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五一勞動節,原定今日回台中的車票,也因疫情升溫退票了(免手續費)。身為臺鐵的「老乘客」,與臺鐵的回憶最早可溯及幼稚園時的戶外教學,老師帶著全班買票搭車。而臺鐵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則是到高中時期,因當時周五都會和同學到廟東晚自習,晚自習後便會一同走至車站搭車,印象中晚上9點多的區間車,總是空空蕩蕩的,而因為搭一站就到家了(從豐原到潭子),和同學總是在車上聊不到幾句就要下車了(5分鐘)。隨著豐原車站到潭子車站間於2016年10月16日高架化、2018年10月28日捷運化(龜速化),新增栗林車站後,車程也由5分鐘增為7分鐘。
大學時回台中大部分是搭客運往返(台中─台北曾一度下殺至79元),當時比較常接觸的是台北車站阡陌交織的地下街。當兵時則從潭子車站搭到台中車站再從後站轉公車至營區。真正開始以臺鐵通勤的生活,則是畢業退伍後在台中上班。何謂「以臺鐵通勤的生活」?即時刻表早已背在心裡,且因為每天固定時間的車種都相同,故可隨不同車種(長度不同)而直接站在「下車離樓梯最近」的車廂等車,如此便可最快速的出站、借U-bike(在台中車站新站還未通車時,舊車站僅有前站有U-bike,很容易被借光)。之後搬至桃園,則固定每月往返桃園與台中(別問為什麼不搭高鐵,時間其實差不多,但錢差很多)。
從過去密集的每天搭臺鐵(2016年)到現在固定的每月搭臺鐵,臺鐵的改變除了表面的美學外,最有感的是更準時了,且訂票方面更有制度了(除了可訂便當外,最早可於28天前預訂車票,雖然不知道花東採實名制後是否有減少黃牛票或讓在地居民更容易訂到票)。這之間我對臺鐵的「貢獻」也不少,除了掉過帽子、水壺、伴手禮外,還掉過豬肉乾,養成了下車前提前準備並巡視一遍的習慣。
印象中最特別的搭車經驗,不是連假擠到爆或站到厭世的車廂,而是2009年參加太魯閣馬拉松前一天,因為要趕去花蓮報到,遂訂了台北到花蓮的自強號車票。只是平常坐慣了西部的自強號,走到月台時,完全忽視眼前長得像莒光號的自強號(車頭不是尖的,是平的)直到發車後才發現車已開走。到詢問處說明原因後想說能否換下一班自強的票,結果櫃台人員直接叫我搭下一班自強,而那班自強正是2008年才剛開始服役的傾斜式電聯車太魯閣號(那時太魯閣號還沒硬性規定非該班次不可搭乘)。結果就是,雖然晚前一班自強半小時發車,卻比前一班自強早抵達花蓮(感受到太魯閣號的神速),並順利完成報到手續(隔天跑完從花蓮搭區間北上,悠閒欣賞風景的經驗也不錯)。
臺鐵除了是返鄉好夥伴外,也是我這幾年旅行的好幫手,從苗栗海線的通霄車站到新埔車站,參觀通霄神社與秋茂園;從民雄車站轉公車,參觀北港朝天宮與故宮南院;從潭子車站到新竹車站參觀動物園;從桃園車站到台東車站的過夜班車,在車上迎日出。甚至曾經有臺鐵行駛,後來停駛或高架化而空間活化的苗栗「舊山線鐵道自行車」、桃園「桃林鐵路自行車道」、台中「綠空廊道」等。讓鐵路不只串聯空間,更串起了美好的回憶。
最後,身為資深的「老乘客」,臺鐵陪伴了我人生重要的階段(學生、當兵、工作),臺鐵也見證了許多重要的時刻,如:趕上班、看著車門在眼前關上、看著對向火車進站結果是自己站錯月台、當兵休(收)假、與親朋好友、家人、情人依依不捨的分離。在車上的時間,除了看書、聽音樂,最喜歡的就是看看窗外與車廂內的風景。臺鐵串起了3萬6千平方公里的台灣,雖然我在這一站下車了,但火車仍將持續前進直到終點。而車上載著前往各種不同目的地的人們,火車讓我們有緣在這短暫的1、2個小時同在這個空間、朝向同個方向前進;車上上一秒的我們與這一秒的我們及下一秒的我們彷彿重疊或平行,重疊歸心似箭的心與重疊等待的心。我們在各自平行的無限列車上,串起終點與起點、夢境與現實。
2022/5/1