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關於亞洲式管理想法
因為夏天我所待的小鎮,關於農作物只有葡萄廠採摘跟內廠包裝,所以,我就投了履歷開始第一次嘗試包裝葡萄的內場工作,主要的管理層是亞洲人,受雇者普遍都是新背包客為了集簽證而來,因為裡面的風格不太適合我,所以我就辭職在家休息了。
一開始我就能猜到所謂亞洲式風格,我認為工作上給予壓力那是當然的,但我們畢竟是領著兼職的薪水,有打卡上班才有錢,我們卻要每天提早15-20分鐘參與開會(無薪),下班打卡也是有趣,每個人都不同的時間打卡下班,結果報表出來都是統一的時間,我就在思考那為什麼還需要設打卡鐘,公司不管上班下班都已經是統一的了,很像也只是走個流程。
主管的管理風格,印象中主管們在會議中或者工作間集合開會,好像每個句子的結束句末詞都是你會沒有工作,不要生病假如你請太多病假,你也會失去這份工作諸如此類的言詞,一字一句都是讓你活在害怕裡,對於那些新背包客沒有車子,又可能急於集簽證,死吊在這裡無從離開的人,真的也是個難忘的經驗。
有時候不能以自己的看法為看法,那天遇到同事一聊之下,她也覺得這間廠的管理風格是不舒服的,你已經很努力上班了,卻還是只覺得你做不好。亞洲式管理,希望未來也會有亞洲式抵制。最愉快的回憶只有吃葡萄吃得很滿足,可惜沒有下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