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Mass General Brigham 與布朗大學沃倫‧艾爾帕特醫學院研究發現,青少年肥胖與生理時鐘密切相關。研究發現,體重過重及肥胖青少年在傍晚至夜間的進食量明顯增加,並且與生物時鐘的調控作用有關。研究首次在排除外部干擾(光照、時間提示等)下驗證食物攝取受生物時鐘影響,強調生理節律對食慾與新陳代謝的直接作用。
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公共健康方向,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基於生理時鐘的精準營養干預策略,例如透過光照調節、運動計劃來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飲食模式,以減少肥胖率並降低慢性病風險。
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報告,2024 年高階智慧型手機(批發均價 ≥ 600 美元)佔全球市場的 25%,相比 2020 年的 15% 顯著成長。蘋果仍然領跑高階市場,但市佔率從 72% 降至 67%,主要因三星、華為和小米的市場份額提升。超高階機型(批發均價 ≥ 1,000 美元)市佔首次突破 40%,顯示消費者更偏向高規格產品。
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勢頭不減,未來幾年可能會進一步受到 AI 功能、長期軟體支援和更強硬體技術的推動。此外,隨著分期付款和舊機換新計畫的普及,高階市場的用戶基數可能會持續增加。
Meta 宣布計畫建設長約 50,000 公里的「水域價值計畫」(Project Waterworth)海底電纜,將連接美國、印度、南非、巴西等地區,提升跨洲網路連結能力,並支援 Meta 的 AI 計畫。該電纜將使用 24 對光纖,提高傳輸容量,並在高風險區域採用強化埋設技術,以防止損壞。
全球網路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加強,海底電纜將成為 AI 訓練數據傳輸的關鍵。科技巨頭將持續投資自有網路基礎設施,確保資料傳輸的穩定性,同時減少對第三方電信公司的依賴。
沃爾瑪預計將發布財報,市場預期營收與獲利將持續增長,反映出「大者恆大」的零售業趨勢。儘管股價過去三年翻倍,但市場預期過高可能壓制未來漲幅。此外,美國 1 月零售銷售額下降 0.9%,顯示消費者購買力減弱。
大型零售商將持續鞏固市場主導地位,而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可能進一步被擠壓出市場。此外,隨著 AI 和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增加,沃爾瑪等零售巨頭將加強數位化與供應鏈效率,以保持競爭優勢。
英國聽力學家警告,長期使用降噪耳機可能影響大腦處理聲音的能力,導致聽覺處理障礙(APD)。這些患者雖然耳朵正常,但無法有效分辨背景噪音,影響與人溝通能力。這一現象近年來在年輕人群體中越來越常見。
未來耳機設計可能會考慮「聽力友善模式」,允許部分環境聲音進入,以避免對大腦的長期影響。同時,公共健康機構可能會推動聽力健康意識,提高年輕人對降噪耳機使用風險的認識。
AI 新創 DeepSeek 橫空出世,其技術整合至微信後,帶動中國科技類股飆升,推動中國股市市值一個月內增加 1.3 兆美元。高盛預測 AI 可望吸引 2,000 億美元資金進入中國股市,並提升未來 10 年每股盈餘增長 2.5%。然而,高盛提醒投資人需注意政府監管與經濟風險。
AI 領域將成為中國股市的重要增長引擎,而 AI 技術的廣泛應用可能會進一步推動企業轉型。政府監管仍是影響市場的一大變數,投資人需關注相關政策動向。
台灣據傳正在與美國商討軍購計畫,總額預計在 70-100 億美元之間,內容可能包括岸防巡弋飛彈(CDCM)和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該軍購計畫旨在強化台灣國防實力,同時獲得美國政府支持。
台美軍事合作將持續深化,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先進武器交易。然而,這也可能加劇兩岸關係的緊張局勢,使地區安全問題更加複雜。
這些新聞共同指向幾個主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