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叮嚀:基督教思想難免混雜非基督教學問
社科小常識:由蘇格拉底所開創的古典哲學傳統,哲學思辨是一種生活方式日常對話可以是哲學的載體(甚至十八世紀伏爾泰和休謨的哲學作品仍展現這種遺風)。
應用小撇步:有一本書、一番話、或一個信念,曾經拯救你的人生嗎?
集中營的牧師
神學家潘霍華在納粹冒起之際,高調捍衛正統信仰,反對德國國家教會成為希特勒的幫凶;並認定消極的和平主義毫無道理,拒絕偷安於美國的神學院裡,斷然橫渡大西洋,回到二戰硝煙才剛升起的德國。回國後他一邊牧會、寫作《倫理學》,一邊參與地下反納粹運動,且於一九四三年被捕羈押。他在獄中努力經營跟囚友、獄卒的關係,不忘牧養他人、宣講聖經,獲得大家的信任。他寫給家人、朋友的書信,也因此通過審查,得以寄出。眾多書信當中包括一篇寫給朋友的散文〈通往自由的停靠站〉。他在這篇短文表達獲得自由的四個進程:首先是紀律,竭力約束自己的身心靈;之後是行動,無懼困難,行出信仰;第三是受苦,坦然接受行動所導致的捆鎖,把自由交託給神;最後是死亡。關於藉著死亡獲得最終的自由,潘霍華寫道:「……自由啊,我們一直在紀律、在行動、在受苦當中尋找你。現在此生將盡,我們看見你,在神面前看見你。」執筆不久之前,他得知密謀刺殺希特勒行動失敗,也預計自己命不久矣。一九四五年四月一個主日,潘霍華帶領主日崇拜期間,被揪出進行絞刑,一代神學硬漢慷慨就義。
硬漢才夠格講自由!
潘霍華去世前一千四百年,另一位神學硬漢波愛修斯,在人生艱險困乏的時候,創作出一部同樣是有關自由的傑作。他寫《哲學的慰藉》,其實有意模仿西塞羅(Cicero),並向這位羅馬政治家致敬。公元前五十四年,西塞羅的掌上明珠辭世。失去愛女固然讓他悲痛不已,羅馬共和體制也迅速崩壞,國家勢必落入獨裁強人手中。家事國事讓西塞羅心力交瘁,變得憂鬱,他卻堅持寫作,並以此為紓解喪女之痛的方法。他的書寫表達哲學是一服良藥,是心靈的慰藉;波愛修斯承接這寫作思路,來為自己的作品取名。
《哲學的慰藉》
接下來介紹《哲學的慰藉》的寫作形式、內容性質,以及場景情節。本書的寫作形式混合了詩歌體,以及類似柏拉圖作品中的對話。作者這樣做是為了把哲學思想變得有美感和生動 ,再進一步勉勵讀者、激發行動。我們今天提到哲學概念都會下意識覺得很高深,哲學文字是哲學家才看得懂。這不過是今天學問過度細分,每個學術領域組成自己的「同溫層」所導致的結果。事實上,由(柏拉圖所記錄的)蘇格拉底所開創的古典哲學傳統,從來沒有把哲學思辨視為超脫的、象牙塔內的學術遊戲;哲學思辨反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柴米油鹽的日常對話可以是哲學的載體(甚至十八世紀伏爾泰和休謨的哲學作品仍展現這種遺風)。讀《哲學的慰藉》會讓我們發現,原來哲學可以那麼淺白、充滿生活化的美感。
基督教思想的多元
本書的內容屬於基督的世界觀,但作者刻意用非基督教的哲學語言來表達,並且引用大量古典哲學元素。一方面,引經據典是當時有學問的人寫作的基本功夫。另一方面,更值得我們留意的是,波愛修斯繼承了教父俄利根和奧古斯丁的神學傳統,不但不排斥非基督教學問,更刻意鑽研當時盛行的柏拉圖思想,並以之為護教和傳教的工具。這種基督教思想與異教哲學用語交錯的現象提醒我們,神學論述難免處境化,也難免運用非基督教的用語和思想架構。從消極面可以說,奧古斯丁的神學受柏拉圖思想「汙染」;阿奎那的《神學大全》甚至受那些翻譯亞里斯多德作品、不信基督的穆斯林學者所「汙染」。從積極面而言的話,神「也許」(沒有人能百分百確定)使用非基督教的媒介來幫助人理解祂的啟示。
用戲劇來講哲學
最後來到場景和情節。本書是一部虛構、戲劇化的作品;敘事場景是一座牢獄,而主角是第一人稱的「我」。主角一個人在囚室裡面與人格化的哲學女士對話。主角表示自己曾當大官,享盡榮華富貴,但現在含冤下牢,哀嘆命運弄人,天理歪曲。哲學女士則扮演醫師,藉著對話治療方法,幫助主角紓解無益的情緒,醫治他道德上的疾病。她診斷主角道德上的疾病,就是盲目追求財富、權利、健康,誤以為這些就是良善,誤以為這些能帶來快樂。哲學女士指出,良善、快樂的源頭在神;人想獲得快樂,就必須尋求祂、與祂連結。這位良善的神有完備的理智,施行公義,統管世上秩序,預知一切人、事、物。雖然《哲學的慰藉》是虛構的,但作者波愛修斯顯然藉著主角,來影射自己實際的遭遇,以及所思所感。下回我們會聚焦在本書第五卷討論自由的部分。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