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
IG專區
投票選出、職場與人際相處的真實觀察
。在現代社交環境中,訊息回應已經變成了一種「無形壓力」,很多人不敢不回,害怕失禮、怕錯過機會,甚至會陷入「訊息焦慮」。但在職場與人際關係中,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回得快」,而是
懂得掌握界線
,讓對方學會尊重你的回應習慣。因此,我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分享如何
優雅地掌控訊息回覆節奏
,既不讓自己過度消耗,也能讓對方理解你的界線,建立更輕鬆自在的人際關係。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回,等於沒了界線;不回,等於得罪人。」
有一次,我在職場上遇到一個習慣「訊息轟炸」的同事。
他不是我的直屬上司,也不是業務夥伴,只是一個需要偶爾合作的同事,但他的訊息卻從不間斷——
「這個文件幫我看一下!」
「你覺得這樣改可以嗎?」
「剛剛那個開會的內容,你怎麼看?」
「對了,我又想到一件事……」
而最讓我無法適應的是,他的訊息沒有時間界線。
凌晨一點,他問:「明天要不要一起訂手搖飲?」
週六晚上,他傳來一段長文:「剛剛想到一個點子,你覺得怎麼樣?」
一開始,我都很有禮貌地回應,想著「既然對方找我,我應該回應,這樣比較不會失禮。」
但後來,我發現——
當你「每次都回」,別人就會覺得「你一定會回」,然後你的時間就不是你的了。
於是,我開始慢慢減少回覆,
有些問題,我隔幾個小時才回,
有些訊息,我選擇性地忽略,
有些時候,我乾脆已讀不回,看他會不會再提一次。
結果?
他並沒有因此不爽,反而開始學會「精簡訊息」,甚至有時候還會加一句:「如果你忙,可以晚點回。」
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高情商的人,懂得用「不回訊息」,來重新定義自己的界線。
但問題是,
不回訊息,怎麼做到既不失禮,又能讓對方理解?
這,才是關鍵。
很多人害怕不回訊息,說到底,是因為這三個心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