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目標作為行動的依據,環境對一個人童年造成的影響、留下的印象,會影響一個人目標的形成。一個人心中的理想狀態「目標」,很可能在人『出生』後幾個月便已經形成。雖然表現的方式還很粗糙,這時的人生觀正要行程,影響心靈的基本要素,嬰兒時期已經建立,並以此為基礎,衍生出一套意識形態。
小孩和成人一樣,他們也想超越所有的競爭對手,他們努力爭取優勢,希望這種優勢會帶給他們安全感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小孩期望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多少安全感,或許,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
他們如果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只能當個生命戰場上的逃兵,他們一定覺得世界很陰暗,不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
所謂的安全感,並非只是人身安全,而是另一種層次的安全感,一種可以在最有利的條件下獲得永恆不變、存在的安全感。
如果我們可以將自己投射到小孩的內心世界,我們就能理解,他們為了追求權力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如何導向他們會自己設定的理想目標,如何幫助自己適應環境。想知道孩子為什麼出現某種行為,就必須站在孩子觀點看世界。
人的一生大病小痛不斷,更何況是嬰幼時期,微信人類生命需要群體生活,唯有透過勞力分工,人類才能取得攻擊與防衛的工具捍衛自身。人類經常覺得自己不完美,這個念頭成為誘因,迫使人們養成洞察危機、提高警覺的能力。人類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社會的功能很重要,因此,心靈發展出各種特質,都是以『團體的生活』為基礎發展而來。
小孩在成長的階段,接受他人照顧,同時會發現,這是一個需要付出與回饋的世界。他們在小小年紀就已經知道,世界上還有其他人的生存本領比自己更強,更順利達成自己的慾望。他們渴望長大、渴望自己與別人一樣強,而且最好比別人更強,如何控制周遭的人成為他們生命主要的目標。
小孩會努力的自己的弱點,找到彌補的方式,這就是人格塑型的起點。如果,他們渴望融入環境卻突然遭遇阻礙,尤其是他們成長的環境,沒辦法灌輸他們勇氣,甚至彌漫著悲傷的氣息時,這種氛圍很快就會感染到他們。
生命就是這樣在嘗試錯誤中前進,彷彿是一場永不停止的實驗。
我們在兒童身上看到的行為模式,在他們以後長大變成青少年時,也會出現同樣的行為模式,從他們的反應,我們可以洞悉他們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必須知道,這模式和團體的行為一樣,一個人的行為反應,不能用『單一』的行為模式來判定。
給予過多愛或是完全不給予愛,這些因子都是行形成內心世界的元素,小孩成長的過程中,漸漸的充滿各種人際關係的印象。
我們發現許多小孩子,自小被教導為他人表示關懷是柔弱的表現,經常被人嘲笑的小孩,最容易出現退縮的行為,完全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也不願意對他人表現出應有的關懷,唯恐這樣會令自己失去自由和尊嚴。這樣失去愛人的能力,可能在很小時候已經形成,造成小孩不願意融入環境,漸漸地失去與他人互動的機會。這種人交的朋友,從來不會超過一個。
心靈的活動不能單獨存在,勢必與環境互動,接收訊息回應外界的刺激。每個人都必須知道,自己與他人是一體。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目標,這個目標會決定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也會影響某些心靈能力所做的選擇、展現的強度以及外顯的行為。就是所謂的信念。心靈能力,形塑我們身處的世界,並賦予意義。這就說明了,為什麼對於生命中的某個片段,每個人感受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