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我們是有選擇的,因為如此,才能展現與動物的不同。
我很難清楚地告訴人們為什麼我嚮往出版產業,為什麼對我來說,選擇回去研究台灣文學是必要之事,為什麼只是一本新書握在手中我就能開心地如得到糖吃的孩子。我無法統整出很具體的心路歷程解釋非得這麼做的原因,我為何會成為這般模樣的始末。直到讀了《心流》,算是幫助我釐清了這個問題。
談論「心流」也就是指個體在從事一件事時,心無旁騖地沈浸於「最優質體驗」中。心流狀態中的個體意志將複雜化,專心致志處理眼前事務。
作者Mihaly是提倡「#正向心理學」研究者,在本著作中十分全面地介紹了心流定義,心流是如何促成,從身體、思想、工作、人際關係面向發展出的心流會為個體帶來怎樣的「刺激」。總地來說,當你意識到你自己曾經處於心流狀態時,除了那些文字盡可能堆砌出的原意外,你便能理解這本書真正想告訴你的,更多的是歷經心流會帶給你怎樣心智上的影響與提升。
就某種程度來說,我認為心流與宗教範疇中的「打禪」想達成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強調心志堅定不受外界影響,當中,也免不了反面論述說明為何人在遇到壓力時會變得軟弱,有些人則不受動搖。最主要是心態不以個人自居,不企圖掌握環境。屏除與環境對立的可能,才有冷靜餘裕可以思考為什麼自身所遇到的,會成為阻礙行動的「問題」。
當然,這般思考模式並不代表否定遭遇不順而遷怒的反應是不對的。《心流》這本書最大的論述特點在於,Mihaly舉了許多曾經接受他實驗觀察的結果進行濃縮版的個案分享,正因為參與者大抵都是普通人,日常所會遇到的問題而引發的情緒回饋,也都是能夠比照辦理套用在每一名讀者身上的情況,這將使我們在認識心流時多了幾分親切感與並且降低了認知門檻。
心流的形成難以假借他人之手,到底只能仰賴自己尋找能使自身獲得啟發的嘗試,有些人正是那麼幸運在早期就知道自己的心流在哪,有些人則否,對我來說,掌握心流狀態確實美好。我的價值建立於對文學對這塊土地的探索,那可能是先人或我不知道的角落就已經被探掘出的資訊,可一但自己有機會親身感受其中時,心靈的茁壯帶來的是難以言喻的激動。如柏拉圖說:「初嘗到這泉水滋味的年輕人,心中的雀躍就像挖到智慧的寶藏一樣,興奮不已。他挑選某個論述,將所有相關的思想匯集起來,接著,再將它拆解開來,細細思索。一開始先自己摸索,之後請教別人、向身邊每一個願意聽的人請益,不管對方比自己年輕或年長都好,就連父母也不錯過⋯⋯」終究只是期望自己所在乎的問題可以產生解答,伴隨而來的名譽與財富(如果有的話)不過是附加價值。
整體而言,我著實從這本書中收穫匪淺,心流之所以重要,我想可以藉由書中的一段話進行註解:「心流提供探索與創造的感受,讓當事人進到新現實中。它迫使人有更好的表現,讓意識進到過去無法想像的境界。簡單的說,它使人更複雜了。」而複雜使我們終將成為「我們」,不僅僅是徒有生命的軀殼。十分推薦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