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就來寫寫身為人事的我們喜歡看到什麼樣的履歷,反過來想,剛好就可以當做某個程度求職者在履歷撰寫上的參考指標。
一切還是供需平衡問題,對於大公司的熱門職缺可能履歷量很大,甚至大到會有一些關鍵字系統協助做一輪的篩選,這種狀況之下選擇多,自然就可以用比較高的標準,或者是透過一些進一步的筆試測驗在去篩選,畢竟漏斗夠大可以篩的關卡就可以多一點,不過即使在大的企業一定還是有人才難尋的問題,畢竟這些國際級的賽道,競爭著是全球的人才,但這個情境離人事稍遠了一些,我們回到地面來聊。
地面的情況就是,有基本能力好手好腳的基本上就可以約來面試,但主動投遞的履歷就是少之又少,如果用人主管又有一些特定的堅持,大概就是人事的困境之所在。我們想要的就是可以傳給用人主管之後,至少可以讓用人主管有興趣跟意願面試,如果面試了真的不合適那就也沒辦法。
如果以人力銀行的制式格式來看,有幾個基本的要件如果完整了,通常有投都有機會被約。包含了:照片,學歷,工作經歷與自傳。
這個很看不同產業與國籍狀況,如果是外商類型,甚至會避免面試官有不必要的歧視而不放照片。但傳產來說,很多主管還是看面緣,挑張不要與現況差太多的照片,盡量避免有非關聯的寵物甚至是其他人入鏡,如何讓自己的五官清晰不失專業不是照騙基本上就可以。這個又特別會在如果職務是需要應對外部顧客,的確會稍微有點影響,影響比例不高就是,比較算是錦上添花的選項。
我知道都不是新鮮人了,何必看學歷。或者學歷又不是很好,為什麼還要寫上去。這個也是現實的情況,很多傳產主管都還是會問問甚麼學校畢業,研究所,大學,甚至高中職,也會想要知道科系別,特別是理工相關職務,所謂本科生甚至是因為主管而有的特定校系偏好,這個部分就完整就好。但稍微提醒一下,人力銀行的格式要特別注意順序,填錯了最高學歷會顯示成最低的喔。
如果是新鮮人,工作經歷不多,可以稍微描述一下求學期間的打工,萬一都沒有,那就只能在自傳之中發揮。
已經不是新鮮人,工作經歷除了表現出甚麼公司甚麼職務,如果薪資上有一定的要求,也不妨標示現職的薪資,當然就也可能過濾掉一些潛在機會。工作經歷就是第一個被連結閱讀的項次,可以把工作的內容調列出來,更好的話可以參考投遞職缺的描述,盡量用相同的語句,會增加履歷閱讀者的串連。
工作內容調列出來,會做什麼就有個概念,如果有特定的機台,原料或是該產業的特定用詞,也能多加利用。再來就是表達可以做多好或是技能等級到什麼程度,有沒有一些量化的數據,可以是絕對數字完成多少件,錯誤率從多少降到多少,良率從多少提升到多少。如果絕對數字其實弱弱的,例如可能業績份額很低,那就可以用百分比去呈現,例如業績提升50%類似的結構。
每份工作有沒有特別的成就與專案,可以列在每份工作經歷的最後,這裡除了呈現出特別的成就之外,也是埋個伏筆讓自傳可以寫個一段故事。另外也是對於身兼多職包山包海的工作,增加一點旁枝技能的展現,例如溝通協調,專案管控,簡報提案,活動企劃這些面相的工作能力。
很多人都等有需要來才會打開履歷開始撰寫,寫得時候才發現明明做的心中無限X意但怎麼忽然不知道有甚麼可以寫。這裡就很建議一個是要針對工作定期紀錄,甚至是刻意統計。第二個是履歷雖然不一定要開啟,但內容可以定期更新。也是一個自我檢視,工作能力是否真的有隨著年資而累積,還是只是一直在做相同的事情,然後效率還不曾提升過。另外也許可以給自己一點動力去接一些非本質內容的專案任務,總是要讓履歷有點內容可以寫。
家庭狀況真的不太需要寫,除非除非這個內容跟求職很有關連,或是想要透過這個展現特定能力。例如家人也是做類似的產業,這個想表達的背後是我對產業的熟悉。或是協助家裡的公司營運,這個背後想表達的可能是雖然我沒有外面工作過,但其實在家裡我都做過。撇除這些目的之外,其它想表達家裡很穩定,給予一些好的教養,基本上不太會是企業享特別看的點,就真的可以不用特別寫,如果部份傳產的主管會想知道的,應該面試就會問到了。
自傳的第一段通常可以是一個摘要,簡單介紹姓名,哪裡畢業,最近的一份工作內容與成就,有哪些領域多少年的工作經驗,具有哪些經驗能力,對於哪些領域發展很有想法跟興趣做為一個摘要,這一段也很適合做為面試的自我介紹。
再來就會接著工作經歷的描述去多說一點,工作經驗多的可以從比較近的先寫。沒太多經驗的要從求學開始寫起也可以。工作經歷的描述可以掌握一個STAR的原則:情境,任務,行動與成果。這樣結構的描述會比起用形容詞加數據來得更有畫面,也更有機會引導面試者想要問問在當時的那個情境之下,為什麼會這麼做,也讓自己多一個陳述的機會。
其它軟性技能,有一些能力工作很需要但好像也不會寫到的,就用這一段來描述吧,不外乎就是簡報提案,活動企劃,問題解決,資訊查找,溝通協調,專案管控這些面相,特別是職務說明中有提到的,也可以利用STAR的結構來說明。
結尾,如果對於產業與職務有一些想法與觀察,可以寫在最後一段,並且根據觀察結合自身經驗,可以在到職之後做出如何產出貢獻,做整段自傳的收尾。
總是先求有再求好,修正了這些內容也有個八成以上完整度,其他的小細節例如排版,要依時間序還是技能類別,這個就不太有標準答案的,建議可以多個版本去測是甚麼版本的回應比較好來調整。
也許就是現在產業的困境,這樣優秀的人才並不會主動投遞,偶爾撈履歷的時候會看見,可邀請了不會來,都很正常。下一篇就來寫寫人事的一個關鍵能力,怎麼在平平無奇的履歷中挖掘出合適的人才,當那個伯樂,也就是我們的價值囉~
#人事第零堂 #人事阿崴 #HRfrom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