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打得正慘烈的時候,德國心理學家昆柯(Fritz Künkel)在美國出版《追求成熟》(In Search of Maturity)。這本心理學作品筆調樸實、看待人性合乎中道,更嘗試與基督信仰相調和。昆柯早年為了逃避納粹而移居美國,深明無神論、虛無思想(nihilism)、弗洛伊德派心理學等如何在歐洲醞釀出一股極端的思潮。這樣,《追求成熟》這部作品讀起來不痛不癢、毫不煽情、親基督教,反而是對歐洲極端思潮一個溫柔的反撲。
《追求成熟》的主旨是整合宗教(基督信仰)和心理學,以建立讀者的品格,幫助他們成長。昆柯以作為心理學家的治療和研究經驗,歸納出當時聖俗二分的癥結。聖俗二分有兩個極端的面向,其中一個是神學主義(theologism),即唯獨以宗教的觀點來解釋所有外在事件和個人遭遇;把這些歸因於上帝、魔鬼、個人的善惡,直接用神學概念來解釋。例如,基督徒生病是因為魔鬼攻擊,需要請牧者奉主的名趕鬼;基督徒失業是因為自己貪愛世界,上帝想藉著失業來磨鍊他,讓他學會仰賴主。神學主義的缺陷,在於把屬靈的存有、屬靈的德性,以及神學概念以外的中介(intermediary) 因素通通排除掉。基督徒生病,主要跟先天體質、後天環境、生活習慣、瘟疫流行等因素有關;同理,基督徒失業主要跟個人學經歷、工作態度、經濟景氣等因素有關。以上種種都是左右大局、值得關注的中介因素。
聖俗二分的另一個極端面向是心理主義(psychologism),即假設上帝並不存在(無神論),世上也沒有其他屬靈的存有(自然主義);人們應該以非宗教觀點,例如自然科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觀點來解釋所有外在事件和個人遭遇。心理主義把宗教解釋為純粹心理現象。例如弗洛伊德認為,「上帝」的概念是人所投射出來的父親形象;「永生」的概念是人因懼怕死亡而生出一廂情願的想法(wishful thinking)。基於無神論和自然主義,心理主義把宗教解釋為純粹心理現象;因此,屬靈的存有、屬靈的德性,以及神學概念就不受認可為影響外在事件和個人遭遇的中介因素。這樣,基督徒就不可以把自己病得醫治,歸功於禱告蒙垂聽、上帝的恩典;基督徒也不可以把失業的經歷,視為上帝給自己的考驗、成長的過程。
在基督徒占少數、或基督教影響力減退的社會中,聖俗二分的趨勢絕對不利福音傳播。理由是聖俗二分迫使人在聖或俗之間二選一,在基督教衰弱的社會,大多數人自然而然會選擇俗的、非基督教的觀點來解釋所有外在事件和個人遭遇。
庫斯曼(Philip Cushman)生於美國一個猶太家庭,大學時期在洛杉磯的加州大學主修英國語文,之後到猶太教神學院接受拉比訓練,最後念研究所,獲得心理學博士。在數十年心理治療和教學生涯中,他整合猶太文化和心理學,銳利地指現代社會如何危害人們的心理健康。
庫斯曼在頂級學術期刊《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發表論文,一鳴驚人,成為心理學界批判社會和同業的敢言代表。這篇論文的題目是「自我空洞的理由」(Why the Self is Empty),內容爬梳心理學歷史發展的社會背景,分析現代社會如何損害人們的心理健康;更冒同業的大不韙,抨擊某些心理治療變得商業化,謀取暴利卻不見得對病患有幫助。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