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記》故事講述鄭sir工作的學校裡發現一封未署名的遺書,校方及社工為阻止憾事發生,開始找尋匿名學生的身分。於此過程中,鄭sir逐漸想起自己年少的一段回憶。此片由卓亦謙導演編導,是他的首部長片作品。導演創作此片是因為數年前導演友人自殺,令他開始關注憂鬱及輕生的議題,希望藉此作品紀念好友。他邀請同窗好友盧鎮業擔綱男主角,片中其他演員還包括黃梓樂、鄭仲基以及何珀廉。其中,黃梓樂的演出精湛,雖未獲最佳男配角獎,實力仍不容小覷。《年少日記》最終於第60屆金馬獎中,收獲最佳導演及觀眾票選兩獎項。
電影一開始,一道迂迴階梯出現在眼前,小男孩在縫隙間伸出頭向上望。第一次看到他的樣貌,就是看見他被框在無限的迴圈之中,這是否也象徵著他受困的人生呢?小男孩一次又一次地轉折,繞上樓梯,步上頂樓。他走上天台,風景並非陽光明媚。取而代之的是,混濁天空壓上一棟又一棟灰白高樓,小男孩坐在矮牆上,彎曲的身體看起來小之又小。忽然,幼小的身軀跳下,消失眼前。當以為小男孩自殺的時候,才發現牆後仍有平地,他只是奮力地對自己加油喊話!此時才知道他叫「有傑」。也正是如此,我以為有傑活了下來長成了鄭sir。
本片聰明地創造兩條敘事線,一條是鄭sir追查匿名遺書的線索,另一條則是鄭sir回顧日記的記憶。觀眾巧妙穿梭在今昔之間,誤以為自己透過日記從有傑的視角回望過去,直到故事後段才知道鄭sir並不是有傑,而是有俊。重新透過有俊的視角,回想一篇篇日記裡的往事,可說是雙倍的痛苦——除了有傑的苦,還有有俊的痛。作為一個「自殺者遺族」,有俊除了要面對失去哥哥的傷痛,更多時候他自責、愧疚。他後悔「只想扮乖孩子」沒有幫助有傑,也後悔沒有讓他「抱久一點」。因此有傑跳樓死亡後,有俊人生 180 度轉變。他不再遵照父親的期望,而是實現了有傑的夢想。視角的轉換,除了帶觀眾看見遺族的創傷,也看見高壓競爭的環境不只扼殺生命,也扼殺生者靈魂。
回頭看有傑的遭遇,他生在功利且父權的家庭,父親將妻兒都視作附屬品。重視名利的他,鋒頭被搶便毆打妻子,兒子留級就痛宰兒子。可想而知,在這個家庭裡的人都自顧不暇,無人敢違背父親的意願,無人能成為有傑的避風港。有傑的存在因而變得更透明,唯一的港灣只有漫畫。愛看漫畫的他,一直以「總有一天你會長大,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鼓勵自己。他相信那一天總會到來,直到得知漫畫家自殺。對有傑來說,如果連畫出振奮人心漫畫的人都沒有活成想成為的人,那他能成為想成為的大人嗎?或者說,他想成為的大人父親認可嗎?若父親不認可,還能成為那樣的大人嗎?我想答案已經很明顯。有傑父親會拔除所有不認可的事物,像是有傑最愛的漫畫及鋼琴老師。有傑的人生沒有轉折,他始終沒機會成為想成為的大人。
電影最後讓有俊重返天台和有傑微笑對望。我總覺得有俊在告訴有傑,他會做一個好老師,繼續努力成為身邊人的陪伴者、聆聽者。這次,他不會再忽視任何一個像他一樣的人。
總結來說,相較於精巧的敘事結構,《年少日記》題材不算新鮮,角色也稍微平板。功利主義、父權主義、校園霸凌及憂鬱症在電影中滿常見,即便如此,我仍認為這些議題有反覆書寫的必要。只要這世上還存在這些問題,就必須寫下去,一直寫下去!或許如此,就能讓更多人一起創造天台上多的那塊小平地,讓人和事永遠留有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