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看了楊定一博士的影片之後,得到一些啟發。一開始的註定說,讓月光有重新思考的機會,如果一切都是註定好的,那自己應該要如何應對呢?進而衍伸出,專注在當下呼吸的看法,的確是能夠自己來控制的。那麼,呼吸本身可說是必然的,是不是可以看做是命,而自己能改變的就是呼吸的頻率,能透過適合自己的呼吸法來讓自己心情平靜,身體更加健康,這也是也可能做到的,那這個可不可以視為是運呢?
先前就有感受到,自己似乎維持在一種半脫離的狀態,這不是說自己中二,馬上就要變身成勇者,或者就要穿越到異世界去了。而是處於一種無法完全對焦的狀態,說是心不在焉嗎?還是無法集中注意力?大概可以說是這樣的狀態。那麼,什麼時候才是自己集中心力的時候?像是進入心流的感覺嗎?其實還挺微妙的,但正因這種看起來不太在乎的狀態,讓自己不會沈浸在太深的情緒裡,高興和悲傷都是有限的,或許是出於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怕是太激動的情緒,會破壞自己一直以來的生活模式。
在接觸楊定一博士提倡的呼吸法之後,他認為要在一分鐘六次左右的慢呼吸裡,體會到覺的存在,我是,或我在,藉由一次又一次的呼吸,去慢慢的感受。經由這樣的練習,似乎對於周遭的情緒更加無感了。這不是說自己就麻木了,對事情沒什麼反應,例如要吃什麼都差不多。相較起來,先前的狀態比較像是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也就是感興趣的世界,踏進去會暫時忘記一切,例如電玩和寫作等等的。當然,那些都是暫時性的,不會讓自己完全脫離。事實上,就算是選擇出家或到高山修行,也不會完全脫離。
在看了楊定一博士的影片之後,得到一些啟發。一開始的註定說,讓月光有重新思考的機會,如果一切都是註定好的,那自己應該要如何應對呢?進而衍伸出,專注在當下呼吸的看法,的確是能夠自己來控制的。那麼,呼吸本身可說是必然的,是不是可以看做是命,而自己能改變的就是呼吸的頻率,能透過適合自己的呼吸法來讓自己心情平靜,身體更加健康,這也是也可能做到的,那這個可不可以視為是運呢? 一般來說,命是指人的一生預計要經過種種的關卡,這些關卡都是在出生前就已經設定好的,像是程式碼一樣,編寫成劇本,在特定的時間點會被觸發。而運則是指短期的形式,在關卡與關卡間的空檔,容有改變的可能性,這是一種觀察角度,未必就是命運的全部面貌。月光認為,將意識放在呼吸上面,等同就是縮短了每次改運的時間。每次的呼吸頻率既然能由自己做主,代表自己還是能決定自己的人生要如何過,在這人生的大框架裡面。如果以薩爾達傳說王國之淚這樣的遊戲角度來解釋的話,林克的目標就是打倒加儂多夫,拯救薩爾達公主。
在這樣的框架下,可以選擇不去攻略五大神殿,憑藉其他的方法,一樣可以打倒魔王。差別就在於,遊戲中的林克是沒有時間限制的,而現實世界中的肉體,卻是有衰敗的時刻。如果沒能完成任務,那就可能要再重來一次,看看下一世的人生劇本會如何編排,再展開新的旅程。楊定一博士認為,無論人生劇本寫的多麼歡樂,或是多麼悲慘,人終究都是要醒覺過來的。如果不醒過來,那就會持續的輪迴一次又一次,直到醒覺過來為止。這一個看法,和月光之前所接觸的觀念不太一樣。之前會認為,輪迴的意義在於透過肉身體會人世間的悲歡喜樂,直到學習到足夠了就會脫離輪迴,成為其他種類的生命體,繼續學習。
但不管結果是如何,共通的點是修行是有必要的,就算除去現在所扮演的角色身份,也一樣有肉身必須完成的事,但不要讓小我所產生的各種各樣的情緒,影響到自己。那些都不是真的,就像之前讀到的空船理論,如果被船撞到時,發現船上沒有人(可能還要研究船上沒有被遠端遙控這個條件),就不會有對象可以發怒,最多只是怪自己倒霉而已。
換言之,情緒之所以對自己起作用,通常是因為比較得來的。這道理十分簡單,卻常常需要被提醒才會想起來。例如連續去同樣的早餐店購買相同餐點數次,一定能夠分辨出哪一次是比較好吃或難吃的,總有高低之分。若是第一次一種從沒吃過的料理,就無從得出好吃或不好吃的結論。調整自己的呼吸頻率,是自己立即可做之事,而且馬上就能產生作用,因為意識的焦點會被帶到呼吸上面,而不是那些眼前的負面情緒或是絢爛無比的影音畫面。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維持,修行的法門就是如此簡單。
楊博士認為,不要浪費時間去追尋什麼神通力,那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以月光的理解,博士的意思應該是指,肉體的極限固然能被提升到某一個高度,但終究還是有極限的,一樣會結束這一世。換言之,就算修煉成為具有大神通之人,能夠呼風喚雨,飛天遁地,甚至能隔空取物和讀心術,這些可能都是肉身所能修成的境界。但修成這些境界又如何呢?能夠長生不老嗎?更進一步的說,就算能夠長生不老又如何?這是一個不同的思考層次的問題。博士的境界是,肉身是拿來體驗覺知的,而不是拿來開發超能力的,練成金剛不壞之身並沒有什麼意義。
而有一些派別則認為,將肉身開發到極致,就有可能飛昇成仙,或是成為壽命數百年的超人,因此要拼命的修煉,以此為目標,以探求成仙之路。到底自己要選擇怎樣的修行目標,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見解與追求。甚至選擇都不修鍊,隨波逐流的過完這一生也行。或許這一生剛好是開局滿手好牌,大富大貴的過完這一輩子,這有什麼不好呢?爽爽過何必要自虐呢?有錢可以買到許多物質,當然是好啊!各種的價值觀都是可以允許的,沒有非要怎樣不可。月光認為,並不是非要拋開一切,進入深山中苦修才叫真正的修行,而是只要將意識放在呼吸之間,那樣就可以了。
注意力本來就會任意發散,這就是小我的頭腦運作的結果。因為種種的感官限制,對於無法感知的部分,無法有任何感應,所以思緒就會飄來飄去,不會輕易的認同大我的存在,認同這一世應該以醒覺為首要任務。這是因為來到這個現實世界被種下的先天禁制,以符合這個世界的規矩。月光覺得,呼吸是隨時都在做的動作,意識發散了也沒關係,就重新拉回來就好。要去看到自己的各種可能性,而非隨波逐流。正因自己有契機醒覺過來,就好好把握當下的機會,一切都是虛擬不存在的,所以要時時回歸本心,將自己重置,回到空的境界,就能看清並往自己該走的路去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