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報導於:2018-02-14
編採:賴彥竹 責任編輯:謝增
十年前,在高樓林立、繁華的台北街頭,為了避免青少年因家庭功能失調,感到虛無、飄渺無助,甚至逞凶鬥狠、誤入歧途,「夢想之家」選擇在喧囂的西門町駐足,除了藉由課業輔導、才藝課程,甚至開創青年就業培育計畫、自我領導力等教育課程,為青少年撐起專屬的夢想之家。
夢想之家,全名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夢想之家青年發展協會,2006年成立至今已十餘年,夢想之家媒體活動專員陳可芹提及協會初辦計畫時,鮮少青少年得知組織的資源,再加上協會主要經費源自捐款,於是夢想之家選擇從街頭起義。從國中校園、國宅、西門鬧區附近發放傳單,並一個個登門拜訪當地里長、社區單位,一步一腳印、慢慢地勾畫出青少年服務名單。至今協會已服務超過5,500位青少年,且每周穩定協助400位以上的青少年。
不同其他協會組織,陳可芹表示,舉凡青少年想參加夢想之家活動,不論低收入戶、單親、隔代教養、失親,還是心靈弱勢缺乏愛的青少年,像是雙薪家庭父母時常忙到目不交睫,閒暇之餘也無法顧及到其課業、品格發展之青少年,皆不須支付任何證明單據,都能主動報名、免費參與。她補充,但因受限於班級人數限制,仍會優先保留低收、單親等經濟弱勢的孩子。
夢想之家也時常舉辦活動,許多工作內容由協會青少年擔任,藉此訓練、培養青少年的自信與成就感。圖為青少年在領導日成果發表會中,學習擔任主持人一職。
(圖/夢想之家提供)
除夢想之家為了扭轉青少年之競爭力,除了提供國、英、數、理化之課業輔導,也設立吉他、舞蹈、籃球、電腦程式設計和烘焙等才藝班,甚至顧及隨著年紀漸長、將邁入職場,打造「青年就業培育計畫」從學業到就業的職涯規劃。不僅提供企業參訪、職場新鮮人培訓課程、履歷撰寫與面試技巧課程,也特別設計為期1年的「人才培訓計畫IDP(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除了培訓課程,特別的是在青年就職前半年,會另外安排與前人力銀行人資長唐元熙女士或其他3位專業背景的導師面談,談談未來夢想工作所需的技能。
人力銀行前人資長唐元熙與準新鮮人面談,討論未來職業所需技能。
(圖/夢想之家提供)
當協助青少年釐清自己夢想工作所需技能時,人資導師們會透過自身人脈,尋找相關技能的業師,並以公益的價格聘請業師為青年上課,每個月與業師見面兩次,每次業師、行政導師皆會設計作業,包含如何撰寫履歷、自傳,技能該如何進步等等,藉此培育職能。進而媒合青年進入公司工作,工作半年後,人資長、行政導師、業師,會與公司主管面談,詢問青年目前的技能狀況,協助其就業後發展。
夢想之家每年舉辦海外志工服務隊計畫,青少年僅需自費一半旅費,目前服務隊曾遠至柬埔寨、菲律賓、非洲服務。圖為青少年遠至柬埔寨,和當地孩子一同至吳哥窟出遊、寫生。(圖/夢想之家提供)
這次參與雜學校,除了能夠接觸到更多青少年之外,許多展覽工作內容由協會青少年擔任,藉此也訓練、培養青少年的自信與成就感。
夢想之家認為,「教育是改變孩子一生的起點」,針對青少年設計了3C核心策略,除了以課業、就業為重的扭轉競爭力(Competence)外,夢想之家也想給孩子一個家(Care),透過協會中的大哥哥、大姊姊,每周給予電話關懷、定期探訪,盼能在青少年飄渺無助時,能感受到夢想之家粗壯雙手的溫度。
同時,協會也規畫訓練青少年的品格力(Character),陳可芹表示,除了讓青少年學習克服逆境、永不放棄的單車環島活動,協會也運用組織偏鄉、海外服務隊,不斷地鼓勵青少年擔任志工,讓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手心,也是可以向下的給予」,藉以建立其自信。
陳可芹進一步補充,協會提供之課業輔導的老師,皆是先前在協會中長大後的孩子們,透過自己的能力,再回饋給協會中青少年,讓夢想之家的夢想能夠因為「愛」、「凝聚力」永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