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從小就喜歡中國歷史故事,上了大學更是參加國術社跟中醫社團,還會穿著唐裝,被人稱作「阿伯」。出了社會跟著國術社的學長姐學了傳統射箭,也因此認識了穿漢服的朋友。
這樣算起來,我自2015年穿上第一件自己的漢服也有八年了,從懵懵懂懂到現在也能信口說出一些漢服知識。除了跟本身就會穿漢服的「同袍」互動,我其實最喜歡跟不懂漢服的人做分享與推廣。
今天就一些粗淺的介紹,希望透過我的文字,讓更多人認識「漢服」這個傳統服飾。首先,就先來介紹八個綱領中的前四項:
跟貼身的西式服裝採用「立體剪裁」不同,中式傳統服裝的「平面剪裁」是一個特色。是不是傳統漢服平面剪裁的辨別特徵之一,就是看這衣服有沒有「肩線」,在傳統上的漢服製作,是不會有肩線的。
你可以簡單地想像一下:一個人雙手平舉,貼在牆前(平面),你要如何用最方便的方式,使布包覆在這個人身上?這大概就是平面剪裁的一個概念。
而立體剪裁的概念,你則可以想像成一個人站著,你要用不同形狀的布片,貼合在這個人身上。
不知你有沒有看過織布機的構造?不管是傳統還是現代的織布機,有一個方向的長度是固定的,你知道是哪裡嗎?
就是布寬,也就是局限於織布機的寬度,緯線的方向。長度則是可以一直延長,理論上可以無限長。
所以傳統製作漢服,它的概念就是,身高方向的長度乘以二,可以遮住前後;左右不夠寬的部分,就要拼接,所以才會有「中縫線」這個結構存在。左右方向的袖子不夠長,那就再「接袖」。
中華文化很有趣的地方在於說,食衣住行育樂都可以有「文化意義」或是「精神寄託」的概念加諸上去。特別要提這個中縫線,原本就只是因為布不夠寬,才有這個拼接縫合。就因為在整體衣服的正中間,對著人的脊椎,就延伸出:為人要「中正」「中庸」,身形要「正直」「端正」...只要跟「中」「正」「直」有關的良好品德觀念,都可以聯想上去。
這個漢服的穿著,它不像現代常見的衣服,是用拉鍊或扣子將左右前面的布面固定在一起(以上衣舉例)。它是右前的這塊布面先蓋到左邊去固定,然後左前的布面再交疊到右邊去固定。傳統的上衣下裳,不是衣掩裳就是裳掩衣,也是交疊的狀態。這老祖先就聯想到「天地」「陰陽」這樣的「二元論」或「兩儀觀」的哲學上去。
雖然有「中原的文明人穿著是右衽,其他野蠻族群的衣服是左衽的典故(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也有「右衽是『陽』的表徵,活人穿;左衽是『陰』是給死人穿的」說法。
然而在現實中,在久遠以前的交通以及地域上的阻隔,各地都有些微的穿著差異。活著的文明人也有左衽的穿法並不足為奇。
在邏輯上,親人去世通常會給他穿上生前最喜歡的衣服,也很少會在特地做一套新的「左衽衣服」,尤其又是在以前經濟或生產沒那麼發達的古代,用左右衽分生死人穿著,好像有那麼一點...故意?
但就文化傳承上,右衽基本上是多數的共識,且有一定的文明人支持(孔子說的要聽喔~)。右衽的漢服成為了主流的基本款。
7/25—Day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