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粉絲,謝謝你寫信對我的關心。
我是在2019年年底決定離開公職的,從做出決定到遞出辭職簽呈,大約只有兩個禮拜的時間。這段離職的過程很掙扎,但最後我心裡很清楚:我該為自己,也為家人孩子,做出一個交代。
你問我「離職後去哪裡了」?我沒有去哪裡。
說來有點樸實,但真實得不能再真實——我回到家,專心做好全職媽媽的角色。
這幾年,我一直是一個偽單親媽媽,一個人在台灣照顧孩子(就是你們熟悉的大壯)。你說辛不辛苦?當然有時候會累,但我知道我比很多人幸運太多了。
我已經遠離了大學時代那種連三餐在哪裡都要煩惱的焦慮。現在的我,經濟有餘裕、有安全感,這一切不是因為我多厲害,而是因為老天爺眷顧我,也是因此,我想把這份幸運回饋出去。
於是我成立了《國考驛站》Podcast,一個公益平台,免費服務考生,教大家怎麼準備國考、走過那段漫長而孤單的歲月。
離開體制後,我也嘗試過許多「無用但快樂」的小事。
疫情前,我去一家銀髮日照機構當義工——煮咖啡、幫長輩指壓按摩,這是我自己去爭取的機會,只因為我想找點事做。當時的我,正經歷思覺失調症的低潮,我知道我不能一直關在家裡,得走出去、去服務人群,那是我重新找回價值的方式。
送完大壯去學校後,我還跑去問我們鄰長:「有沒有缺銀髮共餐的廚娘?我想煮飯給銀髮族吃。」結果鄰長嘆了一口氣說:「我們這裡銀髮共餐早停了啦,居民罵我都吃xx黨的米罵我…」就這樣,我想當志工廚娘做菜的夢破滅。
後來,我跑去整復員協會學腳底按摩、推拿、整復、油壓,學了2年半,還一路學到成為老師助教,甚至去考了芳療師的證照。又因為想讓生活多一點專業,我還去致理科技大學考了英國TQUK 國際咖啡師證照。
這幾年,我也嘗試了很多「不務正業」的小事。我去學了快速剪髮、剪髮的基本技巧,還認真上了紫微斗數的課,想看看能不能幫家人朋友算算流年。
在朋友的鼓勵下,我報名了幾次一日遊行程,只要看到不錯的活動,我就幫大壯請假,我們母女倆就出發。後來才發現——原來一日遊的團友幾乎都是銀髮族、退休長輩。
也就是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噢,原來我現在過的,幾乎就是一種「提早退休」的生活。
不過和許多真正退休的人不同的是:我從來沒有讓自己的人生腳步停下來。
也許外人看我「沒在上班」,但我學的東西、做的事情,從來沒停過。因為我始終相信,人生不是拿來填滿別人期待的,而是拿來慢慢找到自己、活出自己的節奏的。
人生不一定每件事都要有用,但你一定要知道什麼事讓你快樂,什麼事能讓你重新感覺到「我還有能力」。
我還做了一件蠢事——股票當沖。剛開始接觸投資那陣子,懵懵懂懂地投入市場,想靠當沖賺快錢,結果賠了快50萬台幣。那之後我痛定思痛,決定不再賭未來,開始研究巴菲特的價值投資。
現在我走的是穩穩前行的路,每年讓自己有穩定報酬,不追求爆富,只追求心安。
離開公職後的我,真的沒有去哪裡工作。因為我知道現在我的人生角色,是媽媽,是家裡的核心,只要我出去工作,我就得面對蠟燭兩頭燒的生活,那不是我想要的。
我相信,媽媽這個角色,並不是「犧牲奉獻」四個字就能概括的,只是我們華人社會,總是太容易忽略了媽媽背後的無聲價值。
如果你也正站在人生的交叉口,不要怕走慢一點、繞遠一點,只要你走的每一步都有意識、有信念,就不會白費。
我的人生沒有多精彩,但我想和你說:離開體制後,我哪裡都沒去,只是學會好好活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