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碩士學生的身份,讓我在26歲時還能使用學生優惠參與電影特映,一覽即將在2/28上映的《夜校女生》。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97年以聯考為背景的高中生,女主角為陳姸霏飾演小愛,項婕如飾演敏敏,還有男主角路克,從小愛一開始考高中失常轉而就讀一女中的夜校,因為日夜校要共用教室而認識日校的敏敏,還有在桌球館打工認識的路克,於是,友情、親情與愛情就此展開。這部電影的定位是青春校園喜劇,但我認為作為一部2025年的電影,喜劇不僅該讓人笑中帶淚,我認為有些細節在處理上是可以更加注意的。
——以下會討論劇情自行斟酌閱讀——
從片名《夜校女生》來看,我們可以看見這部電影一開始的定位並非是傳統的青春校園喜劇,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到《我的少女時代》,台灣的影視路上並不匱乏青春校園為題材的電影,但我們可以從中看見主體的轉變,從熱血帥哥男主角追校花到非校花女主角想追校草,即便性別角色的轉換,但劇情多半圍繞在愛情與課業,換湯不換藥。而《夜校女生》雖然也有愛情但比重不大,這是我很欣賞的一點,女高中生的確對於談感情會有憧憬,但《夜校女生》更多的是把身為一個女學生在求學路上會遭遇到的多重煩惱展現出來。
為什麼是夜校?為什麼是女生?如果這部電影變成《日校男生》還會好看嗎?在父權社會下,女性做為第二性是儘管不願承認也無法抹滅的事實,電影裡也透過媽媽對小愛說:「還是你去學美術或音樂?」、「女孩子不要選體育」、「去讀師專未來可以當老師」展現其中的性別規訓。而日夜校制度即便在表面上說著日夜一家親,但從夜校生需要特別別名牌、白天沒有自己的教室、開學典禮需要先行離開等差別待遇都可以看見,即便是在單一性別的女校裡也有自己的階級制度。日校的學號顏色是黃色,象徵太陽;夜校的學號顏色是白色,象徵月亮,但月亮也是依靠著太陽反射才有光芒,也呼應電影裡頭的夜校學生總是將日校視為學業標準,但日校生只需要跟自己比。透過「夜校」及「女生」兩項弱勢身份,更能看見女主角小愛在情境中遭遇的交織困境。
我覺得這部電影很可惜的是,路克對我來說是一個多餘的角色,女性到底需不需要一個男性來襯托感情支線?有點像是大部分以男性為主角的電影總是會有幾個花瓶配角,但我認為在路克出現以前,小愛和敏敏的感情其實就很能夠撐起愛情的厚度,尤其背景又設定在女校,對於女校裡的女同志議題僅讓小愛的同學草草帶過有些可惜,因為前面她們相處的密度讓我的蕾絲邊警報大響,同時高中也是一個探索/質疑性傾向的階段,敏敏對路克的感情在我看來有些勉強,她並不是真的喜歡路克,只是認為路克的條件配的上自己的優秀,所以我支持敏敏和小愛或是跟校花在一起都很配。
同時路克的出現也讓小愛和敏敏的感情產生質變,雌競主題真的是現代還該存在的嗎?兩個女性好朋友為了一個彼此都不夠熟的男性爭鋒相對,從小愛明明認識路克但假裝不知情到敏敏故意在畫展給小愛難堪,再次加深了「女生就是心機重」、「女生的友情很複雜」的刻板印象,甚至給人一種在愛情面前,女性的友情一文不值的感受。
而電影裡頭的一女中和一男中,很明顯就是台北的北一女和建中,男女分校的話題在Threads上已經是月經文,每隔一陣子就會被拿出來重吵一次,女性表示讀女校是性別的烏托邦,在裡面你不是「女」學生、你不是第二性,你就是一個不會受到男性凝視的學生;而男校同學常表示自己明明也是讀單一性別的學校,為什麼沒有特別的體悟?藉機酸諷是女性想太多、把自己放在第二性的位置、性別歧視根本早就不存在...等諸如此類的狡辯言論。既得利益者是不會感受到自己擁有特權,因為特權就是人生路上的順風順水,在各種優勢身份的交織下你不會感受到被優待,你只有在被歧視、被差別對待的時候才會感受到不對勁。以性別來說,就像小愛在未來科系選擇上不斷被限制;以階級來說,就像敏敏與路克在討論電腦時,小愛卻要和媽媽在路邊撿別人不要的家具。
女性在女校裡獲得短暫三年的自由,男性不管是讀男校還是男女合校,總是學不會尊重女性,甚至還會拿男校作為社交失敗的藉口,但我卻沒見過有女校生社會化失敗的案例。例如一女中在校慶時,即便畫面只有帶過一剎那,依然看見園遊會中有女性比基尼看板供男中同學拿水槍噴射,而女性看板的面容是挖空的,讓任何人都可以站在那個位置,同時也讓男學生可以自行帶入客體,不禁讓人想到前陣子的建中菜單事件,即便是男女分校,女性依然逃不掉被凝視的客體命運。同時小愛發現自己長久以來寫信給妮可基嫚的投書竟然都是租片店男店員在看、在回覆。把小愛的煩惱當兒戲,我相信這個男店員一開始並不是出於惡意,也可能真的想用這種方式安慰小愛,但被拆穿的當下因為身旁還有他的男性朋友,為了不要丟臉,為了不要讓朋友貼上「身為一個大男生竟然被小女生罵」的標籤,為了不要在男性群體內減損自己的男子氣概,即便的確是自己做錯事,還用直男的萬年爛回覆開脫:「開個玩笑而已啊,你很沒有幽默感欸。」把問題丟回女性身上,好似自己沒有做錯事,只是對方太敏感,女性總是大驚小怪。
寫到這裡,看似都是批評,但我非常喜歡小愛與媽媽的互動,季芹根本是台灣媽媽本色演出!那些以愛之名的情緒勒索,還有自創歪裡還理直氣壯的樣子,完全就是台灣媽媽的模板。身為要撫養兩個小孩的單親媽媽,同時還要揹突然過世的先生欠下的大筆債務,媽媽在工作賺錢努力省錢之餘,與孩子的對話也漸漸只剩下課業表現的噓寒問暖。從互相刮痧的場景看見小愛肩頸的痧,大概一半都是來自媽媽給她的情緒勒索,從「我辛苦把你養大,你要拿什麼來回報我?」、「我是有虧欠你什麼嗎?有讓你餓過一餐嗎?」、「你這樣子在我那個年代早就去當女工了還讀什麼書?」、「高中都沒畢業是能做什麼?」真的是台灣媽媽既視感大爆棚。
但在大吵架的場景,媽媽也說出自己的委屈,她每省一塊錢,就是多看見一點女兒的未來,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女兒著想,但亞洲父母總是刀子嘴豆腐心,儘管心裡充滿愛與關心,但衝出口的話都有夠難聽,同時還會把自己的財務壓力牽拖在小孩身上,但這些明明都不是小孩應該承擔的。而事後的冷戰即便彼此都拉不下臉,但媽媽還是透過便利貼傳達關心與碎念,而女兒也將便利貼貼滿書桌,具體展現把媽媽對她的關心放在心上。
最後也因為1999年的921大地震,讓小愛主動與媽媽破冰,整部電影裡的親情互動細緻呈現出台灣媽媽對女兒那帶著刺的關心,期盼女兒可以過上好的生活,同時又在自己的現實裡奮力生存著。
那小愛最後到底考上哪裡?在映後座談時,導演說到這部分刻意不講明,因為帶入校名科系其實又是貼上了另一個標籤,電影從頭到尾都沒有帶到小愛的志願為何,而透過高中三年,她也在其中透過課業與感情學習找到自己的定位,如同敏敏與她所說:「你現在在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往哪裡去。」不論她的科系為何,只要是她所喜歡的,就夠了。
而映後座談時,飾演敏敏的項婕如也說到,身為25歲z世代的她有觀察到,90年代的高中生都需要很努力地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是個「有用、有價值的人」,如同她在電影中說到:「我這麼努力變強,幹嘛找一個比我爛的人?」可以看見那個年代的風氣對於自我價值的建立和門當戶對的擇偶標準都是嚴格的。她也說到現在的高中生走的是比較「鬆」的風格,好像我不用努力證明什麼、努力成為誰,而是尋找自己、做自己就夠了,可以從中看見兩個世代對於自我認同的轉變。
於是我也想再次強調,即便是在2025年發行背景為1997年的電影,雖然的確有社會風氣的環境因素需要考量,但在懷舊復古之下,也可以從中微調已經過時的父權細節,而非再次加深其中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翻譯:把路克與租片店男店員的戲份拿掉。)
即便寫了不少批判性的觀點,但我在觀賞時還是掉了許多眼淚,也笑得很大聲,很喜歡親情與友情的刻畫,於是不免俗要宣傳——《夜校女生》將於2025/2/28上映,歡迎過年過節與家人朋友一起進戲院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