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中提到,情緒中的焦慮與快樂,其實處在同一區域。也就是說,耍廢的快感,以及之後覺得自己沒有用的無力感,都是在相同的地方產生的。而且無論做甚麼樣的事情,只要有多巴胺的參與,最後快樂跟痛苦一定會平衡。
當我們一開始被欲望驅使躺在沙發上看的串流平台的影集,多巴胺會向快樂那邊傾倒。而當此結束了,多巴胺就會以不穩定的方式倒向另一邊並會稍微傾斜後再平衡。
但是,被動往痛苦方向平衡太多次,會導致越來越往痛苦的方向偏移,天秤在一開始就會在痛苦那一邊,獲得快樂所需的劑量就會越來越大。快感獲得越多,要往另一邊平衡所要的痛苦就會越大,不自覺的就會成為強迫性的行為,但做越多卻越痛苦,這樣人就會越來越提不起勁。
記住多巴胺的特性,這將在之後不斷提到喔!後續也會使用有點像毒品,甚至可以說是新世代毒品的數位成癮當作例子。
成癮的廣義定義是,不惜傷害他人或自己,也要持續且帶有強迫性的行為模式。像是常見的酒癮、菸癮或是近代出現的數位、社群成癮等。
一個自身的例子,每次打開手機後就會不自覺的打開社群媒體的資料夾,甚至會忘記自己原本要做甚麼事情,直到IG已經打開後,才想起來原本是要拿手機搜尋資料,更嚴重一點時,就不管原本的目的,而滑起手機了。
養成這樣壞習慣的原因,筆者覺得最主要是兩個原因:取得方便以及普遍的社會現象。
有網路手機,就構成了最核心的上網因素,而將手機當成貴重物品帶在身邊的我們,就很容易會忍不住拿出來。當我們把手機放在工作、飲食、學習等場所,不經意便會被抓走注意力,進行這樣的強迫性行為,即使我們知道這樣是沒有效益的。
「我們」代表了社會中的普遍現象,也就是說當社群媒體上的人都在發布有關於自己有滑手機的問題,以及製作相關梗圖或迷因時,我們就會不知不覺將這樣的狀況視為合理的,畢竟大家都在做這樣的事情,有甚麼奇怪的呢?
成癮不單單是毒品、酒、藥物等物質成癮,當我們對某一個行為、心理狀態產生依附後,影響程度不會小於物質成癮,而真正的問題,就在於社會沒有正視這樣的行為,造成片面的認知錯誤。
在多巴胺天平效應中有提到,如果天秤因多巴胺不斷向喜的那一端大量傾倒,最終恢復平衡的時候,會向痛苦的方向長期傾倒,導致對於痛的敏感度不斷上升,而無法感受到簡單的樂趣。
由此我想要反向推論,如果無法看見樹木花草、去享受大自然的壯闊或是無法享受活在當下的感覺,是不是就代表一個人一直放不下甚麼?
耳機與手機已經非常普遍,它們也是無聊通勤時間的好幫手,但如果因為過度依賴,連在跟家人朋友相處時,都在不斷使用,是不是就有點過頭了呢?旅遊的時候,社群媒體讓我們得以跟大眾分享我們的喜悅,但如果只在乎能不能拍出美美的照片,而無法享受這趟旅行,是不是就沒有意義了呢?
成癮,持續且帶有強迫性的行為,不只剝奪了時間金錢物質,更搶走了內心感受平靜的能力。無時無刻不想著要做某件特定的事情,讓人失散了對於生活的焦點、加強了內心的空虛感,甚至拿走了跟人好好相處的能力。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跟家人朋友出門的時候或者獨自通勤的路上,時時刻刻都覺得有種焦躁的感覺,心裡總是繫著一件事情,像是打電動、追劇、點開社群媒體等。
一有時間就想要娛樂,在沒有娛樂的時候也想著娛樂,這樣無止盡的渴求,簡直就是成癮的現象。然而就算接觸到了娛樂,也無法減輕心中的不快,這樣的行為甚至反過來加重了焦慮不安的感覺。
書中提到一個案例,比起其他酗酒藥物成癮,在台灣更容易看見這類成癮出現的狀況,包括筆者本身。蘇菲是一名來自韓國的學生,她因為憂鬱與焦慮症的關係求診於作者。後來經過面談,作者發現蘇菲不論何時何地都離不開電子裝置,像是通勤的時候永遠在聽Podcast或者自選歌單。而我本身曾對打電動有離不開的深厚情誼,甚至會為了這件事情生氣,跟家長產生爭執。
後來作者建議蘇菲甚麼都不要聽,就這樣「無聊」的走路去上學,也起到了深刻的作用,因為她漸漸習慣了這樣,開始可以感知到這個世界。而最後我逐漸對電玩這件事情感到厭倦,也體驗到了可以活在當下的快樂和平靜感,開始思考了。只是偶爾還是會有舊癮復發,觸發舊的神經道路。
「但無聊並不光是無聊。無聊還可以很嚇人。所以它會逼著我們去跟意義與目的等重大問題面對面。無聊也提供我們機會去發現、發明事情。它能創造出必要的空間供新想法成形。少了新想法,我們就會永無止境的對周邊的刺激產生反動,而無法讓自身進入我們活過的經驗裡。」-安娜.蘭布克醫師
在戒癮中,誠實記錄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因為這可以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病態行為,我們需要對成癮本身行為產生抵抗的念頭才得以戒除。
以我本身最嚴重的就是手機社群的使用來說,我常常會打開社群媒體後,就進入幾近「不省人事」的狀態,完全注意不到時間的流逝。最可怕的是,我認為自己只是在功課之餘的休閒一下,頂多產生一點點時間浪費。這裡要提到一點,現在的數位工具真的很方便,隨時會記錄我們在哪個APP上花費的多少時間,我就是藉此意識到,自己每天浪費的多少時間。
在此之後,我開始斷斷續續注意以及紀錄自己的使用時間與地點,最後發現自己在短暫的休息時間,以及晚上假日的自由時間,甚至睡前會使用社群媒體,而且一用就是十五分鐘起跳。聽起來沒有很嚴重,但是後續會影響睡眠品質、工作學習的品質,而且中斷本身這個動作,就需要花大把時間填補。
不斷闡述自己的經驗,就可以獲得讓自己控制行為的機會。有時候無法停止壞習慣,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從其中得到相對的警示:我們覺得事情沒有嚴重到足以傷害到自己的程度。而在自身的例子之中,坦然面對此現象,幫助我日後減少對社群的依賴。
利不利社會的羞恥,不在於行為本身,而在於
1.行為人本身是否繼續對自己以及大家說謊
2.與周邊的人對於此的接受度,並且是否予以幫助。
先來說利社會羞恥的反面,破壞式羞恥。破壞式羞恥的循環大致上是這樣的:過度消費、羞恥、說謊、孤立。不管說謊成不成功的狀況下,都會造成孤立。不成功,被團體排擠;成功了,被心靈(羞恥)孤立。
做一個誠實的人,可能比後者更加關鍵,因為社群可以有很多個,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狀況判斷是否退出或加入,但是自己一開始就對自己說謊,後續的問題就無法解決。透過誠實展現的不只有弱點,還是對人際的連接以及坦承,幫助我們戒癮。
揭露自己的不完美,聽起來是一個很嚇人的行為,因為這樣可能令在你身邊的人感到恐慌而逃走。事實上,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而且可能不適獨特性的,他們也會在你不完美的人格上,看到自己的反射,而你,就是恐懼與不安中忠實的夥伴。
展現自己的弱點後,對方也很有可能會不同程度的產生共鳴,以及對你的誠實有正面肯定,進而揭露自身的弱點,並感到有親切感。雖然不是所有的情況都會照著理論發展,但就像是說謊會傳染一樣,誠實也會傳染。
無論是糖分還是購物、偷窺還是電子菸,社群媒體貼文或是《華盛頓日報》,我們沒有人不做著自己引以為恥或後悔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