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到YouTuber查理分享她先生是北歐瑞典人,北歐人的生活型態跟價值觀是追求:「剛剛好」,因為他們的福利制度健全,覺得並不用用力生活,也可以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相較之下,我們亞洲人就活得很用力了,退休金靠政府似乎不靠譜,得很努力的為自己攢錢。
但又牽涉到教育系統單一的追求標準,所以在各種框架下,反而更容易成為平庸,但這件事很弔詭:越努力反而越辛苦、越努力反而越平庸;
反之,越放鬆卻越順流。
近年來亞洲(日本大陸台灣)也開始流行躺平文化,這也是因為一種習得無助感,覺得自己已經很辛苦,很努力了,可是卻很不快樂,形成一種內在的耗竭。
北歐、北美國家的諾貝爾得主是遠遠超越亞洲的,亞洲只有十位數;北美、歐洲是百位數。
所以方向不對,努力都白費了嗎?
在教育界,這幾年流行適性發展、適才適所,但好多畢業生、求職者,畢業後,對未來仍一片茫然;因為探索和體驗在求學階段仍顯得很奢侈,常看到Dcard平台發問:我幾歲,我擁有這些錢夠多嗎?
錢應該是解決問題後的一個交易的代幣,可是我們卻在這個焦慮的世代,被錢綑綁了。當生存越來越困難,如何談生活?
如果我們能夠有效的替別人產生價值,那我們不該那麼焦慮。例如:漂亮的市場,美容產業還是市場非常大的,女生都想變漂亮、瘦身產業、健康產業、快樂產業(憂鬱症號稱是二十一世紀的健康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球共有超過3.5億人罹患憂鬱症)、戀愛市場、快速學會(技能)的產業⋯⋯因為現在資訊太爆炸,注意力是稀缺資源,如果有人能幫我們節省時間成本,快速學會一個技能,那還是非常吃香的市場。
再舉個實例~最近的芭比熱潮,台灣有一位芭比娃娃客製彩妝師,斷捨離的覺察也帶動居家整聊師;很多工作未來會被淘汰,也有很多工作,未來會被創造。
所以我很喜歡一個小故事,你有聽過:大自然界有成功的樹、成功的花嗎?每棵樹、每朵花,應該都有他可愛綻放、繁茂的姿態;
可是,為什麼要有成功的人跟失敗的人呢?
如果你是一隻魚,可是你被套用猴子「成功的標準」,規定要爬樹爬多高,才叫成功,結果你很失敗,你因為缺水淹淹一息。但你忘了自己是魚啊!
🐟🐠
所以探索、體驗、學習、靜下心累積技能(茶葉🍵要泡出味道也要時間,讓好茶葉伸展開來,味道才能美好的滲透到水裡呀;耐心很重要🌲)
仍然是這個變化快速的世代的當務之急,否則衝錯賽道,很辛苦啊⋯⋯(身心靈、療癒產業也會是這個世代的顯學)
太累的時候,就休息吧,觀察路人、吃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寫寫日記、散散步,不要把自己逼那麼緊,順著能量和感覺做事🌊—你會更輕鬆和快樂,這些感覺,來自你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情緒。
「感受是靈魂的語言。 如果你想要知道對一件事情真實的看法,那麼去看看你對這件事情的感受。」
累了,就躺一下吧,不要緊的;躺的時候記得好好幫自己澆灌愛,你會來這個地球玩,一定是有你獨一無二的價值,世界很大、宇宙很大,記得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