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
王維這首著名的送別詩,大家一定都讀過吧 ?或是國中階段,或是高中階段,或者是其他時候。不同時期讀,應該會有不同的閱讀感受吧?
詩題中的「元二 」並不是人名,而是姓元、在家族排行老二的一位朋友。唐朝人有稱呼排行代替姓名的習慣。這位姓元的朋友,即將赴西北邊區工作。唐代在安西設有安西都護府,安西在今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境內,唐代的年輕人以奔赴邊疆工作當成一種壯舉。
本詩首句點出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送別的地點在渭城(在今西安西北故城),早上剛下過雨,濡溼了黃土道路的灰塵。第二句的「客舍」指渭城的驛站,唐代的驛站備有馬匹及住宿服務,出關人員必須向關吏報備。第三句略去餞別宴上殷勤送州別、依依不捨的情節,僅以舉杯喝酒帶過。但誠摯的離情,已表白得十分明顯。最後一句是對即將遠行友人的體貼,希望他多加珍重,因為再往前行,已經沒有認識的人可以幫助他。
這首詩最特別的地方,是送別的時間在清晨。晴朗的天空、清潔的驛站、翠綠的楊柳,構成一幅有別於普通送別的淒慘情境 ;反倒還覺得有些輕快,而且富於希望。這是盛唐送別詩很獨特的情調。
「西出陽關無故人」自古以來成為大家朗朗上口,傳誦不已的名句。這個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唐朝時期前往西域的要道。再往前行,就是大沙漠,既遙遠又危險的漫漫長途。 明代詩評家李東陽《麓堂詩話》認為唐以後的送別詩,已經很難超越這首。明代胡應麟《詩藪》論及本詩,也提及王維完全使用「口語」,却千載如新。
如果從全詩的結構來講,上半兩句主要是寫「春景」,下半兩去才暗暗提到「離情」。 寫得優遊不迫,却真情流露。 其時代背景是唐玄宗前期的「開元盛世」,整體國力向上進升, 前往邊疆,從軍立功, 出將入相,前途看好。 因此就連一個送別詩的寫得如此的高華,如此的充滿希望。
這首詩也因如此特別,唐人將譜入樂聲,成為可以彈唱的《陽關三疊》古琴曲,又稱之為《渭城曲》,傳唱至今不歇,此詩受到歷代讀者歡迎的程度不言可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