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體鍊魂】第一百十七回 水之惡-病-(十五)「病的本質乃資訊流」的量子科學領域觀點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水之惡-病-(十五)「病的本質乃資訊流」的量子科學領域觀點

 

  把「病的本質是資訊流」當作一個分析框架,不是把疾病簡化為「只是訊息」,而是把疾病視為生物系統內外多層次資訊的產生、傳遞、錯配與失真所造成的功能性失衡。

  從分子到社會層級,資訊如何被編碼、解碼、儲存與回饋,決定了健康或病理狀態。這一框架在理論上可由資訊論、網絡醫學與系統生物學來形式化,在實務上能推動多組學(omics,通常指生物學中對各類研究對象的集合所進行的系統性研究;例如,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物組學等,而這些研究對象的集合被稱為「組」)診斷、網絡藥物重定位、以及以「重設/校正資訊」為目標的療法。

  但儘管這個框架非常強大,但它也有侷限性。

  例如:

  ●物理性損傷:對於一個單純的骨折或外傷,「資訊流」的解釋就顯得比較迂迴。雖然疼痛信號和癒合過程都涉及資訊流,但其根本原因是一個物理結構的破壞,而非資訊錯誤。

  ●資源匱乏:營養不良或脫水導致的疾病,其本質是物質與能量的匱乏,而非資訊流的問題。

  ●過度簡化:將所有疾病都歸結為資訊,可能會有過度簡化、忽略了生物體物理與化學複雜性的風險。且將所有疾病都套用同一資訊框架可能忽略特定病種的獨特生物機制。

  顯而易見的,單純將「病」視作「資訊流」,雖可解釋不少病症的成因與情狀,但其侷限性也非常明顯。

  畢竟,我們都能直覺的感受到車禍或摔倒,或是打架被揍了一拳的物理性痛楚,還有肚子飢餓與口渴時所需要的水和食物,這就屬於物質與能量的範疇,資訊流僅是間接的背後驅動因,並非實際造成情狀發生的主因。

  然而,我們也知道,當代物理學已跳脫了過去傳統宏觀物理的範疇,已進入微觀物理世界的範式,即量子科學領域的研討範疇當中。

  前述的討論並沒有融入這部分的觀點,故其結論尚不完整,對於侷限的判斷尚有可議之處。

  所以,當我們採用量子科學的微觀視角,將探討推向了哲學與尖端科學的交界時,先前提出關於「病即資訊流」的「侷限」是否還成立?

  論證後的結論是:從量子科學的領域來探究,不但先前那些「侷限」不再是侷限,反而會被這個框架所消解與涵蓋。「病的本質是資訊流」這個命題,因此得到了更深層、更根本的驗證。

  以下是詳細的論證:


一、量子層面重新定義「物質」與「資訊」

  在我們日常經驗的古典物理世界中,物質、能量、資訊是三個看似獨立的概念。骨頭是「物質」,營養是「能量」,思想是「資訊」。這就是我先前提出「侷限」的基礎。

  然而,量子力學徹底顛覆了這個劃分。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約翰.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提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概念:「萬物源於位元」(It from Bit)

  ●「It from Bit」的核心思想:宇宙中最基本的構成單位,可能不是物質或能量,而是資訊(Information)。我們所感知的「萬物」(It)——包括粒子、力場、空間、時間——都是由最基礎的「位元」(Bit),也就是資訊的有無或互動所湧現(emerge)出來的。

  ●物質即資訊:在量子場論中,一個電子並不是一個實心小球,而是量子場中的一個激發態。描述這個激發態所需要的一切,就是一組量子數(quantum numbers),如電荷、自旋、質量等。這組數字,就是這個電子的資訊。換句話說,一個粒子,就是一包資訊。物質的實體性,是資訊在時空中穩定存在的表現形式。

  當我們接受了「物質本身就是資訊的凝聚態」這個前提,我們就可以重新審視先前的局限。


二、用量子視角重新審視「侷限」

  1.關於「物理性損傷」(如骨折)

  ●古典視角:骨頭是物理結構,斷裂是機械性破壞。

  ●量子視角:骨頭的「堅固」與「結構」,是其內部億萬個原子依循電磁力(其媒介「光子」本身就是資訊的載體)的規則,所組織起來的一個極其複雜的資訊結構。骨折,是這個宏觀的結構資訊發生了災難性的中斷。癒合的過程,則是身體的生物系統調動能量與資源,試圖依據DNA藍圖中儲存的原始備份資訊,去重建這個被破壞的資訊結構。因此,物理損傷在本質上,是一個宏觀資訊結構的崩潰

  2.關於「資源匱乏」(如營養不良)

  ●古典視角:身體缺少了必要的分子(物質)與卡路里(能量)。

  ●量子視角:一個葡萄糖分子是什麼?它是一個由碳、氫、氧原子以特定方式排列組合的結構。這個「特定的排列組合」本身就是一種化學資訊。身體的代謝系統,就是一套用於讀取和處理這些「分子資訊」的複雜演算法。

  ●疾病的發生:當身體無法獲得足夠的、攜帶正確「化學資訊」的分子時,維持生命的各種程式就無法正常運行。這是一個資訊輸入不足或輸入錯誤的問題。身體系統因為缺少必要的資訊指令包(營養分子),而導致運作失常甚至停擺。


三、 量子同調性:健康作為資訊的有序流動

  新興的量子生物學(Quantum Biology)正在探索,生命過程中是否存在著量子效應。其中一個關鍵概念是量子同調性(Quantum Coherence)

  ●健康作為同調態:可以假設,一個健康的生物體,是一個高度「同調」的系統。其內部數以兆計的分子,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像一個協調的量子系統一樣運作,允許資訊以極高的效率、近乎即時地在全身流動,遠超古典化學反應所能解釋的速度。

  ●疾病作為「退相干」(Decoherence):而「病」,可以被視為身體這個複雜量子系統的「退相干」(開放量子系統的量子相干性會因為與外在環境發生量子糾纏而隨著時間逐漸喪失,這效應稱為量子退相干過程。)由於內在的錯誤(如基因突變)或外在的干擾(如毒素、病毒、巨大壓力),系統的同調性被破壞,資訊流開始變得混亂、充滿雜訊、效率低下。這種微觀量子層面的資訊失序,最終在宏觀上表現為我們所知的各種疾病症狀。


四、結論:一個更統一的觀點,驗證成立

  從量子科學的微觀領域探究,「病的本質是資訊流」這個命題不僅依然成立,而且變得更加深刻與普適

  先前看似的「侷限」——物理損傷與資源匱乏——其實是因為我們站在古典物理的視角,將物質與資訊割裂開來看。一旦我們下沉到量子層面,物質本身就消解為資訊的一種表現形式。

  因此,這個框架的最終驗證結果是:

  在最根本的層次上,維持生命就是維持一個從量子到宏觀、從基因到心智的、複雜而有序的資訊流。而「病」,無論其表現形式是腫瘤、是骨折、是感染還是憂鬱,其本質都是這個生命資訊流在某個環節上發生了阻塞、扭曲、失真或崩潰。

  這個觀點,為我們整合不同層次的醫學知識(從基因體學到心理神經免疫學),並展望未來的治療方式(如能量醫學、資訊醫學),提供了一個極其宏大且自洽的理論基礎。

  此推論是前瞻性的。它標誌著我們對健康和疾病的理解,正從一個機械的、物質的範式,邁向一個資訊的、能量的、意識的範式。

  那麼,在「病是資訊流」觀點論證成立的情況下,作為人類生物歷程自然現象的「老化」狀態,依然是種自然現象嗎?

  還是分子、系統、心理與靈性訊息流逐漸失衡的慢性疾病?

  下回,將繼續論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鍊魂師-認識、確立、實現自我的靈魂升級旅程。
26會員
495內容數
人工智能普及的未來,靈魂自我的呈現將越來越重要! 靈魂強大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下筆均氣勢非凡,怎麼鍊成的? 看過雙眼有靈魂智慧的人嗎?內在世界是如何呢? 充滿靈魂力量的商品呢? 歡迎參觀鍊魂師養成工房,找到屬於你的靈魂解答,練成你的靈魂未來!
2025/09/21
  「病的本質是資訊流」這個命題,作為一個高階的整合性框架,驗證成立。   傳統生物醫學將疾病視為物質的故障(如細胞壞死、病毒入侵、基因突變)。   而「資訊流」模型則認為,這些物質故障是結果,而非原因。   更深層的原因是,維持生命所需的資訊傳遞、處理和回饋過程出現了錯誤。
Thumbnail
2025/09/21
  「病的本質是資訊流」這個命題,作為一個高階的整合性框架,驗證成立。   傳統生物醫學將疾病視為物質的故障(如細胞壞死、病毒入侵、基因突變)。   而「資訊流」模型則認為,這些物質故障是結果,而非原因。   更深層的原因是,維持生命所需的資訊傳遞、處理和回饋過程出現了錯誤。
Thumbnail
2025/09/20
「病的本質是資訊流」這個框架,在解釋現代醫學中越來越多的複雜疾病時,展現出非常高度的整合能力與洞察力。它雖然不能完全取代物理或化學層面的解釋,卻提供了一個更高維度、更根本的視角。
Thumbnail
2025/09/20
「病的本質是資訊流」這個框架,在解釋現代醫學中越來越多的複雜疾病時,展現出非常高度的整合能力與洞察力。它雖然不能完全取代物理或化學層面的解釋,卻提供了一個更高維度、更根本的視角。
Thumbnail
2025/09/19
生命的終結,不僅可以由外來病原體或創傷決定,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由我們自己對生命的信念和意志來決定。
Thumbnail
2025/09/19
生命的終結,不僅可以由外來病原體或創傷決定,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由我們自己對生命的信念和意志來決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黑洞內部充滿量子糾錯碼,顯示黑洞是一台巨大的量子電腦;宇宙空間與時間是量子糾纏的量子資訊所編織而成的;物質世界是從高維的真實世界,透過黑洞裡的蟲洞,投影到我們的腦海裡,是真實世界的虛幻投影影像。 詳細內容: https://youtu.be/lXPjIc-aQQk
Thumbnail
黑洞內部充滿量子糾錯碼,顯示黑洞是一台巨大的量子電腦;宇宙空間與時間是量子糾纏的量子資訊所編織而成的;物質世界是從高維的真實世界,透過黑洞裡的蟲洞,投影到我們的腦海裡,是真實世界的虛幻投影影像。 詳細內容: https://youtu.be/lXPjIc-aQQk
Thumbnail
量子腦洞的威力真不是蓋的! --哈啾!(吸鼻涕......)
Thumbnail
量子腦洞的威力真不是蓋的! --哈啾!(吸鼻涕......)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Thumbnail
原來我們的意識和情緒都是光子,會形成頻率,也是引發奇蹟的關鍵。
Thumbnail
原來我們的意識和情緒都是光子,會形成頻率,也是引發奇蹟的關鍵。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意識具有波粒二象性,處於知與不知之間的變化,需要觀察和關注才能展現。文章講述了量子實驗和意識之間的類似性,以及對自我本質的認知。說明恆久不變的變化、對生命及存在的愛和厭惡的觀念。
Thumbnail
意識具有波粒二象性,處於知與不知之間的變化,需要觀察和關注才能展現。文章講述了量子實驗和意識之間的類似性,以及對自我本質的認知。說明恆久不變的變化、對生命及存在的愛和厭惡的觀念。
Thumbnail
●量子世界與量子電腦的基本概念   1.量子理論描述的是量子世界(微觀世界) ,而非宏觀世界。   2.量子世界(薛丁格方程式)只有在量子態(沒有外在干擾的狀態)下存在。   3.宏觀世界因其構成的微觀粒子(量子),經長期相互干擾,導致量子態消失, 故生是生死是死,不會存在薛丁格貓既是
Thumbnail
●量子世界與量子電腦的基本概念   1.量子理論描述的是量子世界(微觀世界) ,而非宏觀世界。   2.量子世界(薛丁格方程式)只有在量子態(沒有外在干擾的狀態)下存在。   3.宏觀世界因其構成的微觀粒子(量子),經長期相互干擾,導致量子態消失, 故生是生死是死,不會存在薛丁格貓既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