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叮嚀: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分道揚鑣,有細微但重要的因素
社科小常識:宗教改革需要在當時的人文主義思潮下理解
應用小撇步:每個時代都有革命與改革之爭,今天也是
不再幼稚的歷史課
讀路德和伊拉斯謨的故事,會讓你的基督教史觀大翻盤!小孩看卡通影片,會喜歡區分其中好人與壞人,然後自己代入好人角色。華人傳統戲劇,無論是京劇、香港的粵劇、台灣的歌仔戲等,一般都有黑臉白臉,角色忠奸分明。我們這群新教傳統的基督徒,在認識宗教改革歷史的時候,也難免用二分的思維,來看待新教和天主教陣營的人物。我們對路德總是有莫名的好感,牧者喜歡引用他的「名句」Here I Stand(事實上他不懂英語,也沒有用德語或拉丁語講過這句話);路德彷彿站在改革的正義之師前頭,英明神武,一夫當關。天主教陣營的人則化身諷刺漫畫當中的丑角,肚滿腸肥,面肉橫生,猥瑣且可笑;今天仍有牧者在講台上用「腐敗」、「贖罪券」、「殺新教徒」等把天主教汙名化。令人惋惜的結果是,天主教陣營的伊拉斯謨,遭湮沒在宗教改革歷史的洪流中;他的德行、創建,以及對新教的貢獻,也就難以成為對我們信仰有幫助的神學資源。就讓我們更公道地認識路德和伊拉斯謨的故事。
英雄不一定是英雄
在一五一七年提出《九十五條論綱》反對贖罪券之前,路德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神學老師。相反,伊拉斯謨則已經貴為歐洲文化、宗教、政治等領域名人。他長居大都市,過著優渥生活,以優美的拉丁文寫作,領導歐洲文壇;他與宗教和政治領袖私交甚篤,經常書信來往,互相探訪。路德發起改革以來,對傳統教義和教宗權威步步進逼。教廷仔細檢視路德的言論,給他機會收回不符合天主教的立場,但他堅守立場,最終在一五二一年遭教宗正式判為異端,並逐出教會。
宗教改革原本可能不一樣
路德與教廷劍拔弩張之際,路德的戰友墨蘭頓(Philip Melanchthon)發現伊拉斯謨是教廷的大紅人,兩人志趣相投,同樣熱衷文藝,於是就嘗試與他對話,希望遊說他支持改革;可是他認為路德的改革偏激,勢必破壞教會的體制及合一。路德反而毫不希罕,更規勸伊拉斯謨不要蹚改革的渾水。之後新教宗上任,對改革抱持比較積極的態度,於是就找上伊拉斯謨。原來新任教宗是伊拉斯謨的同鄉、老同學,期待伊拉斯謨在路德和教廷之間調停,並為教廷發言。教宗邀請這位老朋友到羅馬出席聽證會,他卻以健康不佳為理由缺席。為什麼伊拉斯謨堅持中立,既不支持改革派,又不願出面為教宗背書呢?
兩雄相遇
伊拉斯謨與路德小時後接受類似的教育、屬靈栽培,他們都追求個人與教會道德生活更新,這種追求也是路德推動改革的初衷。可是,在宗教改革十字路口,伊拉斯謨卻斷然與路德分道揚鑣,理由是兩者的神學思考方法有巨大的分歧。
聖俗二分的倚天劍
路德的核心信念是,信仰和世俗有明顯的區別,因此屬靈知識和世俗知識有兩種不同的方法論。他深受學術前輩比爾(Gabriel Biel)的思想影響,奮力追求屬靈生命的意義;而追求意義的途徑不在廣為當時學者和屬靈大師所看重的兩大知識領域──古典思想和經院哲學。路德另闢蹊徑,把焦點放在對聖經的解釋,其中羅馬書有關信心的記載,讓他發現唯獨信心讓人稱義;在信仰的事上,人能夠做的是把孤注擲在神的恩典那裡,篤信不疑。路德批判受文藝復興風尚影響的教會,美其名是融合當代世俗的文史哲精粹,實際上是接受「世俗小學」,把教會倒向世界。
渾然天成的屠龍刀
伊拉斯謨抱持相反的觀點。他認為信仰和世俗不全然互相排斥,最優秀的世俗知識更有助追求屬靈知識。作為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伊拉斯謨不僅熟讀西方經典,更好學不倦,人到中年渡海到英國,拜師研習希臘文和新約鑑別知識。最後編輯和出版歷史上第一本希臘文新約聖經,並翻譯成拉丁文,以此對照當時天主教官方舊有的拉丁文譯本,挑戰教會過去的解經。教會中的保守派當然對他不滿,但更多人欣賞他,並對他所帶來改革的新氣象寄予厚望。伊拉斯謨心中的盤算是,透藉著新知識,帶領基督徒重拾他們應有的德性,改善教會的道德風氣,共同委身於信仰。他批評路德的改革過分強調個人委身,把自己對信仰的觀點加之於整個教會,造成混亂,影響教會團結。
改革or革命?
為什麼兩種不同的神學思考方法,最終導致體制內革新與否定體制的激進改革兩個不同結論?原來關鍵在於人論(對人類本性的解釋)。在路德和伊拉斯謨的故事當中,你比較喜歡和認同哪一位嗎?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