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兒子出手大方,用錢不知節制,工作一不如意,馬上離職,屢屢回家尋求支助。每提到經濟應獨立就大發脾氣,動輒認為是家長無能,才會使他…
- 老婆喜歡碎碎念,而且出口都是負面的稀鬆平常的往事,但她不忘一提再提,絕不遺忘,令人不勝其煩…而且對外一定指責老公的不是…
- 老是認為老公不成熟,如果沒有她再三的叮嚀、交代、指導,不知會怎麼樣?她走了,不知怎麼辦…
- 和兒女出去旅遊,行程都是兒女安排,而且還要配合兒女的時間,她還沒好,你不能催促;她已經好,你不能推遲,否則馬上會被斥責…一起去到泰國他喜歡看廟,行程五天總共看了二十座廟…看到意興闌珊,卻又需裝得興致勃勃…老公背後抱怨,面前不敢開口…
- 友人老是找你聊天,講的都是已經講過幾十遍的憶苦往事,令人極端不耐,又不好意思拒絕約……
- 囑咐再三,公共平台不要貼私人東西,但老講不聽,表面唯唯,轉頭又是一堆網路拼貼的東西…疫情,天氣,笑話,旅遊照片,國外災難…
分析
從上述的種種案例中(都是實際聽到的案例),你大概會發現:當事者之所以會提出上述問題,因為他們已經"忍"到爆炸邊緣了。當事者提出的意思是:我們期望別人尊重我們,了解我們的感受,可是我們卻不知如何開口?也怕開口後會破壞關係(有的時候我們鼓勇開口了,可是對方聽若無聞,我們只好告訴自己算了。),因此只好一直隱忍,現在快忍受不了了。如果你再細看,你會發現這種關係都是長期的(而且絕大部份都是親人之間的),而且是逃避不了的。
處理
長期相處時,剛開始,雙方都會先行探測對方的底線,然後慢慢摸索出雙方都認可的相處方式,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了。現在有一方覺得有點受不了了,所以呢?他會希望對方察覺他的需求,做出他認可的改變。問題在:覺得有問題的是你,對方並不覺得有問題,你希望對方改變,對方會問:為什麼?而且,你不清楚提出問題,對方根本不會知道你的想法和需求。再者你的回應方式,也可能促使對方變本加厲。
專家看法
有位聽眾問專家:「我先生老是批評我,甚至在我父母面前也批評我,我該怎麼辦?」
專家問:「他批評你,那你怎麼回應?」
聽眾:「他批評我,所以我要證明給他看,我不是他所說的那樣;在父母面前批評牫,我當然要反駁他對我的無端指控。」
專家:「為什麼你需要證明給他看(意思是他批評你,是他覺得有問題,你也許並不認為如此,那他自己要去處理和解決,或者要與你共同來面對並解決)?為什麼你需要反駁他?你們兩人的現況就像跳雙人舞一樣,他往左來你往左,他往右來你往右…,他向你揮拳,拳拳入肉,他當然樂此不彼了。如果你安然自在的做自己,對他的攻擊、批評,置若罔聞。他的拳,拳拳落空,他還會再揮拳嗎?」
聽眾若有所思…
專家:「所以重要的是你。你們原先有套長期累積下來的固定的互動模式,你覺得不舒服,希望他改,問題是他憑什麼要改啊?這個模式他覺得滿好的,滿順的啊。所以他當然不會想改。可是你不舒服,那怎麼辦呢?模式之所以運作順暢,因為你同意並配合;如果你不同意且不配合,運作就不順了,不改也得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