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談及了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安全至上主義等等,造成的一些具體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好像有些更深層,內在的一股無力感在使我們越陷越深,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作者提到在具體造成的影響外,更深層、靈性層面的影響。
自2010年代以來,社會就瀰漫一股無力感,彷彿看不到盡頭,用來表達這樣狀態的詞彙是:「靈性」。以手機為主的生活,不只在青少年身上,而是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製造了靈性退化的現象。
作者提到,在社會空間的向度中,存在者三個向度,其中最容易被主流科學忽略的向度,便是「神性」或稱「靈性」的向度。
作者提到 : 如果我們在Z軸(靈性)的向度向下落,那麼無論是青少年或成人,甚至那些自認心理健康的人,都會遭受精神上的傷害。我們會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整個社會普遍向下墮落的現象。
在科學、理性世代蓬勃發展的如今,所有跟信仰、靈性有關的領域,都被貶為邊緣,冠上不理性、不科學之名。但漸漸地,許多人文的關懷、價值的意義的挑戰,科學並不能如自身誇耀的一般,給予明確的指引,使得越來越多人以及學者,回頭去探討那被我們扔在一旁的廢墟中的靈性領域。
而在回頭探討後,才發現許多現在費盡千辛萬苦的努力,才透過龐大數據證明的一些事情,盡然在許多傳統民族、或東方哲學中司空見慣,這也使得越來越多人懷疑,「科學 = 進步 = 好」的一般共識。
作者建議保持某些靈性練習,能改善人的身心狀況與幸福感。背後機制通常涉及,減少關注自我、降低自私行為、心胸更開放,更願意與自我以外的事物產生交集。(這反而是現代個人主義、資本主義所不鼓勵的事情)
在個人主義以及科技世代中,「集體」、「宗教」幾乎成為落後的代名詞,現在大家都說著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以及要「做自己」等詞彙,但作者卻在研究中發現,集體體驗(例如宗教),是人類不可或缺的體驗...
最強大的社群,能夠藉由某種力量與活動,將成員從較低層次提升到較高的層次,獲得強大的集體體驗,一起進入神聖領域,但在虛擬世界,沒有大家共同遵循的時間、空間或物體結構,用戶無法像在實體世界,可以利用古老的神聖模式成立宗教或類宗教團體。
現在孩子坐在房間,就可以透過手機接收到全世界,這樣的狀況,讓人而對手機以外的事情不在感興趣,但如此隨時隨地能接收到一切的狀態,切斷了人類基本需求中的親身參與,並衍伸了許多的心理狀況。
要能體驗到神聖,身體參與非常重要…而能把許多人聚在一起,有身體參與的活動裡,最重要的也許就是吃飯了。但螢幕讓我們忘記身體的重要性。
許多的宗教團體都強定專注、安靜的重要性,以手機為主的生活,讓我們與他人相處時,難以全神貫注,而在獨處時,也難以安靜的與自己相處,這也使我們更加焦慮。
如果我們想要體驗心靜和安靜,培養專注力和意識歸一,就必須減少進入我們眼睛和耳朵的刺激。諸葛亮說的好: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簡單來說不在以自我為中心,多考慮其他人,當樣的說詞很違背這時代要大家「做自己」的論調,當大家會提倡做自己時,反對的通常是過往時代某些壓抑的事件與想像,或許過度的壓抑的確不是好事,但全然不考慮他人,也很不健康。
許多研究提到,幸福感背後的機制牽涉到 : 減少關注自我、降低自私行為、心胸更開放,更願意與自我以外的事物產生交集。
作者提到 : 「人類的大問題之一 : 我們太快發怒,太慢寬恕」。許多古老經典都鼓勵我們在批評他人前要先看看自己,要對他人寬恕等,但社群媒體卻訓練我們相反的事情。它鼓勵我們快速而公開的論斷他人,卻鮮少考慮批評對象身為人的特質,不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實際狀況,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過同樣的事,卻反過來公開羞辱他們。
聖經路加福音6:41:「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敬畏為何會產生幸福感,因為敬畏會導致「神經生理學的變化,漸少對自我的關注,增加與他人互動,更融入群體,加深生命存在的意義」。 然而,在手機大重塑的童年,最具代表性的特徵之一是,花在戶外的時間大幅減少,即使孩童在戶外,也往往盯著或想著他們的手機。
隔絕了大地母親,也就隔絕的我們的根源,就如同在空氣中種植植物一般...
我很喜歡一本書《環保一年不會死》的作者,在書中提到,如果這時代所要求的無度揮霍、自我中心能讓我們感到快樂,那我覺得倒也沒關係,但是重點是,我並不開心!!
這篇文章很多的建議,我想是違反直覺的,但如果我們確實也在這時代體驗到無力感,也在那重複的論調中(例如:多賺一點就會好、買什麼就會好起來)感受到了一絲違和,那或許也可以一起來想想 :
是不是哪裡出問題了 ?
是不是這時代肯定的這些價值(效率、做自己、消費...)有些問題 ?
會不會有可能,被我們稱為落後的那些價值(為他人付出、宗教等等),有些智慧在 ?
下一篇是最後一篇,想來談談,在這時代中,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做些甚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