可能會導致「末日論」,從而導致政治癱瘓並損害心理健康。
- 忽略社會變革的複雜性:許多關於社會臨界點的討論,特別是被歸類為負面臨界點的討論,會強化一種錯誤的必然性。這種描述可能會導致人們不作為,或者採取行動來維護現有的社會結構,而不管其不平等性,而不是幫助人們找到通往更理想未來的道路。
「臨界點」的框架未能適當地表達和應用,原因在於其定義的模糊性、對系統動態的過度簡化、對確定性的誤導、未能有效地促成行動、不利於政策制定,以及對社會變革複雜性的忽略。因此,應使用更具體的語言來捕捉相關的面向(如不可逆轉性、突變性、自我放大、潛在的驚奇等),並對不同的框架如何支持準確的科學理解和有效的氣候風險管理進行批判性評估。
改善方案
針對氣候臨界點(tipping points)的問題,作者在資料中提出了多項改善建議,期望推動更有效地推動氣候行動。核心概念是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臨界點」框架,轉而採用更精確、更具體的描述方式,並將重點放在可操作的解決方案和轉型路徑上。
以下是作者提出的具體建議:
- 釐清跨學科的溝通:當研究人員使用「臨界點」一詞時,應明確說明其意涵,區分是僅僅將其作為一個修辭用語(例如,閾值、不歸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意圖調用與回饋驅動、突發、不可逆轉變化相關的完整系統動力學分析框架。應避免嘗試將臨界點作為一個統一的框架來累積跨不同系統的知識,而應接受該術語在跨學科背景下是一個模糊的、跨越邊界的概念,類似於「永續性」。
- 更具體地描述臨界點的特徵:為了捕捉深層的不確定性並支持氣候風險管理,應採用「低機率或未知機率、高影響」(low- or unknown-likelihood, high-impact, LLHI)的「意外」框架。與其將突發性、不可逆轉性和回饋驅動的自我放大等特徵捆綁在一起,不如更具體地描述這些特徵,以提高清晰度。應強調這些結果的潛在高影響和深層不確定性,而非潛在的「臨界點」性質。使用LLHI情節描述這些結果,可以明確避免暗示精確性或必然性。例如,可以使用「潛在意外」等詞語向公眾傳達LLHI的概念。
- 推進對非線性社會變遷的理解:氣候減緩和適應需要重大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變革。因此,加強對這些變革如何發生、如何限制負面結果以及如何加速正面結果的理解至關重要。與其關注負面社會臨界點的必然性模型,不如關注社會轉型的「社會臨界動態」。應強調人類能動性,即改變系統動力的能力。研究重點應放在轉型路徑和關鍵槓桿點上。
- 改進關於治理和風險管理的討論:在治理中有效使用「臨界點」論述,需要明確說明,如果知道臨界點即將被跨越,不同實體會採取哪些在沒有這種知識的情況下不會採取的行動,同時承認這些實體在現實世界中的限制。應將臨界點視為氣候風險管理框架中的一個元素,該框架應關注所有系統的成本、效益和不確定性,包括對LLHI結果和決策相關的深層不確定性的關注。
- 繼續採用溫度里程碑作為關鍵政策基準:應將溫度目標視為限制累積損害的政策基準,而非地球系統固有的、一旦超出就會導致災難的閾值。科學界應專注於提供清晰、可操作的路徑,以管理風險並創造機會,限制並最終扭轉未來的風險增長。
作者認為「臨界點」的概念過於模糊且容易誤導,因此應以更精確的語言來描述氣候變遷的複雜動態,並將重點放在具體的風險管理和社會轉型策略上。這包括使用LLHI框架、關注社會轉型的動態以及強調人類能動性。此外,應將溫度目標視為政策基準,而非物理閾值,並專注於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案以應對氣候變遷。這些建議幫助更有效地溝通氣候變遷風險,並促進更有意義的氣候行動。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2050淨零目標,碳移除需多少
COP29閉幕,承諾支持發展中國家之資金成長三倍
全球碳責任:各國在碳預算中的角色與挑戰
氣候正義與政策支持度,不同地區的信念有何差異?
碳債是什麼?該怎麼償還?公平嗎?
如果自然碳匯停止運作,會怎麼樣?
氣候變遷與心理思維:David Finnigan的演講啟示
野火對全球碳匯的影響:研究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