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下):生活中實例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底層邏輯》這本書中,作者強調了幾個核心觀點,並指出如何運用邏輯工具來應對日常挑戰,甚至改變命運,可以參考前兩篇文章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上):這世上沒有對與錯的邏輯,只有對你有利的觀點



書中的概念不僅是理論,也能在生活中實踐,而這篇我要來分享我親身經歷的三個故事,並用書中運用到的觀念做個結合。



①運用四大要訣贏得辯論

書中提到的四大辯論要訣:「證有不證無,以偏不蓋全,證有靠舉例,概全靠推理」,對於提升論述能力非常有幫助。以下是一個真實案例:

案例分享:遊學課堂中的趣味辯論
投票

如果重生,你會選哪一個自己

  • 顏值高,但超級愚笨
  • 顏值低,但非常聰明
  • raw-image

    在我到菲律賓遊學時的一堂討論課中,老師提出了一個辯題:「Good looking + Stupid」與「Ugly + Smart」哪個更好?這個話題激起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間的激烈討論,這堂課不僅測試了各國的價值觀,也挑戰了我們用英文進行邏輯辯論的能力。

    我選擇「Ugly + Smart」這個選項。


    對方的主張是:漂亮的人更容易交朋友,找到好工作,也更容易賺錢。我反駁:雖然漂亮的人初期可能較受歡迎,但美貌是無法持久的,每個人都會隨時間衰老,最終也難以避免被淘汰。



    書中觀念的對應

    當對方提到「漂亮的人不會被霸凌,但醜的人會」時,老師提及自己曾經因為外貌而被霸凌的經歷。此時,我應用了「證有不證無,證有靠舉例」的邏輯要訣,指出:老師外貌如此出色卻仍然被霸凌,這就證明了對方的論點並不成立。

    聽完後,全班大笑,這個例子是如此貼切!



    ②透過現象看本質

    案例分享:驗光的細緻與專業
    raw-image

    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邏輯思維不僅能提升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辨別事物的本質。第二個故事我想分享關於驗光的小故事,這個例子充分展現了《底層邏輯》所提倡的「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概念。



    近期因準備加拿大打工度假的相關事情,配眼鏡成了我的必備準備之一。我已經六年多沒更換眼鏡與隱形眼鏡,於是依舊回到了熟悉的仁愛眼鏡行(沒有業配啦)。

    這間店陪伴我多年,裡面有位從我小學時期就認識的「土豆哥」,看著他從新人一路成長為店長、甚至區長,而這樣的職位確實反映了他的專業實力。


    這次驗光的過程讓我深刻感受到他的專業態度。當時,測試裸視度數和戴眼鏡後的度數差異只有50度,但隱形眼鏡的度數竟相差高達170度。如果只依靠經驗,他或許會直接根據隱形眼鏡的度數來配眼鏡,但他選擇採用更加謹慎的方法。他給我試戴了一副500度的隱形眼鏡假片,並再次測量裸視、戴眼鏡和戴隱形眼鏡的度數差異,反覆驗證每一步,最終精準地幫我配出了最適合的度數。


    書中觀念的對應

    在《底層邏輯》中提到:「普通人只能看到事物的現象,而優秀的人能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土豆哥的專業正是這句話的最佳驗證。他沒有依賴經驗的判斷,而是通過不斷驗證來確認每一個環節,這種追求真實與精準的態度,令人敬佩!



    ③從流程、制度到系統的啟發

    案例分享:和尚分粥
    raw-image


    《底層邏輯》中提到,「改變流程是為了效率,改變制度是為了公正,而改變系統則是為了未來的智慧與遠見。」書中透過和尚分粥的故事:

    廟裡的和尚要分粥,起初大家不管用什麼方式分粥都不公平,反而讓德高望重的和尚決定,進而造成部分和尚去賄賂可以那位有權力的人;但是輪流分,每次負責分粥都和尚都給自己添最多。


    用這個故事解釋了流程、制度和系統之間的層次與關係:

    流程:分粥的具體操作過程。

    制度:確保分粥過程中公平的規則。

    系統:將流程與制度結合,透過互動設計達成整體的平衡與效率。

    和尚們最終採用「分粥者最後添粥」的方法,不僅優化了流程,還通過設計一個能讓人們自然遵守的制度來確保公平,這正是系統智慧的體現。


    案例分享:疫苗注射動線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raw-image

    這讓我想起過往規劃疫苗注射站動線時的一段經歷。疫情最尖峰時期,政府宣布開放疫苗施打,但疫苗數量有限,再加上藥廠供應尚未到位,現場護理站也在前置準備中,導致施打進程嚴重拖延,現場民眾大排長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觀察了現場的流程,並設計了一套結合制度與系統的方案:

    設計流程:引入號碼牌制度,避免民眾蜂擁而至,讓施打順序更加清晰。

    規範制度:規劃座位區,讓民眾按號碼牌等待,既保障秩序,也讓等待過程更加有條不紊。

    搭建系統:流程與制度的結合,使現場運作形成一個自動化、互動式的系統:護理站專注施打,號碼牌機制保證公平,民眾按秩序等待,不再干擾施打進度。


    這套方法不僅有效化解了現場的混亂,也讓疫苗施打的整體效率大幅提升,充分展現了《底層邏輯》中「流程、制度、系統」的應用價值。


    書中觀念的對應

    系統的特質是結構化與整體視角。必須透過重新設計流程與制度間的互動關係,我們才能不只超越解決眼前問題,而是建立一個長效運作的機制,替未來的智慧與遠見奠定基礎。



    以上,結合書中觀念與發生在我身上的案例分享給大家,不曉得你有沒有遇過一些生活情境與類似的邏輯應用?還是,你曾經透過系統化思維解決問題,為生活或工作帶來了新的可能性與改變?

    或是,閱讀完這本書或是書評,有什麼實際案例及心得也可以分享給我~


    🌟🌟🌟下集預告

    下篇文章我將延伸探討「理解他人的底層邏輯」,特別是其中提到的「邊界感」,以及巨嬰常使用的「情緒勒索」的主題,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歡迎轉發分享或留言分享,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感謝~~



    內容總結
    底層邏輯
    5
    /5
    avatar-img
    8會員
    9內容數
    靈感很狡猾,常不經意就從腦中溜走,還好有霖感可以抓住它。 這裡會有書評、教學、職場、旅遊、音樂、詩,和可能不怎麼美味的心霖雞湯 與你共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霖感在路上 的其他內容
    上篇文章 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上):這世上沒有對與錯的邏輯,只有對你有利的觀點 中,分享了這本書在探討是非對錯以及思考問題時的底層邏輯。 這次,我們繼續深入這本書的後半段,探索如何從個體進化到理解他人背後的底層邏輯。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座遊樂園,既然擁有了入場券,就該盡情玩樂、全力體驗一切
    5/5底層邏輯
    這本書一直都是佔據排行榜前幾名,甚至在2023年10月出版《底層邏輯2.0》,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看到的是事情的表象,但大多數的真相都藏在冰山底下,若不熟悉背後的運轉規則,就會容易被表象所誤導。書中提到商業思維的底層邏輯,若能加以運用,就能在面臨環境變化時,不容易被社會汰換,甚至產生出適應新環境的方法。
    上篇文章 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上):這世上沒有對與錯的邏輯,只有對你有利的觀點 中,分享了這本書在探討是非對錯以及思考問題時的底層邏輯。 這次,我們繼續深入這本書的後半段,探索如何從個體進化到理解他人背後的底層邏輯。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座遊樂園,既然擁有了入場券,就該盡情玩樂、全力體驗一切
    5/5底層邏輯
    這本書一直都是佔據排行榜前幾名,甚至在2023年10月出版《底層邏輯2.0》,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看到的是事情的表象,但大多數的真相都藏在冰山底下,若不熟悉背後的運轉規則,就會容易被表象所誤導。書中提到商業思維的底層邏輯,若能加以運用,就能在面臨環境變化時,不容易被社會汰換,甚至產生出適應新環境的方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底層邏輯》,作者:劉潤。我們來談談關於人際溝通的底層邏輯。如何有效溝通,對焦正確問題?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人脈呢?
    Thumbnail
    前言: 你是個有邏輯的人嗎? 你覺得什麼是邏輯思考呢? 今天我要來分享先前上女力學院的線上課程— 由牧羊妮講師主講的邏輯思考課, 我挑選出當中對我最有幫助的部分跟大家分享, 特別針對想要條理表達的人會很有幫助喔! 如果用一句話表達什麼是邏輯,你會怎麼表達呢? 「邏輯就是做好分類」
    這本書輕鬆易懂,結合生活例子來闡釋底層邏輯,包含選擇的智慧、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以及社會進化的底層邏輯,作者強調拋棄過去經驗,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的方法面對問題,並不被利益、立場左右。
    Thumbnail
    作者呂白分享了21個飛速成長的底層邏輯,並提供執行清單,是本讓人能快速做出改變的高效率成長指南。書中內容淺顯易懂,舉了好多生活實例。特別之處,在於加入了作者的生活經驗,以及實際執行的方法,可謂是,非常接地氣的一本工具書。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本書作者劉潤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如何透過洞察本質和時間管理,提升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內容包含對問題的深度思考和時間管理觀念,讀者能從書中獲得新穎的啟發,改變心態和方式。
    Thumbnail
    這篇開頭其實很剛好的銜接回前一篇,果然書是個好東西?原本我是打算講我去書展買的另一本書的,不過我今天看的另一本(跟前面的那本不一樣,誒對總共四本),這本是『底層邏輯』,有人說這本書很難看懂,很深,雖然大家都很推,我也買了,但是它在我家裡堆著吃灰(在書展聽到路人的談話稍微改一下),那就讓我看了幾十頁的
    在《底層邏輯》裡看過這樣一句話「你能幫到的,才會是你的人脈。」於是又把書拿出來翻了翻,過了整整一年,對這句話的理解不同、視野也擴大了些
    在《底層邏輯》裡看過這樣一句話「你能幫到的,才會是你的人脈。」於是又把書拿出來翻了翻,過了整整一年,對這句話的理解不同、視野也擴大了些
    Thumbnail
    「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 才是底層邏輯。」 作者集結了自身獨到的觀點 並結合許多淺顯易懂的有趣例子加以闡釋 讓整本書讀起來相當活潑 還能現學現賣 內容恰到好處 既豐富又不會太乏味 雖然有很多專業名詞、論述 但都能經由活靈活現的平易近人說明、小故事 融會貫通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底層邏輯》,作者:劉潤。我們來談談關於人際溝通的底層邏輯。如何有效溝通,對焦正確問題?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人脈呢?
    Thumbnail
    前言: 你是個有邏輯的人嗎? 你覺得什麼是邏輯思考呢? 今天我要來分享先前上女力學院的線上課程— 由牧羊妮講師主講的邏輯思考課, 我挑選出當中對我最有幫助的部分跟大家分享, 特別針對想要條理表達的人會很有幫助喔! 如果用一句話表達什麼是邏輯,你會怎麼表達呢? 「邏輯就是做好分類」
    這本書輕鬆易懂,結合生活例子來闡釋底層邏輯,包含選擇的智慧、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以及社會進化的底層邏輯,作者強調拋棄過去經驗,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的方法面對問題,並不被利益、立場左右。
    Thumbnail
    作者呂白分享了21個飛速成長的底層邏輯,並提供執行清單,是本讓人能快速做出改變的高效率成長指南。書中內容淺顯易懂,舉了好多生活實例。特別之處,在於加入了作者的生活經驗,以及實際執行的方法,可謂是,非常接地氣的一本工具書。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本書作者劉潤深入探討底層邏輯,如何透過洞察本質和時間管理,提升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內容包含對問題的深度思考和時間管理觀念,讀者能從書中獲得新穎的啟發,改變心態和方式。
    Thumbnail
    這篇開頭其實很剛好的銜接回前一篇,果然書是個好東西?原本我是打算講我去書展買的另一本書的,不過我今天看的另一本(跟前面的那本不一樣,誒對總共四本),這本是『底層邏輯』,有人說這本書很難看懂,很深,雖然大家都很推,我也買了,但是它在我家裡堆著吃灰(在書展聽到路人的談話稍微改一下),那就讓我看了幾十頁的
    在《底層邏輯》裡看過這樣一句話「你能幫到的,才會是你的人脈。」於是又把書拿出來翻了翻,過了整整一年,對這句話的理解不同、視野也擴大了些
    在《底層邏輯》裡看過這樣一句話「你能幫到的,才會是你的人脈。」於是又把書拿出來翻了翻,過了整整一年,對這句話的理解不同、視野也擴大了些
    Thumbnail
    「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 才是底層邏輯。」 作者集結了自身獨到的觀點 並結合許多淺顯易懂的有趣例子加以闡釋 讓整本書讀起來相當活潑 還能現學現賣 內容恰到好處 既豐富又不會太乏味 雖然有很多專業名詞、論述 但都能經由活靈活現的平易近人說明、小故事 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