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焦慮世代9》道德昇華與退化 :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面談及了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安全至上主義等等,造成的一些具體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好像有些更深層,內在的一股無力感在使我們越陷越深,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作者提到在具體造成的影響外,更深層、靈性層面的影響。

靈性的退化

自2010年代以來,社會就瀰漫一股無力感,彷彿看不到盡頭,用來表達這樣狀態的詞彙是:「靈性」。以手機為主的生活,不只在青少年身上,而是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製造了靈性退化的現象。
作者提到,在社會空間的向度中,除了階級跟親密的向度外,還有一條靈性的向度,而這當靈性向度指標下降時,會讓整個社會有種向下沉淪的無力感

作者提到,在社會空間的向度中,除了階級跟親密的向度外,還有一條靈性的向度,而這當靈性向度指標下降時,會讓整個社會有種向下沉淪的無力感

作者提到,在社會空間的向度中,存在者三個向度,其中最容易被主流科學忽略的向度,便是「神性」或稱「靈性」的向度。

作者提到 : 如果我們在Z軸(靈性)的向度向下落,那麼無論是青少年或成人,甚至那些自認心理健康的人,都會遭受精神上的傷害。我們會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整個社會普遍向下墮落的現象。

在科學、理性世代蓬勃發展的如今,所有跟信仰、靈性有關的領域,都被貶為邊緣,冠上不理性、不科學之名。但漸漸地,許多人文的關懷、價值的意義的挑戰,科學並不能如自身誇耀的一般,給予明確的指引,使得越來越多人以及學者,回頭去探討那被我們扔在一旁的廢墟中的靈性領域。

而在回頭探討後,才發現許多現在費盡千辛萬苦的努力,才透過龐大數據證明的一些事情,盡然在許多傳統民族、或東方哲學中司空見慣,這也使得越來越多人懷疑,「科學 = 進步 = 好」的一般共識。

作者建議保持某些靈性練習,能改善人的身心狀況與幸福感。背後機制通常涉及,減少關注自我、降低自私行為、心胸更開放,更願意與自我以外的事物產生交集。(這反而是現代個人主義、資本主義所不鼓勵的事情)

六項靈性練習 :

一、集體的神聖體驗

在個人主義以及科技世代中,「集體」、「宗教」幾乎成為落後的代名詞,現在大家都說著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以及要「做自己」等詞彙,但作者卻在研究中發現,集體體驗(例如宗教),是人類不可或缺的體驗...

最強大的社群,能夠藉由某種力量與活動,將成員從較低層次提升到較高的層次,獲得強大的集體體驗,一起進入神聖領域,但在虛擬世界,沒有大家共同遵循的時間、空間或物體結構,用戶無法像在實體世界,可以利用古老的神聖模式成立宗教或類宗教團體。

二、身體參與:

現在孩子坐在房間,就可以透過手機接收到全世界,這樣的狀況,讓人而對手機以外的事情不在感興趣,但如此隨時隨地能接收到一切的狀態,切斷了人類基本需求中的親身參與,並衍伸了許多的心理狀況。

要能體驗到神聖,身體參與非常重要…而能把許多人聚在一起,有身體參與的活動裡,最重要的也許就是吃飯了。但螢幕讓我們忘記身體的重要性。

三、靜止不動、安靜和專注 :

許多的宗教團體都強定專注、安靜的重要性,以手機為主的生活,讓我們與他人相處時,難以全神貫注,而在獨處時,也難以安靜的與自己相處,這也使我們更加焦慮。

如果我們想要體驗心靜和安靜,培養專注力和意識歸一,就必須減少進入我們眼睛和耳朵的刺激。諸葛亮說的好: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四、自我超越 :

簡單來說不在以自我為中心,多考慮其他人,當樣的說詞很違背這時代要大家「做自己」的論調,當大家會提倡做自己時,反對的通常是過往時代某些壓抑的事件與想像,或許過度的壓抑的確不是好事,但全然不考慮他人,也很不健康。

許多研究提到,幸福感背後的機制牽涉到 : 減少關注自我、降低自私行為、心胸更開放,更願意與自我以外的事物產生交集。

五、慢怒快恕 :

作者提到 : 「人類的大問題之一 : 我們太快發怒,太慢寬恕」。許多古老經典都鼓勵我們在批評他人前要先看看自己,要對他人寬恕等,但社群媒體卻訓練我們相反的事情。它鼓勵我們快速而公開的論斷他人,卻鮮少考慮批評對象身為人的特質,不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實際狀況,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過同樣的事,卻反過來公開羞辱他們。

聖經路加福音6:41:「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六、在大自然找到敬畏感 :

敬畏為何會產生幸福感,因為敬畏會導致「神經生理學的變化,漸少對自我的關注,增加與他人互動,更融入群體,加深生命存在的意義」。 然而,在手機大重塑的童年,最具代表性的特徵之一是,花在戶外的時間大幅減少,即使孩童在戶外,也往往盯著或想著他們的手機。

隔絕了大地母親,也就隔絕的我們的根源,就如同在空氣中種植植物一般...

結論 :

我很喜歡一本書《環保一年不會死》的作者,在書中提到,如果這時代所要求的無度揮霍、自我中心能讓我們感到快樂,那我覺得倒也沒關係,但是重點是,我並不開心!!

這篇文章很多的建議,我想是違反直覺的,但如果我們確實也在這時代體驗到無力感,也在那重複的論調中(例如:多賺一點就會好、買什麼就會好起來)感受到了一絲違和,那或許也可以一起來想想 :

是不是哪裡出問題了 ?

是不是這時代肯定的這些價值(效率、做自己、消費...)有些問題 ?

會不會有可能,被我們稱為落後的那些價值(為他人付出、宗教等等),有些智慧在 ?

下一篇是最後一篇,想來談談,在這時代中,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做些甚麼 ?

avatar-img
1會員
44內容數
我的沙龍內多是我的閱讀心得,以及日常對話、景色反思,希望能將我的體悟分享給更多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瑋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文章,想來分享書中在討論男性受媒體的影響時,在章節中出現的概念,由社會學家涂爾看提出的「失範」所帶來的影響。 為什麼推倒傳統權威,迎來的不是從此過的幸福快樂的日子 ? 1897年,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人們所屬的社區越是緊密連結,並且受到道德權威約束慾望,他們自殺的可能性就越低」。
接下來的兩篇文章,我想來分享散在討論其他主題的章節間,提到的兩個特別吸引我注意的內容,一個是社群媒體勾癮人的方式以及背後設計角色的考量。二則是涂爾幹提到的「失範」的概念,這篇先來討論社群媒體。 社群媒體的問世 2010年iphone4問世,這是第一款配備前置鏡頭的iphone,讓自拍變得更容
這篇我想分享《失控的焦慮世代》書中提到關於男孩被智慧型手機以及安全至上主義雙從夾擊下的影響,雖然不如女性如此集中在焦慮以及憂鬱的表現,但也不見得樂觀,男性的影響更隱晦、多元以及複雜... 男孩怎麼了 ? 男孩雖然受智慧型手機等風潮的影響下,憂鬱跟焦慮都不如女孩高,但男孩的情況更分散,沒有那麼集
接續上一篇分享,本篇文章繼續描述《失落的焦慮世代》一書中,社群媒體對女性族群傷害更大的剩下兩個原因。 原因三 : 女孩更容易分享情緒和障礙 書中提到,社會學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和政治學家詹姆斯.佛勒,研究發現:「快樂傾向於發生在群體中」,一個人感到快樂,周遭朋友也感到快樂的機率就會增加,而且
這篇文章,想要分享《失落的焦慮世代》一書中,提到社群媒體對女性的影響,其中點出在各項內化型障礙(包括焦慮、憂鬱等等)的數據,女性的比率都增加的更多,而作者也點出幾個在性別間可能的影響因素。 研究證實 : 社群媒體是造成焦慮與憂鬱的成因,不是相關 書中提到 : 一項研究隨機分配一群大學生大
這篇文章想針對這書中的兩大夾擊青少年跟孩童的勢力中的第二勢力,也就是現實世界中過度保護的議題來分享。 *本書提出的青少年與兒童心理健康下降的兩大主因包括:虛擬世界的過度放任以及現實世界中的過度保護。 探索模式與防禦模式 若在現實世界中有極大程度的自主性,以及不受大人監督的玩耍,孩子大腦會長時間
本篇文章,想來分享書中在討論男性受媒體的影響時,在章節中出現的概念,由社會學家涂爾看提出的「失範」所帶來的影響。 為什麼推倒傳統權威,迎來的不是從此過的幸福快樂的日子 ? 1897年,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人們所屬的社區越是緊密連結,並且受到道德權威約束慾望,他們自殺的可能性就越低」。
接下來的兩篇文章,我想來分享散在討論其他主題的章節間,提到的兩個特別吸引我注意的內容,一個是社群媒體勾癮人的方式以及背後設計角色的考量。二則是涂爾幹提到的「失範」的概念,這篇先來討論社群媒體。 社群媒體的問世 2010年iphone4問世,這是第一款配備前置鏡頭的iphone,讓自拍變得更容
這篇我想分享《失控的焦慮世代》書中提到關於男孩被智慧型手機以及安全至上主義雙從夾擊下的影響,雖然不如女性如此集中在焦慮以及憂鬱的表現,但也不見得樂觀,男性的影響更隱晦、多元以及複雜... 男孩怎麼了 ? 男孩雖然受智慧型手機等風潮的影響下,憂鬱跟焦慮都不如女孩高,但男孩的情況更分散,沒有那麼集
接續上一篇分享,本篇文章繼續描述《失落的焦慮世代》一書中,社群媒體對女性族群傷害更大的剩下兩個原因。 原因三 : 女孩更容易分享情緒和障礙 書中提到,社會學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和政治學家詹姆斯.佛勒,研究發現:「快樂傾向於發生在群體中」,一個人感到快樂,周遭朋友也感到快樂的機率就會增加,而且
這篇文章,想要分享《失落的焦慮世代》一書中,提到社群媒體對女性的影響,其中點出在各項內化型障礙(包括焦慮、憂鬱等等)的數據,女性的比率都增加的更多,而作者也點出幾個在性別間可能的影響因素。 研究證實 : 社群媒體是造成焦慮與憂鬱的成因,不是相關 書中提到 : 一項研究隨機分配一群大學生大
這篇文章想針對這書中的兩大夾擊青少年跟孩童的勢力中的第二勢力,也就是現實世界中過度保護的議題來分享。 *本書提出的青少年與兒童心理健康下降的兩大主因包括:虛擬世界的過度放任以及現實世界中的過度保護。 探索模式與防禦模式 若在現實世界中有極大程度的自主性,以及不受大人監督的玩耍,孩子大腦會長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精神失調」是現代社會中最迅速傳播的各種問題之一,主要是透過流行媒體的報導。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影響了每個人,因此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精神失衡問題,因為社會的病態影響了每個人。 「共念」帶來「共業」 人類思想精神的「共念」所帶來的「共業」將持續影響著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吃齋念佛做法事、上教
Thumbnail
讀者會不會覺得現如今的社會很浮躁,這麼浮躁的氣氛洗腦出來的人生建議會健康嗎。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在現代生活的節奏中,我們的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物分散。無論是社交媒體上的新動態、電子郵件的通知聲,還是無數未完成的待辦事項,這些分心的瞬間不僅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更讓我們的快樂指數逐漸下降,焦慮感日益增加。焦慮和不開心,成為了損失生命能量的罪魁禍首。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被負面思維所困擾。關注負面思維就像為自家後院的雜草施肥,一般,毫無益處。在焦慮的迴圈中打轉,無法解決問題,只會徒增困擾。負面思維與焦慮情緒密切相關,焦慮是對未來的擔憂,但也是對控制當下的信心的喪失。
    在輔導工作中發現,很多在手機世代成長的孩子,常常漠視自己出現的情緒,在情緒出現的當下無法適當表達,而習慣性逃往手機的世界,忘了細細品味及感受自己的感覺,也失去對別人感覺的敏感度。     自從電視出現、電腦發明,人的感覺開始受到挑戰,一直到最近幾年手機及網路的普及,如溫水煮青蛙一般,我們漸
Thumbnail
近來是否心裡有股不安的感覺?這股惴惴不安伴隨著蠢蠢欲動,因為多數人過久沒有在提升的軌道上行走,在這個時代揭幕時,會引發許多人心中的不安感,但這種不安並非來自於恐慌,而是靈魂深怕自己的提升落後於人,但有些人還無法明白自己的不安來自於什麼原因,只是試圖藉由休閒放鬆,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焦點被轉移到了別的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精神失調」是現代社會中最迅速傳播的各種問題之一,主要是透過流行媒體的報導。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影響了每個人,因此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精神失衡問題,因為社會的病態影響了每個人。 「共念」帶來「共業」 人類思想精神的「共念」所帶來的「共業」將持續影響著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吃齋念佛做法事、上教
Thumbnail
讀者會不會覺得現如今的社會很浮躁,這麼浮躁的氣氛洗腦出來的人生建議會健康嗎。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在現代生活的節奏中,我們的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物分散。無論是社交媒體上的新動態、電子郵件的通知聲,還是無數未完成的待辦事項,這些分心的瞬間不僅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更讓我們的快樂指數逐漸下降,焦慮感日益增加。焦慮和不開心,成為了損失生命能量的罪魁禍首。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被負面思維所困擾。關注負面思維就像為自家後院的雜草施肥,一般,毫無益處。在焦慮的迴圈中打轉,無法解決問題,只會徒增困擾。負面思維與焦慮情緒密切相關,焦慮是對未來的擔憂,但也是對控制當下的信心的喪失。
    在輔導工作中發現,很多在手機世代成長的孩子,常常漠視自己出現的情緒,在情緒出現的當下無法適當表達,而習慣性逃往手機的世界,忘了細細品味及感受自己的感覺,也失去對別人感覺的敏感度。     自從電視出現、電腦發明,人的感覺開始受到挑戰,一直到最近幾年手機及網路的普及,如溫水煮青蛙一般,我們漸
Thumbnail
近來是否心裡有股不安的感覺?這股惴惴不安伴隨著蠢蠢欲動,因為多數人過久沒有在提升的軌道上行走,在這個時代揭幕時,會引發許多人心中的不安感,但這種不安並非來自於恐慌,而是靈魂深怕自己的提升落後於人,但有些人還無法明白自己的不安來自於什麼原因,只是試圖藉由休閒放鬆,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焦點被轉移到了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