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筆記|看見有所侷限的假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我們覺得一件東西很重要,就要自己去爭取,而不是在背後抱怨。哪怕時間緊張,我們也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認真對待自己的東西,別人才會認真對待。在背後抱怨,等於把責任推給別人。」— 《了不起的我》


我想到自己一直以來「不習慣主動提出自己的需求」的模式。


很多時候逆來順受,並不代表歡喜做甘願受。反而是出現了內在有股力量驅使自己不斷努力或盡力配合,但私底下卻又會忍不住murmur外在人事物的情緒。


雖然偶爾抱怨也是正常的,是一種情緒的抒發,但我覺得比較可怕的是,在某個不舒服情境還未充分和人溝通自己的狀態、提出想法或偏好時,就讓自己先妥協,然後認為對方造成我的壓力,甚至成為一個理由去逃避那樣的情境,彷彿一切都是不得不。


為什麼會這樣呢?現在想想真的覺得好可怕,我等於是把自己的力量完全鎖住,但那股力量其實並沒有消失,反而在內在時不時地傷害自己。


/


在《了不起的我》中提到改變的其中一個原則,是「檢驗人生假設」:如果你不知道阻礙改變的力量,不知道這種力量背後的重要假設,你看起來雖然像是活在常識裡,實際上卻是活在自己的假設裡。


以我自己的模式為例,我猜想,也許是以前有某些經驗讓我體會到,如果我不順應他人的請求或體制中的某些規定,對方就會不開心,然後當時不懂得區分他人與自己情緒的我,也會感到不開心。


當然這其中還有事件的大小程度之分,以及對象和自己的關係多親近。現在的我已經漸漸學會如何去拒絕而不帶有罪惡感,但在某些情境,似乎還是無法克制的忽視自己的需求或情感,覺得自己沒有那個力量去發聲。


我求學時期有段當好好小姐的時光,是連同學請我午休陪他們去圖書館或是下課時間幫他們裝水都不敢拒絕,即便當下的我其實很累很想睡。雖然某些時光想起來仍有些痛苦,但我仍感激在那段時間結識了幾個摯友,也感激自己從那個時候開始一步步學會表達,即便力道還拿捏的不純熟。


/


「有時候,看見這些假設本身就會帶來一些改變,而不需要具體做什麼。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假設藏得太深了,以至於我們把這些假設當成不可動搖的常識。而它們一旦被看到、被帶到意識中經受理性的拷問,它們對人心理的隱形操控力就會被打破。」


我想到過年期間的一件小事。那時放假最後一天剛從家鄉搭火車回來北部,因為男友有事沒辦法到火車站載我,而他哥剛好要載親戚搭火車於是順便載我回住處。(當天他們有家族聚會)


車上我們聊了一下,哥後來問我要不要去他們家聚聚打個牌。當時已經晚上八點多,其實在火車上我已先跟男友說隔天要上班所以想早點整理行李休息,但被哥又問了一次我竟然開始動搖。當時我其實不斷地在揣測去和不去會有的心境⋯⋯後來在下車時,還是決定跟哥說明自己想早點休息,然後提及下次早一點可以再加入。


這在別人眼裡也許是很小很小的事情,但對我而言,回到住處時我好感激自己做出了不一樣的決定。並不是為拒絕而拒絕,而是真的聽到自己的感受及需求,也願意相信他人會有的包容及尊重。


就像男友曾經對我說過,有時候他人的邀請或幫助只是一種善意,如果你不喜歡或有其他想法,就說明清楚就好,並不代表你一定得接受。他人並沒有逼迫你。


把責任推給別人總是比較容易,但如果想拿回自己的力量,真的需要練習發聲。但前提是看得見自己堅信的常識,與情緒帶來的線索,讓它們有機會鬆動,我們便能一步一步的有所不同。


/


書中有提供如何檢驗自己假設的方法,也簡單分享在這囉:

1. 寫下自己希望達成的目標(例:更有自信的表達)

2. 寫下自己與目標相反的行為,問自己:這些行為,能帶來什麼好處?

3. 問自己:如果做不一樣的行為,最擔心別人會怎麼對我們?

4. 問自己:為什麼阻礙改變的行為帶來的好處是必須的?如果沒有這些好處,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情?


小訣竅:尋找重要假設時,可以試著用「如果⋯⋯就⋯⋯」的句型來歸納它們。


(舊文整理轉載,記錄於2022年2月27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煦煦如聲|聲音療癒.身心探索
4會員
57內容數
記錄分享頌缽、身心探索筆記,包含個人體驗、上課進修、閱讀心得,還有生活中的札記體悟。
2025/03/28
「感謝我擁有健康。」 自從九月確診後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去跑步運動,這幾天感受到身體開始在釋出訊息:快讓我動一動吧!! 有些莫名的痠與緊,於是想到了 @yoga_with_kassandra 在YT上也有30天的15分鐘晚間瑜珈挑戰,於是心血來潮立馬打開電腦跟著伸展一下。
Thumbnail
2025/03/28
「感謝我擁有健康。」 自從九月確診後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去跑步運動,這幾天感受到身體開始在釋出訊息:快讓我動一動吧!! 有些莫名的痠與緊,於是想到了 @yoga_with_kassandra 在YT上也有30天的15分鐘晚間瑜珈挑戰,於是心血來潮立馬打開電腦跟著伸展一下。
Thumbnail
2025/03/28
在療癒音樂會當中,最後大家圍坐成一個圓的分享圈,我被場域內流動與真誠的情感深深觸動。其中一位參與者Anne的分享,讓我很有共鳴。 一直以來,在一些活動中,每當看到其他人手舞足蹈地分享內心的某些悸動、情緒滿溢地分享體驗到的感受,或是敏銳地敘述某些感官的細微變化,我都會不禁覺得:
2025/03/28
在療癒音樂會當中,最後大家圍坐成一個圓的分享圈,我被場域內流動與真誠的情感深深觸動。其中一位參與者Anne的分享,讓我很有共鳴。 一直以來,在一些活動中,每當看到其他人手舞足蹈地分享內心的某些悸動、情緒滿溢地分享體驗到的感受,或是敏銳地敘述某些感官的細微變化,我都會不禁覺得:
2025/03/18
愛自己不一定是表面上的行動,更核心的是—自我接納。 什麼是「愛自己」呢?也許這三個字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陌生,卻仍會對其感到困惑,甚至認為就是某些「外在行動」的理由。 吃一頓好料算愛自己嗎?運動健身是愛自己嗎?買一個昂貴的包犒賞自己是愛自己嗎?……
2025/03/18
愛自己不一定是表面上的行動,更核心的是—自我接納。 什麼是「愛自己」呢?也許這三個字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陌生,卻仍會對其感到困惑,甚至認為就是某些「外在行動」的理由。 吃一頓好料算愛自己嗎?運動健身是愛自己嗎?買一個昂貴的包犒賞自己是愛自己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把一切都歸給外在相對於自己負責實在是輕鬆得多,我們就會直接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推卸責任到外在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把一切都歸給外在相對於自己負責實在是輕鬆得多,我們就會直接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推卸責任到外在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作者的話: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角度-- 迷惘是因為擁有很多選擇;感到自己不被接受是因為自己正在展現獨特與勇敢;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是因為自己擁有看見他人美好的眼睛;失落是因為自己擁有超多無處可去的愛;孤單是因為我們心中允許了同伴參與生活;恐懼失去是因為正擁有著。 從自己的困擾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力量和
Thumbnail
作者的話: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角度-- 迷惘是因為擁有很多選擇;感到自己不被接受是因為自己正在展現獨特與勇敢;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是因為自己擁有看見他人美好的眼睛;失落是因為自己擁有超多無處可去的愛;孤單是因為我們心中允許了同伴參與生活;恐懼失去是因為正擁有著。 從自己的困擾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力量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做自己,淺意是做自己喜愛的事,深意是做自己認可的事,但結果不一定是自己喜樂的,因為變數太多,終究還是得自己承擔。 做自己,言行舉止都按自己意願發展,其實是很困難,除非隱居山林與世無爭,既然活在人世間,做自己一定有兩種結果,一則是有人認同,另一則是有人反對,當認同人多時,也許對做自己更坦然點
Thumbnail
做自己,淺意是做自己喜愛的事,深意是做自己認可的事,但結果不一定是自己喜樂的,因為變數太多,終究還是得自己承擔。 做自己,言行舉止都按自己意願發展,其實是很困難,除非隱居山林與世無爭,既然活在人世間,做自己一定有兩種結果,一則是有人認同,另一則是有人反對,當認同人多時,也許對做自己更坦然點
Thumbnail
既然問題出現了,我是不是應該要用另外型式來發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只是你能否發展出來
Thumbnail
既然問題出現了,我是不是應該要用另外型式來發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只是你能否發展出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