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的殘酷教誨:為什麼「快樂」是觀眾的痛苦?影視敘事原則大解析 #理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蔡康永《LA流浪記》看到一個段落,大意是:
他的編劇老師對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說:「編劇本的第一原則是『世界上沒有人是快樂的』,你的快樂就是觀眾的痛苦,你越快樂觀眾越痛苦,觀眾為什麼要花錢進電影院,看到有人過得比他好?所以,你寫的主角不能快樂超過五分鐘,在第四分鐘五十九秒時,你就要讓他痛苦摔斷腿,或者被鬼娃娃追殺...如果未來你們寫的故事,誰在一開始就寫主角很快樂,我就讓他這一學期跟快樂絕緣。」

教授的下馬威奏效了,於是交出來的編劇作業:
「阿里巴巴到家門口,發現煞車失靈,車子衝向看電視的媽媽。」
「阿里巴巴把微波爐的烤雞拿出來,看到裡面有一隻死老鼠。」
「阿里巴巴把嬰兒抱起來,發現嬰兒跟自己長得完全不一樣。」

總之,每個故事的主角阿里巴巴一個比一個慘,教授對此感到很滿意。


關於「快樂即觀眾的痛苦」的說法不是戲謔,而是直指一個極為核心的影視敘事原則,它可以套用到以下理論框架:

1️⃣衝突理論(Conflict Theory)

幾乎所有戲劇的基本原則都建基於「衝突是故事」的核心:沒有衝突,就沒有戲劇。
觀眾之所以想看下去,是因為他們想知道角色如何克服挑戰或墜入深淵。

編劇老師的說法,實際上是強調:

  • 快樂 = 沒有衝突 → 就沒有戲劇張力 → 就沒人要看。
  • 角色的痛苦,其實是讓觀眾「感受刺激、產生共鳴」的原料。

2️⃣悲劇原則(Catharsis)

亞里斯多德的古典劇作理論認為,觀眾透過觀看角色的痛苦經歷,會產生一種「情感淨化」的效果:

「我們觀看悲劇,是為了從中釋放自身的恐懼與悲傷。」

老師說的「觀眾為什麼要看別人比自己快樂?」其實反過來就是在說:「觀眾來戲院,是為了看到比自己更慘的人,從中獲得安慰」。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災難片、虐戀劇、社會寫實電影總是有人買單。

3️⃣三幕劇結構(Three-Act Structure)

好萊塢的電影公式,在這套結構裡,主角在第一幕末「必定」要遭遇重大打擊/轉折事件(Inciting Incident),才能進入第二幕的挑戰期。
所以主角前面若過得太開心,敘事節奏會延遲進入主劇情,也違反商業電影對「快速進入主題」的期待。

🚩老師的大白話:「在第五分鐘之前給我把角色推下山,不然我推你下山。」

4️⃣觀眾認同機制(Empathy vs. Sympathy)

角色一開始就很快樂,觀眾會嫉妒而不是共鳴;但角色若承受痛苦或處境困難,觀眾容易投射自己的恐懼與經驗,產生同情或同理心,也就是說:「我們喜歡的角色,不是爽角,是受苦人。」

這種「越慘越好」的思維固然能鍛鍊編劇的衝突敏感度,但長期來看,可能也會導致創作者的視野被困在負面敘事裡,難以書寫幸福或療癒的情節,套用到影視產業常見的現象:「觀眾對幸福的懷疑,比對痛苦的耐性還要強。」

於是,有些創作者會反思:我們是否也可以建立一種讓「快樂」變得可信、動人的敘事?(但以目前台灣的「老編劇」們,不斷寫出來的40+影視作品來看,並沒有~)

🚩喜劇是不是就沒有價值,還是我們缺乏能量寫出有傷感底蘊的快樂?

🔢結論

創作不是給觀眾幸福,而是給他們希望——透過困境中掙扎的角色,觀眾才看到希望。!

✨這也是為什麼,從阿里巴巴到哈利波特,每一個主角,都要先被人生「胖揍」一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聰 is 廣電所の研究生
5會員
105內容數
Elizabeth KT Wang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研究生
2025/08/27
本文探討榮格的原型角色理論如何應用於電影角色分析,並列舉12種常見原型角色及其在電影中的代表人物,例如英雄、導師、陰影等,說明這些原型角色如何豐富劇情並觸動觀眾情感。
Thumbnail
2025/08/27
本文探討榮格的原型角色理論如何應用於電影角色分析,並列舉12種常見原型角色及其在電影中的代表人物,例如英雄、導師、陰影等,說明這些原型角色如何豐富劇情並觸動觀眾情感。
Thumbnail
2025/08/18
本文探討網紅現象背後的表演性結構,結合高夫曼、Judith Butler、傅柯等社會學理論,分析網紅如何透過社群媒體平臺上的表演維持人設、經營粉絲,並在鏡頭效應下創造出一種「演出自然」的弔詭現象。
Thumbnail
2025/08/18
本文探討網紅現象背後的表演性結構,結合高夫曼、Judith Butler、傅柯等社會學理論,分析網紅如何透過社群媒體平臺上的表演維持人設、經營粉絲,並在鏡頭效應下創造出一種「演出自然」的弔詭現象。
Thumbnail
2025/08/15
人們在鏡頭前會改變行為,這不只是心理反應,更牽涉到權力、社會身份建構與表演性的複雜議題。本文從社會角色表演理論、觀察者效應、表演性、全景監獄理論及攝影機效應等五大面向,深入探討「因觀看而表演」的機制,並點出"真實"其實常被觀看機制塑造。
Thumbnail
2025/08/15
人們在鏡頭前會改變行為,這不只是心理反應,更牽涉到權力、社會身份建構與表演性的複雜議題。本文從社會角色表演理論、觀察者效應、表演性、全景監獄理論及攝影機效應等五大面向,深入探討「因觀看而表演」的機制,並點出"真實"其實常被觀看機制塑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對於這部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討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對於劇名的獨特解讀。
Thumbnail
對於這部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討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對於劇名的獨特解讀。
Thumbnail
關於往後的規劃跟一些介紹,都歡迎來打招呼,不用很嚴肅。
Thumbnail
關於往後的規劃跟一些介紹,都歡迎來打招呼,不用很嚴肅。
Thumbnail
探討普遍存於人性的孤寂,說不清的孤獨在此片具象呈現。 看完很阿雜,心情不舒服。但夏天很適合,保證降溫的透心涼。 本片節奏慢,著重其藝術性,需沉下氣觀賞,方能體會箇中滋味。
Thumbnail
探討普遍存於人性的孤寂,說不清的孤獨在此片具象呈現。 看完很阿雜,心情不舒服。但夏天很適合,保證降溫的透心涼。 本片節奏慢,著重其藝術性,需沉下氣觀賞,方能體會箇中滋味。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是最近幾天開始播放的台灣影集,共八集。我至今透過網路的串流斷斷續續地看完了六集。第一集像個跑馬燈,播放著馬不停蹄的生活,出生、求學、結婚、生子、養育孩子、旅遊的開心、學習的成就、照顧年邁的爸媽、最後離去。人生之中有好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完成,都會經歷許多的痛苦,而痛苦過後會有稍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是最近幾天開始播放的台灣影集,共八集。我至今透過網路的串流斷斷續續地看完了六集。第一集像個跑馬燈,播放著馬不停蹄的生活,出生、求學、結婚、生子、養育孩子、旅遊的開心、學習的成就、照顧年邁的爸媽、最後離去。人生之中有好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完成,都會經歷許多的痛苦,而痛苦過後會有稍
Thumbnail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Thumbnail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Thumbnail
1. 西方的「戲劇意志論」將戲劇分為三類,即(1)喜劇comedy;「喜歡」非喜感的劇,指劇情隨劇中人意志發展,最後得到完美結局、(2)鬧劇farce;熱「鬧」的劇,指劇中人沒有意志,只有一種性格,各種單一性格撞擊產生火花,創造出笑料、(3)悲劇tragedy;「悲壯感」非悲傷的劇,指劇中人
Thumbnail
1. 西方的「戲劇意志論」將戲劇分為三類,即(1)喜劇comedy;「喜歡」非喜感的劇,指劇情隨劇中人意志發展,最後得到完美結局、(2)鬧劇farce;熱「鬧」的劇,指劇中人沒有意志,只有一種性格,各種單一性格撞擊產生火花,創造出笑料、(3)悲劇tragedy;「悲壯感」非悲傷的劇,指劇中人
Thumbnail
  本書雖是本談喜劇(脫口秀)的書,其技巧之於人生卻是在方方面面派得上用場的,因為當你有辦法嘲笑一件悲劇的時候,悲劇也不再是悲劇了。正如卓別林所言:「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然而,何謂喜劇?   「喜劇本就是一門顛覆性的藝術。」、「邏輯是所有喜劇的靈魂。」、「喜劇是反邏輯,所以喜
Thumbnail
  本書雖是本談喜劇(脫口秀)的書,其技巧之於人生卻是在方方面面派得上用場的,因為當你有辦法嘲笑一件悲劇的時候,悲劇也不再是悲劇了。正如卓別林所言:「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然而,何謂喜劇?   「喜劇本就是一門顛覆性的藝術。」、「邏輯是所有喜劇的靈魂。」、「喜劇是反邏輯,所以喜
Thumbnail
「世間的美好源於苦難,愛與死亡也僅是附屬。」 克里斯丁佩佐 元素三部曲 「火」🔥 佩佐是不是刻意讓觀影過程異常難熬,因為胖胖男主的個性真的難搞到很貼近現實中會出現的心境狀態,尤其是工作多少涉及「創作者」性質的話,那份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只是沒有心力跟勇氣去直面、去改變的情緒過渡期真的異常
Thumbnail
「世間的美好源於苦難,愛與死亡也僅是附屬。」 克里斯丁佩佐 元素三部曲 「火」🔥 佩佐是不是刻意讓觀影過程異常難熬,因為胖胖男主的個性真的難搞到很貼近現實中會出現的心境狀態,尤其是工作多少涉及「創作者」性質的話,那份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只是沒有心力跟勇氣去直面、去改變的情緒過渡期真的異常
Thumbnail
在悲傷中學會愛、學會與自己和解 平時並不常看台劇的我,幾乎是耐著性子看到了第五集,才頓時感受到這部劇的看點,不得不說臺灣戲劇的確擅長捕捉這種小清新氛圍、有點黏乎的愛情卻又不時剖開角色的內心,將人的情感與掙扎展露無遺的戲劇類型。
Thumbnail
在悲傷中學會愛、學會與自己和解 平時並不常看台劇的我,幾乎是耐著性子看到了第五集,才頓時感受到這部劇的看點,不得不說臺灣戲劇的確擅長捕捉這種小清新氛圍、有點黏乎的愛情卻又不時剖開角色的內心,將人的情感與掙扎展露無遺的戲劇類型。
Thumbnail
📍哲學與現代本土劇的反思 這也令我反思回顧台灣的本土八點檔,為何劇情總是集團的興衰、兄弟鬩牆、女性間的爭鬥、財產鬥爭、千篇一律的內容,民眾們卻還是看得津津有味呢? 比起艱深的題材,或許這樣通俗的劇本,更能讓民眾從中看到某一部份自己的人生倒影而產生共鳴 ,得以宣洩情感吧! 班雅明反而是最欣賞這些
Thumbnail
📍哲學與現代本土劇的反思 這也令我反思回顧台灣的本土八點檔,為何劇情總是集團的興衰、兄弟鬩牆、女性間的爭鬥、財產鬥爭、千篇一律的內容,民眾們卻還是看得津津有味呢? 比起艱深的題材,或許這樣通俗的劇本,更能讓民眾從中看到某一部份自己的人生倒影而產生共鳴 ,得以宣洩情感吧! 班雅明反而是最欣賞這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