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1EVA
前天,找到一些Phonics Stories影片要給孩子回家後看,一起學習一下英文,當孩子跟爸爸一起回家時候,看到Phonics Stories十分喜愛,因為我們家有個不成文規定,當學校有作業,必須先做! 所以我請孩子先暫停觀看影片,我們先做作業,結果Sam把遙控器拿在手上,情緒開始機動跟我說,「媽媽,我想要一邊看電視,一邊寫功課。」
「不行,我們必須先把功課寫完,才能夠看影片。」我說。
「拜託啦!我可以看電視也可以把功課寫的很好啦!」Sam淚眼汪汪地說。
「我們必須先把功課寫完,才能夠看影片喔!這是我們家的規矩。」我說。
接下來在幾次攻防下,我都刻意保持冷靜,不要被他的情緒影響,大約5分鐘
後…
「媽媽,你先去工作,我可以寫完功課,再看影片。」Sam慢慢收起情緒。
「你是說,媽媽不用教你,你可以自己完成功課,才看影片,對吧?」我再次跟他確認。
「是的,我可以自己做!」Sam開始拿起筆,專心寫起學習單。
跟先生交代一下再幫孩子看一下作業的正確度,我正在整理教材要準備去教室上課,不到五分鐘,孩子拿著學習單給我看。
「媽媽,我已經完成了。」他神氣的炫耀的說,然後轉身跑去玩積木。
因為這幾周狂K郭葉珍教授的書籍,所以當孩子很生氣,代表此時杏仁核很大,防衛機制大開,堅定的正念思考,想一些如何啟動「前額葉」,讓孩子去思考與決策,這樣才比較容易讓孩子冷靜下來。
隨著年紀的增長,有時候,帶他去房間一同冷靜已經漸漸不管用,幾周前,因為一些瑣事孩子又開始情緒崩潰,跟他一起待在房間半小時,情緒一直沒有冷靜下來,只好換人陪伴,才轉換氣氛,孩子的成長,不同年紀,方法也要隨著情境而調整,最重要的是要去傾聽孩子的聲音。
這讓我想起最近遇到的一個孩子,因為課堂上看到孩子上課有精無神,相處大約三個多月了,我的腦袋裡就想起田林老師說:”教學無聊,好像坐牢。” 實在不想這樣下去,所以在段考結束的隔天,我給孩子捎了幾句話,希望他自己好好思考,因為當初他是因為成績不好,所以父母透過朋友推薦,才會與我相遇。
「段考成績出來了嗎?
有達到班上的均標嗎?
我們相處也一陣子了,老師有些話好想對你說。
當我聽到媽媽稱讚你,考前還會翻出上課的內容來複習,
或許你覺得沒甚麼,但是我感受到你在進步,會自己去複習課業。
光這樣,就讓我很開心。
這一次段考,或許我掌握的狀況不是很好,
每天五題數學練習,這樣的題量,有一搭沒一搭的做著,
考前一周反而學校講義都沒有確切寫完,
因為你的確診,或許中間有段時間學習狀況不是很好,
在課堂間,你也確確實實很認真在思考與計算,
也能感受到你在學校其實有認真學習,
所以當互動的時候,能夠感受到你有基礎的概念。
課堂上,我有感受到你學習的疲憊,
可以告訴我,我能怎樣調整嗎?
如果你想換個老師試試看,我可以幫你找找看其他老師,
如果你想跟我繼續努力,我們就主要採實體課就好,
我依然會堅持著每天五題的提醒喔!
這次,你自己好好思考,如果我們繼續相處,
實體課程+每日五題小作業,
如果想換老師,我也會幫你推薦其他老師!
這個課程,交給你做主。」
後來,媽媽告訴我,孩子的手機又被沒收了,以下是媽媽給我的訊息。
「數學段考成績,好像比全班平均高一點點,這次的題目比較簡單。
好像有80几分」
「我再問他,因為他手機被我收起來了,因為他說不補物理,覺得他補物理沒有效果!我很生氣,因為都已經要上課了,才說不要上,氣死我了!」
當天就跟媽媽致電關心一下,後來發現不是當天發生的事情,是周日物理課,孩子在課前說不想要補物理課,所以當天就停課,媽媽的鐘點費也已經付款了,能夠理解媽媽的怒氣,但孩子剛段考完就被沒收,孩子的不爽也是能夠理解。
孩子用行動證明,接下來也真的每天回報五題數學作業,週六遇見他的時候,孩子也謙虛地告訴我,那是因為段考題目很簡單。
「那也是你自己的努力啊!可不能考的好就說題目簡單,抹滅自己的努力,能細心到八十幾分,成績也來到新高,讓我覺得你真的表現很不錯喔!」我是打從心裡這樣覺得,孩子努力,其實我們也要練習找到具體亮點,孩子懶散,也要具體點出他們的現況。
「那可以跟我說說,為什麼不補物理呢?」我又問道,其實我是想說,我可以怎樣改善自己的教學,到底是甚麼原因讓孩子說補習沒有用?
「我自己都沒有認真讀過,所以成績才沒有很好,老師教的,我也聽得懵懵懂懂,不如我自己試試看,自己認真讀過一次。」 聽到此,我問他,你有跟媽媽提過這件事情嗎? 他說,沒有。我也只能跟孩子坦承,我懂國中理化,如果物理真的有點問題,如果內容跟國中有關,我知道的就回答你,如果你真的不會,就問問同學和學校老師。如果有其他資訊需要,再告訴我吧!
高一的年紀,要懂得自己未來真的想要做甚麼工作的有多少呢? 面臨許多考試,還有複雜的考試制度,當課業上沒有成就,寒暑假還要去學校暑修,時間都被暑修時間卡住,因而無法去參加校外營隊,沒有孩子想要這樣,但是,他們真的覺得自己認真,只是在此刻,分數不一定眷顧他們,高中的課業感覺比國中難上許多。之前我也會為這樣的孩子緊張,但是這幾周被郭葉珍老師深深吸引,看了她分享那些與兒子女兒的故事,心想,或許,父母標準少一點,孩子動力就會多一點,親子關係也會在更美妙些。
「孩子長大能養活自己就好,何必要煩惱這麼多? 」反問自己,真的能不煩惱嗎? 答案是,不能,但是至少面對的時候,可以告訴自己要「忍住」,因為管太多也不會改變現況,有時候,看起來不管(還是要找技巧去引導孩子),或許真誠的關心反而更有力量。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面, 字型, 設計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