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74:【哀诉选民被掳圣殿被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诗74:【哀诉选民被掳圣殿被毁】

【诗七十四篇题注】「亚萨的训诲诗。」

      在主前586年选民被掳至巴比伦和圣殿被毁的背景下(撒上七5;代下二十1-19),本诗篇叙述以色列民求神帮助的呼喊(1,2节),圣殿被蹂躏的状况(3-11节),以及他们对盼望的信心(12-23节)。本诗可能作于尼布甲尼撒占领耶路撒冷以后,生动地描写了犹太人的惨境,特别强调圣殿的毁灭。「亚萨」:是与大卫同时代的人,他们俩都活在远早于这诗篇写成的年代;因此,这里所指的或是亚萨的后裔,或是以他为名的诗班。「训悔诗」是个术语,也许是说诗的目的在于使人得智慧或精明,提高人的生存能力或成功机会。「训悔诗」原文的意思是「沉思的诗」,指教导和勉励的诗;也指默想或教诲的诗歌;参看诗篇第三十二篇的脚注。

一、哀诉选民受制圣殿被毁(1-23)

     这是一篇团体祈祷诗。诗人国家的苦况:他一开始就求神察看他们的苦况,尤其是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敌人摧毁的情景。这一切似乎都表示神实在抛弃了他们,以致他们遭受这样利害的灾劫。诗人因此提醒神他们本是神的羊,是神买赎回来的产业,而锡安山又是神的居所(1-2)。祈求的基础:诗人列举神在历史所显出的大能,表明神确是他们唯一的依靠。祈求的内容:诗人求神纪念他们,不要让敌人继续辱骂神的名。

【诗七十四1】「神啊,你为何永远丢弃我们呢?你为何向你草场的羊发怒如烟冒出呢?」

      「神啊,你为何永远丢弃我们呢」:神似乎丢弃了祂的子民(哀5:20)。「你为何向你草场上的羊发怒如烟冒出呢」:诗人把百姓称为神的羊,使他祈求的语气更加柔和。他暗示,神撇弃没有防御的百姓是很奇怪的;他们最需要祂的看顾。「发怒如烟冒出」:烟暗示有火;将神的愤怒常常比作火(申32:22;诗18:7,8;哀2:3)。因为神早已清楚地宣告:如果百姓离弃神,「耶和华必使你败在仇敌面前,你必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申二十八25)。神的百姓每次遭遇失败,都是他们离弃神的结果。

【诗七十四2】「求你纪念你古时所得来的会众,就是你所赎作你产业支派的,并纪念你向来所居住的锡安山。」

      「古时所得来的会众」、「作你产业支派的」都是指以色列人。「锡安山」即耶路撒冷城,是神地上的居所,乃圣殿所在。最理想的祷告就是在神面向他求关于他自己的荣耀得以彰显。这样的祷告神一定会听的。本节中有三样诗人所求的都是为神自己所求:(1)愿神纪念他古时得来的会众。(2)这会众他素来作自己产业的(申九29)。(3)求神纪念他素来居住的锡安。我们祷告的时候,如能将我们的心愿与神的旨意相符,就必定蒙神垂听。

【诗七十四3】「求你举步去看那日久荒凉之地,仇敌在圣所中所行的一切恶事。」

      「求你举步去看那日久荒凉之地」:「求你举步」意译为“神啊,求你速速动身”;诗人求神快去查看锡安山的被毁得看似不能修复的圣殿和耶路撒冷城,土地荒芜,满目创痍,一片惨状。「仇敌在圣所中所行的一切恶事」:指巴比伦人掠走了圣城一切值钱的东西(王下25:13-17),纵火焚烧了圣殿(诗74:7)

【诗七十四4】「你的敌人在你会中吼叫;他们竖了自己的旗为记号。」

「你的敌人在你会中吼叫」:「吼叫」指战场的呐喊;这时入侵的掠夺者就像野兽一样(赛5:29;耶2:15)。「他们竖了自己的旗为记号」:他们狂傲地树起他们的军旗,来代替耶和华真正的旗帜,来取代神放置在圣殿里的象征物品(如亚伦的杖)。圣地落入了外邦人的手中(民2:2)。异教的旗帜插在圣殿中,成为犹太人的奇耻大辱。

【诗七十四5-6】5「他们好像人扬起斧子砍伐林中的树。」6「圣所中一切雕刻的,他们现在用斧子、锤子打坏了。」

      第5和第6节的行为是同时发生的。正如林中的树在樵夫熟练的砍伐下迅速倒下,描写敌兵砍掉圣殿的木制结构。圣殿里华丽的雕刻和嵌板都被异教战士的斧子和大锤打碎了。

【诗七十四7】「他们用火焚烧你的圣所,亵渎你名的居所,拆毁到地。」

      「他们用火焚烧你的圣所,亵渎你名的居所」:诗人陈明并抗议巴比伦的恶行是针对神,不是指向以色列。诗人最痛恨损坏神的荣耀。即使神自己的名遭到外邦人羞辱,神依然未收回对以色列的惩罚,以此证明他的公义。

【诗七十四8】「他们心里说:“我们要尽行毁灭。”他们就在遍地把神的会所都烧毁了。」   

「神的会所」原文是复数,可能包括圣殿和曾经设立过会幕的所有地方。 神当然在意自己名下的圣殿,但神更在意百姓属灵的实际。圣殿被毁坏成废墟后,他们更用火把它焚烧,彻底地亵渎神的圣所。他们意图完全破坏以色列及其敬拜,于是就在遍地把神的会所都烧毁了。

【诗七十四9】「我们不见我们的标帜,不再有先知,我们内中也没有人知道这灾祸要到几时呢!」

     国已沦亡,看不见代表自己的标帜,包括军队的旌旗、各种宗教节日、盛会;而敌人的旗帜则到处飘扬(4节)。过去有先知来教导他们,传神的话语,指示挽救之道;现在这些先知有的被掳,有的被杀,都不见了。以西结被带往巴比伦,耶利米被带往埃及去了。诗人哀叹没有先知留在当地告诉他们那破坏要持续多久。

【诗七十四10】「神啊,敌人辱骂要到几时呢?仇敌亵渎你的名要到永远吗?」

      神的名被仇敌「辱骂」(10、18、22节),实在是因为神的百姓离弃了祂,是神的百姓让神的名被羞辱。此处诗人关注的不单是自己与自己民族的苦难,也是神的名因此被藐视,而神明明有力量,却不出手。神要容忍仇敌的嘲笑要到几时呢?

【诗七十四11】「你为什么缩回你的右手?求你从怀中伸出来,毁灭他们。」

      「右手」代表能力。神明明有能力轻易毁灭仇敌,却偏偏缩回「右手」,百般忍耐,不去立刻报应、不去追讨仇敌;实在是为了给百姓机会悔改回转(罗二4)。但诗人却还在不明白地问「为什么」。主耶稣有慈悲,有忍耐,是盼望人要悔改。但是许多恶人因为不立刻受报,就更加犯罪作恶。神若有人的性情,就早已从怀中伸出手来毁灭了恶人。

【诗七十四12】「神自古以来为我的王,在地上施行拯救。」

      「我的王」:体现神与以色列的立约关系。大卫执政之时,以色列是神政王国,待王国分裂后,各方面都失去当有的气势。且巴比伦入侵的直接原因亦在此。因此,诗人呼求神施怜悯拯救(撒下7:16)。虽然神的百姓中仍有人承认神为「我的王」,但更多的百姓却还在堕落之中没有回转。神重视的是以色列整体的见证,所以刑罚和管教还不能立刻挪去。

【诗七十四13】「你曾用能力将海分开,将水中大鱼的头打破。」

      「你曾用能力将海分开」:指过红海(出十四21);神用能力分开红海的情景。「大鱼」:「龙」、「蛇」、「海怪」。「大鱼」(13节)可能象征埃及的势力(结二十九3)。诗人回忆神当日拯救以色列民出埃及的事,红海分开出现干地,消灭追赶的埃及人。                

【诗七十四14】「你曾砸碎鳄鱼的头,把它给旷野的禽兽为食物;」

      「鳄鱼」:可能象征埃及的势力。「鳄鱼的头」:象征埃及军队。「旷野的禽兽」:指沙漠的禽兽或鸟类。本节指出神击打埃及人(鳄鱼),把他们的尸首丢给旷野的禽兽为食物。

【诗七十四15】「你曾分裂盘石,水便成了溪河。你使长流的江河干了。」

     这是叙述神叫盘石出水,又曾使约但河变为干地,让选民走过的神迹;以致以色列民可以进入应许地。

【诗七十四16】16「白昼属你,黑夜也属你;亮光和日头是你所预备的。」17「地的一切疆界是你所立的;夏天和冬天是你所定的。」

     「亮光」:指光、发光体。「疆界」:是指自然的地界和海界(创1:9;伯26:10;耶5:22)。万物都在神的掌握之中,白昼和黑夜也在祂控制之下,日头、月亮和星宿, 都按着祂的指示来照耀。全地的地理和地势是祂立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也由祂所定。

【诗七十四18-19】18「耶和华啊,仇敌辱骂、愚顽民亵渎了你的名,求你纪念这事。」19「不要将你班鸠的性命交给野兽,不要永远忘记你困苦人的性命。」

     「班鸠的性命」:指班鸠毫无防卫能力,就像这时的以色列民。诗人知道神也被牵涉在灾难之中。仇敌辱骂祂的名;是的, 一群卑鄙、愚顽人藐视、亵渎祂。但祂的民所遭遇的是危急的困境。诗人恳求神不要离弃他们,不要将你斑鸠的性命交给巴比伦的野兽,或永远忘记祂困苦人的性命。

【诗七十四20】「求你顾念所立的约,因为地上黑暗之处,都满了强暴的居所。」

     「所立的约」:指起初与亚伯拉罕立的约(创十五18-21)。 「黑暗之处」:难民藏身之地;全句表示这些无助的难民也遭受敌人强暴的对象。诗人求神顾念,因为神曾与他们立约,作他们的神,在迦南地得享安息(出十九5~6;利二十六11~12;申二十八14)。

【诗七十四21】「不要叫受欺压的人蒙羞回去,要叫困苦穷乏的人赞美你的名。」

      他祷告并非为自己的益处,乃是为神的荣耀,神是他生命的第一目的。不要神的名遭到蒙羞。在诗人的心中,求神「顾念所立的约」,就是求神拯救自己脱离「强暴」(20节)、「欺压」(21节)和「困苦穷乏」(21节);而在神看来,「顾念所立的约」就是管教悖逆的百姓,把他们重新领回正路,使他们能继续「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

【诗七十四22】「神啊,求你起来,为自己伸诉,要纪念愚顽人怎样终日辱骂你。」

       神不需要人催促祂「起来为自己伸诉」,也不必人提醒祂「纪念愚顽人怎样终日辱骂祢」(22节)。与其说是人在等候神拯救,不如说神在等候人悔改。什么时候神的百姓悔改回转,什么时候神就兴起拯救,因为「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们;必然兴起,好怜悯你们」(赛三十18)。

【诗七十四23】「不要忘记你敌人的声音,那起来敌你之人的喧哗时常上升。」

      「敌你之人的喧哗」:指敌人诋毁神的声音甚大,不断上升。本篇在失败里戛然而止,看不到光明、看不到拯救。诗人问神「为何永远丢弃我们」(1节)、「为什么缩回祢的右手」(11节),求神纪念百姓(2节)、纪念锡安(2节)、纪念仇敌羞辱祂的名(18、22节)、纪念祂所立的约(20节),却没有一句认罪悔改的话。神当然不会忘记「敌人的声音」(23节),但神更在等待百姓认罪悔改的声音。圣灵把这样一篇以失败结束的祷告摆在这里,提醒我们不要重复这样的愚昧,不要落到这样一个「不再有先知」(9节)、不体会神心意的愚昧之中。

raw-image

上图:主前586年,耶路撒冷和圣殿被巴比伦军队摧毁。





avatar-img
0會員
1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常希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诗73:【善与恶的不同结局】 【诗七十三篇题注】「亚萨的诗。」 亚萨(诗五○的脚注)从恶人与义人不同的结局(15-28节),找到恶人为何昌盛(1-14节)这个令人不解之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首教导的诗,主题与《约伯记》相似,讲义人与恶人的命运,为何恶人兴旺而义人反受苦。卷三以本篇
诗72:【秉公行义的王】  【诗七十二篇题注】「所罗门的诗。」      在这首王者诗篇里,所罗门祈求神使君王的统治充满公义(1-4节)、和平(5-7节)、能力(8-11节)、怜悯(12-15节)和兴旺(16,17节)。最后的赞美(18-20节)结束诗篇的卷二(简介的“内容”)。象其它王者诗篇一
诗71:【自幼恃主求其扶助】 【诗七十一篇题注】      这是诗人年迈体弱受到敌人打击时写的求告诗。诗首虽没有题注,传统认为:从用词方面观察,第七十篇为本篇的序言。篇首“大卫的纪念诗”包括了本篇,都是大卫晚年所作,与第六十九篇合为一首祈祷三部曲:主题为对神的仰望和信靠。有一些希伯来文抄本把
诗70:【求耶和华救助使敌蒙羞】 【诗七十篇题注】「大卫的纪念诗,交与伶长。」 这是一首为敌人所困,危急万分的求告诗,这诗篇基本上跟诗篇四十篇13-17节相同。只是将“耶和华”换为“神”诗人求神的帮助速速来到(1,5节),可以一方面叫“寻索我命”的人知难而退(2-3节),一方面让
诗69:【陈述苦况求神眷顾】 【诗六十九篇题注】「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调用百合花。」      本篇是篇幅最长的求告诗,也是一首弥赛亚诗篇。本篇预表耶稣基督的受难,无论是在长度、体裁、内容还是预表上,都与二十二篇十分接近。这是一篇义人因受苦而献上的求告诗,多为新约作者引用(约十五25;罗十一
诗68:【神的介入与得胜】 【诗六十八篇题注】「大卫的诗歌,交与伶长。」 这首胜利之诗,可能为了约柜从俄别以东家迁移到耶路撒冷的队列而写成(撒下六12-15),根据内容分成四个部分:诗中呼吁恶人从神面前逃跑(1-6节),歌颂神的胜利列队从埃及前往耶路撒冷(7-18节),以及神在
诗73:【善与恶的不同结局】 【诗七十三篇题注】「亚萨的诗。」 亚萨(诗五○的脚注)从恶人与义人不同的结局(15-28节),找到恶人为何昌盛(1-14节)这个令人不解之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首教导的诗,主题与《约伯记》相似,讲义人与恶人的命运,为何恶人兴旺而义人反受苦。卷三以本篇
诗72:【秉公行义的王】  【诗七十二篇题注】「所罗门的诗。」      在这首王者诗篇里,所罗门祈求神使君王的统治充满公义(1-4节)、和平(5-7节)、能力(8-11节)、怜悯(12-15节)和兴旺(16,17节)。最后的赞美(18-20节)结束诗篇的卷二(简介的“内容”)。象其它王者诗篇一
诗71:【自幼恃主求其扶助】 【诗七十一篇题注】      这是诗人年迈体弱受到敌人打击时写的求告诗。诗首虽没有题注,传统认为:从用词方面观察,第七十篇为本篇的序言。篇首“大卫的纪念诗”包括了本篇,都是大卫晚年所作,与第六十九篇合为一首祈祷三部曲:主题为对神的仰望和信靠。有一些希伯来文抄本把
诗70:【求耶和华救助使敌蒙羞】 【诗七十篇题注】「大卫的纪念诗,交与伶长。」 这是一首为敌人所困,危急万分的求告诗,这诗篇基本上跟诗篇四十篇13-17节相同。只是将“耶和华”换为“神”诗人求神的帮助速速来到(1,5节),可以一方面叫“寻索我命”的人知难而退(2-3节),一方面让
诗69:【陈述苦况求神眷顾】 【诗六十九篇题注】「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调用百合花。」      本篇是篇幅最长的求告诗,也是一首弥赛亚诗篇。本篇预表耶稣基督的受难,无论是在长度、体裁、内容还是预表上,都与二十二篇十分接近。这是一篇义人因受苦而献上的求告诗,多为新约作者引用(约十五25;罗十一
诗68:【神的介入与得胜】 【诗六十八篇题注】「大卫的诗歌,交与伶长。」 这首胜利之诗,可能为了约柜从俄别以东家迁移到耶路撒冷的队列而写成(撒下六12-15),根据内容分成四个部分:诗中呼吁恶人从神面前逃跑(1-6节),歌颂神的胜利列队从埃及前往耶路撒冷(7-18节),以及神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聖經《歷代志下》中亞撒王的故事,反映出信仰在面臨挑戰時的重要性。亞撒王依賴外在力量而忽略上主的指引,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與懲罰。通過這段經文,我們能反思信仰與生活的連結,以及在高峰時期如何保持謙卑與對上主的依賴。從中吸取教訓,以應對生活中的誘惑和挑戰,並警惕信仰的脆弱性。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下15章1-7節「上帝的靈臨到俄德的兒子亞撒利雅。他出來迎接亞撒,對他說:「亞撒,猶大和便雅憫眾人哪,要聽我說:你們若順從耶和華,耶和華必與你們同在;你們若尋求他,就必尋見;你們若離棄他,他必離棄你們。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沒有訓誨的祭司,也沒有律法,已經許多日子了。但他們在急難的時候歸
Thumbnail
這眾百姓,就是以法蓮 和撒馬利亞的居民,都要知道; 他們憑驕傲自大的心說: 磚牆塌了,我們卻要鑿石頭建築; 桑樹砍了,我們卻要換香柏樹。 因此,耶和華要高舉利汛的敵人 來攻擊以色列, 並要激動以色列的仇敵。 東有亞蘭人,西有非利士人; 他們張口要吞吃以色列。 雖然如此,耶和華的怒氣還未轉消。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亞哈謝在撒馬利亞,一日從樓上的欄杆裏掉下來,就病了;於是差遣使者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的神巴力‧西卜,我這病能好不能好。」 但耶和華的使者對提斯比人以利亞說:「你起來,去迎着撒馬利亞王的使者,對他們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神巴力‧西卜,豈因以色列中沒有上帝嗎?』
Thumbnail
以色列人與亞蘭人相對安營七日,到第七日兩軍交戰;那一日以色列人殺了亞蘭人步兵十萬, 其餘的逃入亞弗城;城牆塌倒,壓死剩下的二萬七千人。 便‧哈達也逃入城,藏在嚴密的屋子裏。 他的臣僕對他說:「我們聽說以色列王都是仁慈的王,現在我們不如腰束麻布,頭套繩索,出去投降以色列王,或者他存留王的性命。」
Thumbnail
亞哈在位的時候,有伯特利人希伊勒重修耶利哥城;立根基的時候,喪了長子亞比蘭;安門的時候,喪了幼子西割,正如耶和華藉嫩的兒子約書亞所說的話。—‭‭列王紀上‬ ‭16‬:‭34‬ ‭ 觀察北國的發展,好像在看一場權力鬥爭的時代劇。有惡意篡位的、有作王只有七天的、也有徹底行惡掌王權的。
Thumbnail
我們的服事的確不求名垂千古,因為一切都是上帝的,祂甚至根本不缺我們的服事。但我們是否真的擺上了值得紀念的心態和敬畏,在全能的上帝面前?還是其實我們所擺上的,的確不足以用更多的篇幅記載?
Thumbnail
《詩篇》124篇是一首大衛「上行之詩」。論其內容,是猶太人被擄歸回之後的作品。主題在表現猶太人於每年節期朝見神時,對神的救贖表達由衷的感恩。整個猶太民族經歷重重風浪和嚴苛考驗,神一再施展大能予以拯救。當猶太人束手無策之際,神成為唯一的幫助和盼望,使得他們終於穿越風暴且平安渡過。
這次的感受,是根據聖經提到,以色列,是主選的國家。 由此可知,今天的以色列,在世界末日的倒數計時,反而感到屬人的軟弱,更是需要主的幫助了。 甚至,在停頓的過程,也有因為以色列的內部紛亂。導致在以色列的主兒女對主呼求。 如今,我在想,要是這是以色列的老百姓所具有的〝懲罰〞呢? 因為,我不沒多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聖經《歷代志下》中亞撒王的故事,反映出信仰在面臨挑戰時的重要性。亞撒王依賴外在力量而忽略上主的指引,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與懲罰。通過這段經文,我們能反思信仰與生活的連結,以及在高峰時期如何保持謙卑與對上主的依賴。從中吸取教訓,以應對生活中的誘惑和挑戰,並警惕信仰的脆弱性。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下15章1-7節「上帝的靈臨到俄德的兒子亞撒利雅。他出來迎接亞撒,對他說:「亞撒,猶大和便雅憫眾人哪,要聽我說:你們若順從耶和華,耶和華必與你們同在;你們若尋求他,就必尋見;你們若離棄他,他必離棄你們。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沒有訓誨的祭司,也沒有律法,已經許多日子了。但他們在急難的時候歸
Thumbnail
這眾百姓,就是以法蓮 和撒馬利亞的居民,都要知道; 他們憑驕傲自大的心說: 磚牆塌了,我們卻要鑿石頭建築; 桑樹砍了,我們卻要換香柏樹。 因此,耶和華要高舉利汛的敵人 來攻擊以色列, 並要激動以色列的仇敵。 東有亞蘭人,西有非利士人; 他們張口要吞吃以色列。 雖然如此,耶和華的怒氣還未轉消。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亞哈謝在撒馬利亞,一日從樓上的欄杆裏掉下來,就病了;於是差遣使者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的神巴力‧西卜,我這病能好不能好。」 但耶和華的使者對提斯比人以利亞說:「你起來,去迎着撒馬利亞王的使者,對他們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神巴力‧西卜,豈因以色列中沒有上帝嗎?』
Thumbnail
以色列人與亞蘭人相對安營七日,到第七日兩軍交戰;那一日以色列人殺了亞蘭人步兵十萬, 其餘的逃入亞弗城;城牆塌倒,壓死剩下的二萬七千人。 便‧哈達也逃入城,藏在嚴密的屋子裏。 他的臣僕對他說:「我們聽說以色列王都是仁慈的王,現在我們不如腰束麻布,頭套繩索,出去投降以色列王,或者他存留王的性命。」
Thumbnail
亞哈在位的時候,有伯特利人希伊勒重修耶利哥城;立根基的時候,喪了長子亞比蘭;安門的時候,喪了幼子西割,正如耶和華藉嫩的兒子約書亞所說的話。—‭‭列王紀上‬ ‭16‬:‭34‬ ‭ 觀察北國的發展,好像在看一場權力鬥爭的時代劇。有惡意篡位的、有作王只有七天的、也有徹底行惡掌王權的。
Thumbnail
我們的服事的確不求名垂千古,因為一切都是上帝的,祂甚至根本不缺我們的服事。但我們是否真的擺上了值得紀念的心態和敬畏,在全能的上帝面前?還是其實我們所擺上的,的確不足以用更多的篇幅記載?
Thumbnail
《詩篇》124篇是一首大衛「上行之詩」。論其內容,是猶太人被擄歸回之後的作品。主題在表現猶太人於每年節期朝見神時,對神的救贖表達由衷的感恩。整個猶太民族經歷重重風浪和嚴苛考驗,神一再施展大能予以拯救。當猶太人束手無策之際,神成為唯一的幫助和盼望,使得他們終於穿越風暴且平安渡過。
這次的感受,是根據聖經提到,以色列,是主選的國家。 由此可知,今天的以色列,在世界末日的倒數計時,反而感到屬人的軟弱,更是需要主的幫助了。 甚至,在停頓的過程,也有因為以色列的內部紛亂。導致在以色列的主兒女對主呼求。 如今,我在想,要是這是以色列的老百姓所具有的〝懲罰〞呢? 因為,我不沒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