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haron.tamm
幾位要好的工作伙伴對MBTI甚有研究,甚至能準確地猜出其他同事的MBTI,本來只是略知一二的我,也因此被MBTI的解說所吸引。我想這人格測驗跟別的測驗不同的地方,是它是建基於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選擇傾向。
INFJ的我發現測驗把我的一些慣性行為歸納了,「原來我之所以會這樣做,是人格使然」,也藉此跟過去的自己好好和解。
INFJ認為友情、愛情、親情的關係尤如一個閃閃發亮的光環,對於情感關係抱有美好想像,期望關係正向發展。不懂得處理關係的崩壞,也會因此而陷入情緒黑洞之中,走至極端,把自己圍在高牆之內,不再相信任何人。
學生時代的我,是「重色輕友」類型,渴望愛情的年紀,把初戀放在人生的至高處。在好友的聚會中三番四次失約的我,直到她們的身影遠離,才幡然醒覺,看著那張遺下的便條貼,驚覺人生已經進退失據。
那時的我,卻不懂得修補滿地的玻璃碎,並不是認為那不重要,而是當我以為它會好端端在那邊,卻在一夕之間狼藉滿地而感到無助。現在的我回看,欠缺的是一句誠心道歉。「如果我那時勇於面對關係的缺口,一切會不會不同呢?」曾因為當時怯懦而愧疚不已,而這學生時期的抱憾,卻在認識MBTI後,終於跟自己和解。
面對關係的破碎,呆在原地,是因為INFJ對關係的美好想像,我們不懂得處理急轉直下的情勢。也因為人格中的N(直覺主導),內心存有極大不安時會選擇逃跑,回到自己所築起的圍牆。當我讀了MBTI的分析,了解自己並不是單純因為膽怯,似乎也能夠諒解年不更事的自己多一點。
INFJ的共情能力,讓我們在關係中的表現走向極端。別人的感受若果太常納入自己的關注圈,INFJ會因為情緒負重太大而崩潰;同時,若果INFJ決心把自己劃分開來,就會成為別人眼中的獨處者。
曾經跟不熟悉的INFJ同事走在路上,我們幾乎相對無言,著重邊界感而不隨便入侵別人的邊界,算是我們的特質。而對我來說,劃分朋友邊界,不把太多人納入自己的關注範圍內,是INFJ的自處方法。這也是大家認為INFJ是獨處者的另一原因。
INFJ要學習明白,情感關係不老是盛開的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以及處事方法。情感豐沛的我們,更要梳理內心的感受,有時站在旁觀的角度去跟自己對話。好好利用能夠共情的柔軟內心,覺察別人的內心需要。藉著了解、溝通,開解別人是INFJ的長處,找到安身立世的方法,INFJ也能走出自己的洞穴。
INFJ在生活上「極不能活在當下」,這句話揭露了我的日常。在開始看影劇時,內心有怪責自己浪費時間的聲音;在安排一天工作時,習慣叫自己先把「正事」做完;在休息的時候,也會思考能不能完成一些輕頗的工作。
對比起來,我的先生是極度活在當下的人,我們二人總形成強烈對比。在認識到MBTI後,才發現到原來即使在生活言談中,我也老是關注未來,在發問關於未知的事情。
「我們明天有何計劃?」
「下一餐打算吃甚麼?」
此刻剛抵,就急著預想未來。而太郎卻是完全相反,對於生活安排全屬即興,會說走就走,會不按章出牌。在交往初期,教規劃型的我很傷腦筋。
然而,卻是即興型的伴侶教會我「活在當下」的重要。
因為規劃未來而忙得焦頭爛額,INFJ總忘記了享受當下美好的果實。
記得有陣子,忙於斜槓的我即使在約會時間仍心繫工作,忽略了伴侶的感受,累積的起來的問題使我們之間形成一層隔閡,也因此大吵一頓。這件事使我重新思考——老是活在未來,那甚麼時候才可以注視當下?
當大部分人認為規劃未來是很難的,平衡「活在當下」與「計劃未來」才是INFJ的重要課題。學會現在也很重要,反而對INFJ來說更加困難。超前預備、考量未來無疑是進步的先決,但成長中我也洞悉了,現在的每一刻都是未來的根基,「當下」很需要我的全情投入。
當伴侶建議臨時活動,若果工作非緊急,我都會先欣然接受。允許自己去放鬆、休息,允許自己從計劃未來的無底洞中走出來,是INFJ很需要的。
「未來需要規劃,快樂需要今天有你。」這是我留給所有INFJ的一句話。
更多討論成長的文字,歡迎到我的instagram: @sharon.ta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