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年幼的雙胞胎姐弟,因為地震,被一塊石板壓住了,緊急狀況下,只能救下其中一個,你要救那一個?
前言
看過《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嗎?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什麼?應該就是上面那一幕吧?雙胞胎姐弟被壓在石板下,只能救一個,那,要救誰?媽媽必須立刻下決定,她要救誰才好呢?…媽媽不肯搬離舊家,因為怕爸爸和姐姐的鬼魂回來,找不到家?媽媽在知道姐姐沒死,已經回到在門外,她要姐姐先進屋,三十二年前,地震前一天,告訴女兒會給她的西紅柿已經洗好了放在桌上了,她沒騙她;接著顫危危的向女兒下跪道歉,然後是顫抖著聲音問女兒上那去了?怎麼都沒回來啊?她惦記著她三十二年了…(催淚啊!)而女兒之所以願意回家,主要是在汶川大地震的救災時無意中碰到已不認識的弟弟,在旁邊聽到弟弟講述他媽媽在救回他後,心就再沒癒合過,最常念的一句話是:「沒了,什麼都沒了。」而姐姐則是在自己的墳中看到裡面滿滿的她上學所需的課本、筆記本一年都沒缺的擺放在裡面,弟弟悠悠的說著媽媽怕她沒書唸,怕她跟不上…才真正打開心結,跪地痛哭,乞求原諒…
《餘震》
《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小說家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篇的。張翎之所以會寫這篇小說乃因曾在北京機場搭機時,因為天氣的關係,班機一再延誤,她無聊之餘去逛機場的書店,翻到一本《唐山大地震記實》,她是溫州人,唐山離她家很遠,因此雖是同一國人,但她竟然對唐山大地震所知不多,她一面翻閱著書中的圖片,一面心有所感。她在加拿大當醫院的心理師,醫院突然接到一位棘手病人,自殺了好多次,這次又因割腕而入院,然而,再怎麼詢問都無法問出她在七歲前的狀況…
原來這位病人就是電影中的那位姐姐,因為媽媽當時決定救的是弟弟,因此她認為自己被遺棄了,她無法忘記這一幕,她遠離家鄉,不願回顧,然而一直受到這一幕的影響,雖然養父母待她很好,生活無慮,雖然考上頂大,最後能出國留學並在國外結婚定居,生活安定,老公疼她,兒女可愛,可是她一直感到無價值感,無目的感,對人不信任,永遠封閉心靈,只會用尖削刻薄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並且數度割腕…最後老公受不了了,要跟她離婚,她必須回原住地辦理手續,她這才不得不踏上回家的路。
地震的影響
她弟弟當時雖是獲救者,但一隻手被壓碎了需截肢,學歷不高,工作無著,好在改革開放時,他正在深圳打工,適逢其會,因此賺了一大筆錢,之後想把辛苦扶養他長大的媽媽帶在身邊,可是媽媽一直不答應,最後被逼急了,她說:「如果我走了,爸爸和姐姐的鬼魂回來,找不到家怎麼辦?」弟弟從此不再開口,但給媽媽在原地蓋了一棟新的樓房。
姐姐原來的名字叫王登,好不容易回到出生的小縣城,找到原來住的地方,發現那個地方有棟大房子,房前有個老太太,照看著兩個孩子(她弟弟的兒子),那兩個孩子特別頑皮,東跑西奔的,老太太喊著他們的名字:「念登(懷念王登)、紀登(紀念王登),不要那樣亂跑…」從來沒有流露過任何情感的姐姐,突然覺得臉上熱辣辣的,她想:應該是天氣的關係吧?太陽好大…回過神來才發現原來是自己滾滾而流的淚水…,她終於能鼓勇走到母親面前,直直的站著,母親好像沒認出她,問她:「妳找誰啊?」(故事就在這兒結束。)…
所有人都受傷
一場地震,一個事件,事件中的每個人都受傷了。小說中和電影中我們看到的是媽媽的痛、愧、悲,我們看到的是姐姐的痛、恨、麻,我們心疼他們…可,獲救的弟弟呢?媽媽陷在自己的情緒中,應該不會注意到他吧?他不痛嗎?如果你是他,又會如何想?他又要如何活出自己的人生呢?
療癒不易啊!
如果我們是他們中的一個,又要如何療癒自己的傷痛呢?還是就一直陷溺在自己的情緒中無力也無心自拔呢?又,如果友人中有人有類似遭遇,我們應如何做較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